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倩
(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浅谈新时期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
◆陈冰倩
(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该是学生最喜爱、最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演活动。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思性教学 小学音乐 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然而,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却发现课堂上积极参与演唱活动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使有的学生开口唱歌,但声音也如同喊叫一般,缺少美感,表现不出作品应有的意境。因此,小学音乐应实施反思性教学。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的确,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记得我曾经听过的一节课题叫《云》的二年级的音乐课。执教教师首先播放了一个有关“云”的动画片,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教室保持安静,学生则专心致志的观看。动画片播放完教师才进入歌曲的教学环节。在新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大家安静、专心地聆听歌曲,随着歌声的流动,教师对歌曲的诠释,学生的脸上逐渐流露出认真、安静、享受的神色。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领会歌曲的意境和内涵。歌曲欣赏完毕,教师请学生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情感,这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涨,小组讨论热烈,表露出迫不及待地学习这首歌曲的需求。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必须实施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具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学生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
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所以,找到最适合学生歌唱的方法,是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歌唱的必要条件。小学生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因此学生在演唱歌曲是应用轻声唱法,避免大声地喊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英国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权威哈蒂曾经在他著作中强调:“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反思我们的课堂,对小学生发声方法方面的教授不够重视,许多教师,特别是非音乐专业的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歌声是否洪亮,却未能对学生正确、科学的发声和演唱方法给与指导,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人为,唱歌时声音越大越好,长此下去,会对学生的嗓音造成伤害。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用轻声唱歌,为了使学生掌握轻声歌唱的方法,教师应从适合的容易发声的母音开始。养成先进行发声后练习唱歌的习惯。在演唱作品时要求以轻声歌唱为主,以轻声带假声,以假声找头声,寻找统一稳定的共鸣位置,逐步将音域向上下拓展,这样才不会损坏学生嗓音,歌声才会自然、清晰。例如,教授歌曲《茉莉花》时,我采用先让学生用“lu”母音进行歌曲旋律模唱练习的方法,在练习时强调用轻声带假声,以假声头声的方法唱起,从而打开演唱歌曲的通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优美的旋律是由一个个高低不同的音符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如果把一首歌曲比作是一个人的话,那么旋律就是这个人的灵魂。在歌唱教学,特别是新歌教学时,贯穿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小学生对读谱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认识,读谱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单调、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小学生的读谱能力的提高一般都比较困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我认识到: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求知欲强、理解力差、持久性差,不喜爱循规蹈矩地学习。所以,小学歌唱教学应该采用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例如,先学歌曲,再识谱。学生通过录音或是教师范唱,熟悉所学歌的旋律,并能跟唱整首歌曲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准确读谱,也能够自我矫正歌曲演唱的准确程度,提高了读谱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多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达到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提高读谱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浓厚兴趣。
想象是大脑对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途径。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在歌唱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歌曲的本身是抽象的、模糊的。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力将歌曲的旋律变得形象、清晰。天真稚嫩的学生,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授歌曲《愉快的梦》时,我让学生们闭着眼睛想象自己正在梦中的感觉来演唱歌曲,同学们很快找到了在梦境中的感觉,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歌声更加轻柔动听。当然,在学生进行想象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伴随着音乐,教师的语气、音调、神态、动作对学生找到音乐的感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这类活动,不应是随机的、临场发挥的,而应是课前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歌曲教学是充满生机的、多姿多彩的审美教育课程。在小学歌曲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设备,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研究学生,不断更新观念,才能设计出既贴合学生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效课堂。教无定法,故师生均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冲破传统教学观的禁锢,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创新,才能使每个孩子从歌唱中得到快乐,从歌声中得到发展,在快乐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