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12-08-15 00:51◆吴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课历史

◆吴 杰

(昌邑市职教中心)

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发挥中学历史的教育作用,必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要了解历史,又要认识现在,指导未来,并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历史课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其教育价值。

一、培养中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中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可行方法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避免照本宣科,枯燥无味。

首先要建立教与学的融洽关系,同时要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生动鲜活的内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适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传说等民间文化,加上教师形象的课堂语言,灵动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提升授课效果。

二、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更要认识现在,指导未来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鉴往知今”、“承前启后”。学习历史不能把历史当成一堆古董,而是要当成一面镜子。既看到祖辈的功绩,也要看到历史的局限;既为五千年文明而自豪,也看到过去的屈辱……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学会思辨,认识历史,才能鉴古知今。

由于历史学科知识性特性非常显著,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很容易使学生认为那都是一些缺乏联系的孤立的问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时,往往思维单一,教师对学生思维操作过程干涉的要求就需要更具有策略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置问之后,设法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对于历史学习来说,最基本的方法自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后,逐步的进行迁移教学,并突破定势,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使方法逐步内化成独立灵活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思维,最终达到学生自觉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并有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三、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学要慎防和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当今,不良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肆虐横行的“穿古代衣,说现代话,做现代事”的“伪历史”严重地破坏了历史的真面目,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严重干扰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这些现象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历史课教师理应肩负起引导学生防范和抵御“伪文化”“伪历史”的重任。要教学生学会以批判的眼光阅读观看通俗演义性的历史作品,让学生擦亮眼睛,增强识别能力。要教育学生拒绝有毒文化和不良文化,远离传播低俗文化和伪历史的市场,让伪历史在学生身上没有市场。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伪历史的鉴别能力,走进科学,远离荒谬。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课历史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