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波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朱 波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实践教学的许多方面与创新教育不相符,必须加强和规范实践教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已进入执行阶段。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而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优秀的合作精神、良好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会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知识、信息、经验,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才。他们能够对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现象并展开思考;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并摆脱惯性思维,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靠学习与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学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创新理念的产生往往依靠实践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只是一种理论,要想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还必须经过一个转换环节,而实践教学环节正是起到了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作用。所以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也迫切需要一批能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的人才,这批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而且学生还能自主发挥、自主创新,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下,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表现为压缩实践教学学时、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容易通过等,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校期间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来在工作中也可以完成,忽视了在校期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也多是参照课堂理论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详细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总怕学生不会做或损坏仪器。长此以往,学生便形成了依赖性,实验中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报告表格,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逐项填写,无需进行认真思考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有的学生甚至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教师评定成绩时只凭书面报告很难区分好坏。这样,一方面会挫伤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实验积极性,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谈不上创新思维,使得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
因此,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应采用“做中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化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沿着“精专业、重实践”的思路,采用“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的课程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应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难度的适中。实践活动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训练,改“教师”为“导师”,实验前必须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让其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参加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前只需简要地布置实验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主要精力用在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上,多给学生鼓励与引导。在实验中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和实验失败,真实的实验结果、亲手操作和对结果地深入剖析更有意义。因为这样的实验学生确实动了脑筋,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创新能力就可能得到提高,甚至发生质的飞跃。
笔者作为一名药理学课程的专职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实验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理论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某些理论,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的科学精神,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药理学实验教学不断完善,但目前我校开设的实验课程,验证性实验多而机能实验、反映新进展的实验少,方法简单、手段落后,有些实验已经和理论、工作实际脱节。加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学生按部就班地做,运用的教学手段仅仅是示教与讲解结合,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也仅限于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的完成。种种弊端制约了学生的行为,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首先应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大胆剔除陈旧的内容,增加科技含量高、实验性强的项目,压缩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其次,鼓励学生开展自创、探索性实验,此类实验不一定是最前沿的,但一定要有独创性和趣味性;再次,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使被动、沉闷、局限于学生知识的灌输和单项技术掌握的高职教学模式变为主动、活泼,既有“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和操作,发现并熟练掌握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可以使内容纷繁复杂,涉及多学科的药理学教学变得有趣、形象、生动且易于掌握、便于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出自订目标、自我探索、自我评价的快乐,在亲切、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开发潜能,提高了创新能力,为毕业后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和一定的发展潜力奠定了基础。
修改、完善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需要学校领导转变观念,与教学管理者、教学研究者、一线教师一起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专业实践教学方向体系、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体系、专业实践教学测评体系中做实、做准、做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G640
A
1671-1246(2012)02-0007-02
注:本文系全国第三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