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缓解策略

2012-08-15 00:51王永祥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体育教师策略

王永祥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缓解策略

王永祥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偏高,笔者以职业倦怠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为基础,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3方面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希望能够为对缓解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起到一定的作用,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职业生活质量。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缓解策略

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况

进行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的研究对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生是体育教师教育工作的直接对象,也自然成为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也极大地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且给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具体说来,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是高校体育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高校体育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综合来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同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2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缓解策略

2.1 社会方面

要解决或缓解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应为教师创建一个舒适而宽松的人文环境,这就需要社会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2.1.1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呈显著相关,各种社会支持对提升个人成就感具有积极的意义。据此,社会应当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支持力度,创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

首先,应做好相关舆论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体育工作是神圣、崇高的职业,应该受到尊重。全社会要养成“全民健身,增强体质”的良好风气,转变传统观念中“重文轻武”的偏见,使人们认识到体育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树立“体育教师是不可代替的专业人员”的意识;其次,制订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进而保障学校和体育教师的发展与提高,在制订相应的法规时还应切实维护体育教师的权益,使体育教师真正感受到这一职业被社会所尊重;第三,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培训部门探索和制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就是说不仅培训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还要通过培训唤起高校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并使其更好地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使其学会恰当地处理与上级、同事、家长以及学生的关系,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好心理准备;第四,严格师资制度,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体育教师队伍。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体育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体育事业中。

2.1.2 建立对高校体育教师合理的社会期望 体育教师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仅靠有限的体育课时无法完成,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体质的强弱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有个体性差异,不能一味地归咎于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教师,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尤其是现阶段,受大环境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高校体育教师,无论在学历水平上,还是在敬业精神以及体育教师的作用赖以发挥的基本条件上,都还远远达不到现实教育的需要,更未达到未来教育的要求。同时期望值过高也会给高校体育教师产生无形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体育教师建立合理的社会期望。

2.1.3 运用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 在社会激励机制方面,首先应把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其次,应运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物质激励是运用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和方式来组织、调动教师管理活动,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精神激励则是满足体育教师情感、发展、成就等较高层次需要的激励。这两种激励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在物质激励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更应重视精神激励的运用。最后,应重视运用体育教师“参管”与“受管”相结合的方法。“参管”即参与管理,“受管”即接受管理。参与管理也是教师激励机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让高校体育教师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才能够充分发扬高校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从而调动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很多,例如员工代表大会、全员讨论等都是很好的形式,社会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得每位高校体育教师都有参与重大事件决策与管理、对管理干部进行监督的机会和权力。

2.2 学校方面

学校因素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有直接相关的关系,因此缓解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离不开学校相关措施的实行,离不开学校相关组织管理手段的改善。

2.2.1 强化高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对高校体育教师也有较大影响。建立良好的学校文化,优化教学环境有助于缓解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包括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正式的、非正式的组织与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在这些人际网络中交往互动,会形成一种学校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会影响到教师的行为与工作氛围。学校可能并不鼓励甚至防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反思,这就导致教师对体育专业的进一步学习采取固执己见或自我防卫的方式,导致高校体育教师的学习停滞不前,教学也变成了例行公事。而且,如果学校的人际氛围不和谐,充满个人主义,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交流与激励,都将使得高校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校文化能使高校体育教师产生一种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工作热情。学校要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美化校园,以充分满足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激发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缓解其职业倦怠。

2.2.2 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延后性,难以评价。加之部分学校领导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造成组织系统内部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诸多偏见,如课时的计算、福利的分配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挫伤了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对工作消极应付。因此,学校决策层要加大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制订相应的政策,维护高校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对高校体育建设和发展的经费投入;学校管理层也要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要充分保证高校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实现同工同酬;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和归属感,表现出较高的信心与干劲,进而将高校体育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积极地追求,才能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把自己的才能真正释放到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之中。

2.2.3 增加体育教师进修机会 高校体育教师如果缺乏进修机会,便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这是高校体育教师形成职业倦怠的又一影响因素。对此,首先学校和有关部门可以组织高校体育教师参加有意义的校内或校际研讨会,以增强高校体育教师间的交流,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无助感;其次,学校还可以邀请著名学者讲学,开阔高校体育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激发他们追求体育专业发展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另外,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相应的时间与资源以及参加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体育教学能力与技巧,增强其专业自信,促进其专业发展,真正使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工作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进而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心理。

2.3 教师自身方面

个人因素和工作期待因素与职业倦怠都呈显著相关。因此,能够真正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还要靠高校体育教师自己。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高校体育教师是否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策略是能否解决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2.3.1 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对于职业倦怠,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有一种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认识到职业倦怠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种“不良病症”,会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质量带来影响,所以不能听之任之;其次,还应该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一种在高度负责行业中发生率较高的症状,尤其是高校教师更是多发人群;再次,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当认识到掌握缓解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同时,还应理解到职业倦怠并不是只在一生中发生一次的现象,正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所说:“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学着识别自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恢复平静,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1]。”

2.3.2 要掌握应对策略,缓解职业倦怠 对职业倦怠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在增强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中尤其重要的是要掌握积极的情绪控制与压力应对策略。有研究者尝试在医疗服务人员中进行有关职业倦怠行为改变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使他们懂得何时、以何种方式寻求情感和工作上的支持;反对采用回避、愤怒、退缩等防御性应付策略;然后训练他们掌握两种积极应付策略:(1)以问题为中心的策略,直接指向问题解决;(2)以情绪为中心的策略,直接控制和降低不良情绪困扰。短期训练持续6周,长期训练是在短期训练的基础上,分别在5、11和17个月后补充3次回顾课程。这些都值得高校体育教师在缓解职业倦怠方面加以学习和应用。

高校体育教师要解决好职业倦怠问题,还应加强身体方面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休假、适度放松、培养幽默感、加强工作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对自身与工作之间的匹配度保持清醒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调整、设定理性的工作目标与期望并从工作中挖掘出现实的、个性化的意义等。

总之,解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高校体育教师对职业倦怠有正确的认识,拥有积极解决问题的坚定信念,辅之以社会和学校等外界的有效支持和帮助,才能真正抵御和缓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问题。

[1]俞国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J].中国德育,2010(10):21~23.

G640

A

1671-1246(2012)02-0055-02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体育教师策略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Passage Four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