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课堂教学一点反思

2012-08-15 00:51:52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戚荣健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扇形纸片圆锥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戚荣健

所谓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要点内容的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去发现概念、规律,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数学问题情境的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特点是以问题为牵引,教师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变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为“我想学”,在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乐趣,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2.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于简单问题可以自主思考解决,对于较为繁杂的问题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才能有效解决,在交流中学会了听取他人的意见与想法,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模式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毫无自主可言,不利于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师要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通过对问题思考、理解与解决,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

1.创设导入情境,探究新知生成源头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导入新课时,创设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内容的兴趣,也是学习新知、探究新知的开始.问题的选择要有一定过渡性,问题能够将新旧知识自然衔接在一起,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延伸与发展.另外,问题的选择要有探究价值,难度适中,确保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相反,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它们才全等呢?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每小组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探究两个小组如何裁剪才能使两小组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以操作、探究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寻找操作实践的方法.常见的做法是,两小组将两张全等的长方形纸片重叠在一起,然后任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着线裁剪下来即可.

师:利用这种做法得出的三角形为什么全等?

生:因为它们能够重合,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全等.

师: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两个长方形纸片准确重合呢?

生:直角与直角的两边分别重合,这样两长方形就重合了.

师:如果两张长方形纸片不全等,那将如何裁剪呢?

生:方法一样,将直角与直角的两边分别重合,再在该角上任画一条线,进行裁剪.

初中生大都比较喜欢动手,导入的情境充分发挥他们相像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发现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

2.组织数学活动,探究新知过程学习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证明等活动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探究新知.

例如,在进行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教学时,可以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推导公式.

活动1:推导圆锥圆锥侧面积公式.

操作1:每小组分配几张不同扇形纸片,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这些扇形纸片制作成圆锥.

操作2:通过制作过程,你发现了扇形中哪些量与圆锥中的哪些量对应相等?

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操作3:通过制作过程,你发现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侧面积该如何求?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其侧面积就等于圆锥展开的扇形的面积

操作4:推导圆锥侧面积公式.

S圆锥侧=S扇形=,其中,r表示圆锥的底面半径,l表示圆锥的母线.

公式的内容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对4个操作过程的探究,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得到的,这样通过亲身经历的探究而获取的知识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为了有效加深对公式的应用,可将探究活动继续进行下去.

活动2: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操作1:选取一张扇形的纸片测量出扇形纸片圆心角的度数和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操作2:运用你选取的扇形纸片制作一个圆锥,求你制作圆锥的底面半径和圆锥的高分别是多少?

在推导出公式后,不是直接讲解例题,而是把教材例题转化为数学操作活动,把例题的问题变为学生操作活动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巩固新知内容,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整合教材资源,探究例题问题变式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关键环节,例题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示范与导向的作用.例题的讲解是教师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有效方式,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深刻学习例题的特点,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功能,例题教学质量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中位线后,教材中安排例题,在四边形ABCD中,AC=BD,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本例题通过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应用来解决问题,此例题隐含中点四四边形的知识,在进行讲解时可以例题进行变式,深入探究进行拓展.

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当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时,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如果对角线互相垂直呢?

通过对例题的变式与延伸,拓展知识面,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中点四边形的认识,提高课堂效果.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1.王淑芳.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数学学习兴趣[J].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3期.

2.王先.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扇形纸片圆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各种各样的扇形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中等数学(2021年6期)2021-08-14 02:35:50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哈尔滨轴承(2021年4期)2021-03-08 01:00:50
听话的纸片
童话世界(2020年26期)2020-10-27 02:23:30
纸片也能托住水
探源拓思融会贯通
———《扇形的认识》教学廖
复扇形指标集上的分布混沌
讨厌体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