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忠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
[特约论稿]
当代青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探析
张传忠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但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部分青年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当代青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社会环境是青年个体成长发展的土壤,社会环境对当代青年公德意识的影响不容小觑。传统观念、新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现实无一不对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社会受长期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形成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容为特征的道德文化现象。传统的“仁爱”主要是围绕“亲亲”、“尊尊”原则,并以家族关系扩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之爱。同时,“家”是排在“国”和“天下”之先的。可见,传统道德是在确立先个人后社会、重私德轻公德的关系之上展开的。梁启超也曾指出:“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我国国民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在传统道德的长期影响下,人们常常在面对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时才表现出冷漠和疏离;但却能在熟人圈子中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甚至放弃大原则,为朋友两肋插刀。按照费孝通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传统的中国人,没有真正进入日常公共生活领域,对公共生活的准则也极为陌生。现在的中国,传统的“熟人圈”思想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公德意识的形成,处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年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结成所谓的小团体。
在当代青年中,熟人之间比较常见的是哥们、姐们义气,讲的是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而当他们与陌生人相处时,连起码的社会公德要求都做不到,取而代之的只有冷漠与歧视。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重现实、讲效益等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务实风气的熏陶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实在,逐渐转向讲求实际,追求实效,重视实用知识和能力,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客观地说,相对于以前鄙视名利的传统价值观,这确实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但是对物质追求过于泛滥,则会严重侵蚀人们的道德堤坝。追逐金钱的活动,在中国从未形成这样一种全民参与、来势汹汹的金钱潮;对金钱意义的张扬,也从来没有达到这样一种藐视任何道德法则的地步。一些青年人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过分重视物质利益、夸大金钱的作用。部分青年的道德天平在“求利”的引导下倾向于自身物质利益的满足,把物质或者说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甚至部分人存在对物质利益、金钱不加掩饰的追求。作为当代青年主体的大学生,在择业观上,也不是考虑发挥自己的专长,而是特别注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过去的大学生愿意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而当代大学生渴望到国外去,到大城市去,到外资企业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当代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缺乏精神追求的现实。
(三)个人主义思潮的侵蚀
古往今来,中国从来都不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今天,同样需要青年人的真诚付出和无私奉献。而在社会转型期,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当代青年的责任意识和国家观念日趋淡化。
与传统的儒家观念相比,个人主义突破我国传统的道德说教,在无限张扬个性的同时强调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对青年人很具有吸引力。受此影响,当代青年的国家和民族意识逐渐式微,而且这种影响正在有些青年人身上表现出来。
随着中国社会的更加开放,多元的价值体系逐渐代替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切合了中国人心中的实用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市场。功利主义强调利益至上,看不到社会公德的大公、大利乃至大用。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思潮在启迪年青人重视自我、尊重自我的同时,有着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年青人还不能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做出客观辩证的判断前,应该对年青人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前所述,我们否定个人主义时,并不是一概地否定个人利益。社会公德在新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个体,强调平等,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但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忽视甚至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利益,这又与社会公德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了。
(一)高校公德教育流于形式
学校是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仍然未能达到人们的期望值,这与学校社会公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失误和偏差不无关系。
在教育内容上,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一直居于道德教育首位,而最贴近生活的社会公德教育却显得微不足道。这就使得社会公德的教育内容呈现泛化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以及对自身个性张扬的不合理认识,部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出现“衰减”迹象。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充分暴露出学校公德教育的缺位。在教育方式上,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模式的制约,社会公德教育方法过于死板、单调,理论说教多,情感陶冶少;灌输多,启发少;规范多,渗透少。这种教育方式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社会公德教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家庭教育过于功利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但大多数家庭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这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部分家长把家庭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智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出好成绩,将来就一定有出息,就有好工作,就能获得丰厚的收入。家庭教育的这种功利思想,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认识: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能给自己带来荣誉和利益,道德修养已经显得不再重要。所以,很多家长在子女智力投资上毫不吝惜,而对孩子品德、意志等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却微乎其微。因为高学历、高技能是获得一份报酬优厚的工作的前提,而品德意志在大学生求职中多被忽略。道德修养的贫瘠必然造成社会公德的缺失,这样的大学生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的贡献毕竟是有限的。
(三)网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人们时时刻刻都处在网络环境之中。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特点,使它为上网者提供了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往往科学与谬误、健康与有害并存。而且在“网络社会”中,人以高速运动的电子符号存在着,主体行为在“虚拟现实”的情形下进行,其行为方式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隐匿性。人们在网上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却可以滥用权利。
许多青年人沉溺于上网,正是因为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然而,网络世界的虚拟自由虽然可以使人暂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或平衡,但长期沉溺其中,则会导致“成瘾人格”,乃至发展到逃避现实,无法融入社会。
(一)主体意识淡漠
我们这里所谈的“主体意识”是针对于公共环境而言的,而所谓的“主体意识淡漠”是针对公共利益受损时部分青年的态度而言的。这种说明更有利于我们分析当代青年社会公德的缺失。
我们先来看公共生活领域。在大学校园里,由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方式还是以灌输式为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大多是老师为主动授予者,学生为被动接受者,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缺乏主体意识。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无疑是学校的主人,因此,爱护学校公物、维护校园环境、遵守校规校纪理应是对学生的最起码的要求。然而我们看到的现状是校园内乱刻乱画、乱踩乱踏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生主体角色地位意识的薄弱。在学生工作方面,部分学生就不愿担任学生干部和宿舍舍长,不愿为同学服务,甚至在选举班干部时投弃权票,认为谁来承担这份工作都无所谓。这都充分说明部分大学生对公共利益的漠不关心。
然而,一旦涉及到私人生活领域,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空前强烈。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个人合理合法的利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和支持。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独立精神得到提倡,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强化,这意味着人们已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自己身上。这种情形也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个人利益至上、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的观念充塞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宿舍里,对自己的书桌、电脑、床铺格外爱惜,容不得他人侵犯;一旦得知担任班干部可以得到荣誉和奖励时,又都趋之若鹜。在面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时,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反差太大了。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反对大学生主张个人利益,那是他们的权利;而是对大学生在面对公共利益时表现出来的淡漠表示遗憾,因为“公益心”恰恰是公德的应有之义。而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忽视公共利益,这与社会公德建设本身的目的相去甚远。
(二)道德信仰危机
信仰,是指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最高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一定市场,自由主义、金钱主义等也是一些人的最爱。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再加上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时过于形式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作贡献的伟大理想。
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使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信仰,完全凭着个人的物质欲求行事,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抛弃了大学生应秉承的爱国心和公益心。
社会公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各司其职,承担起社会公德建设中应有的责任,社会公德才不再会受到诟病,达到公众期望的水平。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林滨,贺希荣,罗明星.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丁业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吴苏苏.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刍议[J].现代教育,2012,(6).
C91
A
1673-0046(2012)8-0001-03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项目课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ytz030
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社会道德领域就是社会公德缺失。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对当代青年公德中存在的不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对当代青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对其公德意识的养成提供卓有成效的策略。[关键词]青年;公德缺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