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英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教学中,很多老师发现学生到了高三,往往轻视语文学习,出现了种种消极心理。表现冷漠者有之、应付者有之、焦虑者有之、投机取巧者有之。笔者想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语文学习尤其如此,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的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因此,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师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教师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效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必须以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为归宿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情感意志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在此基础上,再作必要的的引导、启发。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是从一般的高三语文课堂来看,特别是专项训练课和练习讲评课,教学活动常常是教师按事前准备的内容和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讲解,逢到专项训练课,便讲几道例题;逢到练习讲评课,便报报答案,讲完报完就算完成任务,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现有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可以置之度外,反正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成了“学生为客体,教师为主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丧失了。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应更多地分配给学生,而不是给教材,他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可见,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以学生为主体,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部分高三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或者下了功夫语文成绩提高不明显,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正确、教学方法不恰当有关。
进入高三,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有严重的偏科现象,即重理轻文,这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潇潇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三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搞过一个试验,在复习“字音、字形”专题时,把班级48个学生分成12个小组(每4人一组)。前六组负责必修1-5册书的“字音”,后六组负责必修1-5册书的“字形”(每组负责一册)。要求每组派一人把自己容易读错或容易写错词语找出16个,派一人模拟高考试题的形式编成一道试题,上课的时候派一人抄在黑板上,派一人提问讲解,结果下面很多同学找不到正确答案,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再也不认为自己的基本功扎实,“原来五册书上还有那么多的常用词不会读、不会写”,同学们纷纷感叹道。在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很强,兴趣很高。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善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了。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写小片断等,对优胜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