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西方经济文献《原富》的汉译

2012-08-15 00:53吴央波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斯密严复译者

吴央波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一、引言

国人翻译的经典西方经济文献中,严复(1854—1921)翻译的《原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经济学界最早的启蒙教材之一。作为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严复成功地翻译了英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 The Wealth of Nations,今通译《国富论》)。这是一部在整个欧洲都家喻户晓的重要西方经济文献,其在经济学说史上甚至整个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早已举世公认。严复将其汉译为《原富》,于1902年率先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这里的“原”乃“论述、探究”之意,是对原著书名中“inquiry”的最好翻译。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严复及其译本《原富》给予了有见地的阐述与分析,如2009年,胡东平和刘惬文从目的论角度探讨了严复翻译策略[1];2010年,焦卫红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了严复的译著《天演论》[2];也有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严复的翻译和翻译思想进行全方位的诠释与评价[3-4]。但目前尚未见学者借用生态翻译学的宏观理论来研究严复译本《原富》。事实上,同文学翻译一样,经济文献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严复的译文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变通策略,正可谓是典型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5]。鉴于此,本文试图在生态翻译学的观照之下,从译者生存境遇、译者与原作者的契合度、译语语言风格和译文翻译策略四个方面解读严复对《原富》的翻译。

二、生态翻译学

21世纪初,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也是近年来学者们大力提倡的生态翻译学发展初期的基础性理论。生态翻译学主要研究的是译者与整体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该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为适应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一系列选择活动。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6];“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是由‘译者’完成的——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译者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7]97。生态翻译学的这种翻译观点,对我们欣赏和解读译者在处理翻译文本时,对译语、翻译策略和整体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适应和选择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以下将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从四个方面解读严复译本《原富》。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严复译本《原富》的解读

(一)译者生存境遇

胡庚申教授曾提到:“不论是严复的哲学社科翻译,还是林纾的小说文学翻译,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译者多维度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并以此做出了最佳适应选择的结果。”[7]132因此,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来诠释严复的生存境遇和其翻译行为可谓恰到好处。

严复满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生存境遇和当时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经历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重挫之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中国的文人志士无不心怀救国救民的愿望,他们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认为只有‘开启民智’,才能与欧洲列强抗衡,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8]严复就是当时的典型代表,其学习西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译介外国作品,以译著来唤醒当时的民众。

我们可从1899年严复写给张元济的书信中看出其翻译西书的动机。严复说道:“然终谓民智不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所以摒弃万缘,惟以译书自课。”[9]113-114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严复认为正是因为当时国人对西方政治经济学不甚了解、过于蒙昧,也就是所谓的“民智不开”,所以他觉得有必要通过翻译西书来介绍和引进西学。这是严复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翻译目的,也正是在这种翻译生态环境下,严复开始精心选择可译之书。

而之所以在众多西书中选择《原富》,据严复所言是因为“物竞之水深火烈,时平则隐于通商庀工之中,世变则发于战伐纵衡之际”[10]。也就是说,中国想要在恶劣的生存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富国强民,就必须要学习西学;而学习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就是最好的西学形式。当时,斯密之书《原富》“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为世界上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纳,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310-311。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和生存境遇下,严复才选择了《原富》这部西方经济文献巨著,并在翻译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这一点体现了严复对其政治“需要”的适应与选择,同时也反映了严复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二)严复与亚当·斯密的契合度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适应选择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适者生存,也就是说只有适应了才能生存并且长存,否则难逃淘汰的命运。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同样适用于经济文献翻译活动。译者在选择翻译一个文本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原文生态环境作一定的了解,使译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

穿越百年的时空,斯密和严复展开了思想的对话。作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斯密的经济学巨著《原富》探讨了一系列关于交换、分工、价值、货币、财富等经济理论,论述了如何使国富民强的基本概念,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使自由通商在西方各国成为了一种常识。

严复于1877—1879年间留学英国,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严复思想上播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种子,他对斯密的理论和《原富》的思想内容也早有所闻。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选择《原富》的原因在于:“计学以近代为精密。乃不妄独有取于事书……其中所指斥当轴之迷谬,多吾国言财政者之所同然,所谓从其后而鞭之……其书于欧亚二洲始痛之情势,英法诸国旧日所用之典章,多所寡引,足资考镜。”[12]65严复发现,《原富》中斯密所指责批评的那些阻碍自由贸易的重农主义等政策,与当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自由发展的重农轻利、重农抑商等政策相似。同时,严复认为要使中国富起来,必须让民族资本自由发展,主张自由主义经济的《原富》就成了他所选择的中国救亡之道、自强之谋。在他眼里,“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不只是一种普通的经济理论,而是中国这种落后的农业国家藉以振弊起衰的法宝”[11]311。他深信斯密的学说和《原富》的经济思想适合中国的整体情况,一定能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发展其国民经济。正如严复所说:“斯密氏之言,后皆大验。”[12]65

斯密的《原富》对现代经济学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严复译作《原富》的出版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西方最新的思潮,是当时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件盛事,其富国裕民的主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也说明严复很好地选择了适合自己、适合当时社会情况的经济文献原著和原作者进行西学引进,其译文也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从目前很多学者对其译本进行的不断研究可见翻译文本的适者长存。

(三)译语语言风格

严复在翻译处理《原富》时,熟谙英汉双语和中国基本国情,他把目标读者锁定为当时具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全书采用了适合当时生态环境和读者情况的文言文体。据统计,《原富》约有文言文44万字。严复之所以在翻译经济文献《原富》时采用古雅文体,可以说是“译者为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自身的能力所做出的适应与选择的结果”[2]6。

首先,这种翻译方式适应了当时的社会主流,也即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他深知当时的白话文远未成熟,人们对外来文化还有抵触情绪,士大夫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思想比较守旧,对古文也特别偏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了吸引这些士大夫们,以达到译书救国、发展经济的目的,他的文言译文符合清末明初古文基础较佳的读者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能够乐于接受西方经济理论和学说,从而达到引进西学之目的和功效,结果非常成功。方开瑞曾指出:“可以说,至20世纪初,这种文字策略仍为世人所欣赏。”[13]例如《原富》导论的第一段:

(1)The annual labour of every nation is the fund which originally supplies it with all the necessaries and conveniences of life which it annually consumes,and which consist always,either in the immediate produce of that labour,or in what is purchased with that produce from other nations.[14]i

严译:凡一群生事之所需,皆于其民力是出。是故国之岁费,与其岁殖,有相待之率焉。[15]1

原文作为整本书的导论旨在表达:国民每年的劳动是他们自己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而这些必需品和便利品要么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要么是与他国交换的物品。就严复的译文来看,行文典雅,用字简约,如单音字“需”“民”“岁”和助词“之”“所”的使用;就传达原文意义效果来看,这段译文对当今读者或许有点生硬、不易懂,但对清末民初有古文基础的读者而言,反而是一种吸引他们阅读的必要策略和手段。

再看一例:

(2)In the rude state of society in which there is no division of labour,in which exchanges are seldom made,and in which every man provides every thing for himself,it is not necessary that any stock should be accumulated or stored up beforehand,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business of the society.[14]241

严译:民群肇合,无所用于积贮。积贮者,先事而事,分功交易,所待而后行者也。[15]229

斯密的原文其实表达的是社会处于原始状态时,没有劳动分工,很少进行交易,每个人都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必要去预先积累或积蓄资财来展开社会商务活动。而严复采用了意译的方式,他的译文几乎都是文言文。译文中的“所”“者”“先”“而”和“也”深深透露着一股古文味,符合当时读者口味。正如其所说的“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9]108,此处正应证了其诊断:唯其古雅,反而易达。

其次,这种翻译方式也是译者对自己语言能力的适应。严复深谙古文,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用文言古文写成的,对古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了如指掌,自己创作、写作和翻译时自然也得心应手。所以翻译时他尽量选择了与自己的语言能力适应的语言风格来翻译。

可以说,严复翻译《原富》时对译文语言的处理方式,是他在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下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译者自身能力作出的适应性选择,较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

(四)译文翻译策略

严复的翻译应时代而生,他的种种翻译策略的选择都为满足当时的特殊需求,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态环境。

首先,出于对中国读者特定需求的考虑,严复在翻译《原富》的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了有选择的取舍和一定的改造。甲午战争失利,文人志士都纷纷在寻求启发民智,富国强民之道,而文人志士是当时最大的读者群。出于对其需求的考量,严复将原作中那些能开启民智的部分予以保留和采用,而对一些与翻译目的无关的部分则大胆地进行删除或者概括翻译。如原著第一篇第十一章所附伦敦麦价表共有8至9页的篇幅,严复全部删去并作了说明。原著第303页有一段详细介绍英国法院的文字(近300字),也被严复删去①。

这里无论是伦敦麦子的价格表也好,还是英国法院的介绍性文字也好,在严复眼里都是跟主题关系不大的文字,故采取了全部删除的策略。

原著第四篇第8章谈论了英国历史上7次对输入工业原料颁发奖金一事,如果按照正常的白话文来翻译的话将有好几页的篇幅,但是严复在翻译《原富》中把长达几页的文字节译成了非常简洁的270 字来加以介绍[15]527。

这些极为简练的节译或者是删除策略正体现了其在“译事例言”中所言“原书旁论四百年以来银市腾跌,文多繁赘而无关宏旨,则概括要义译之。其他……所言多当时琐节,则删置之”[16]。可见严复正是觉得这些内容比较繁琐,而且跟要引入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主旨不太相关,就采取了大胆的删减策略。这就是在当时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为让西方经济文献更有效地为救国强国服务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选择。

其次,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某些观点并阐明自己的见解,严复在原文之外添加了大量精辟的按语。据统计,在《原富》正文中,夹有严复的289个按语,计6.6万多字,约占全书40多万字的15%。严复在“译事例言”中有交待,每译到可联系中国实际或有感触之处时,就信手写下自己的思想悟言。他说:“大计学者,切而言之,则关于中国之贫富……于时事有关合者,或于己意有所枨触,辄为按论,丁宁反覆,不自觉其言长,而辞之激也。”例如:

(3)草昧之民,其智若一丘之貉者,正坐此耳。故知民财相悬,待心力分劳而后有也。

按:才异始微,初民如实,至进化既久之后,则有种业积累之异,不尽同也。由此观之,以人情之乐相为用,而有交易,而有分功,分功久而人品殊。[15]12

再如,原著中有段介绍重农主义学派论述自由贸易政策好处的文字,严复在该译文后添加了几句突出自由贸易政策好处的话,并附加了以下一段按语:

(4)农宗此论,其所明自由平通之义,不独能使工商之业自无而为有,自困而为享也,且能持已倾者使不至于复,保方衰者使无及于亡。呜呼!惟公乃有以存私,惟义乃可以为利,事微之明孰逾此者?[15]546

在清末闭关锁国的日子里,当时的士大夫们对于外面世界的无知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这些按语的帮助,他们可能根本就无法读懂这些外国书籍,甚至没有人愿意去读。通过按语的帮助,原著的相关背景、精髓、历史地位等信息得以传达,从而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1]94。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原富》这本经过改编的译本以及其中众多的按语,真切地为当时迷茫的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许有人会认为严复的译本存在着严重的误译、扭曲、改写的情况,这可以解释为:在他的时代,中文学界可以用来译介此书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词汇不足,当时的中文在词汇和概念上,都还不足以统摄另一种文化的思想体系。所以我们不应以现代的标准来苛求他,反而应该同情他的处境并且肯定他取得的成绩。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宏观的视角,使我们在欣赏和解读各个译本时更多地关注和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所进行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原富》的成功正是严复多维度地适应了当时的诸多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无论是对其心仪的经济学巨人亚当·斯密的选择还是经济文献巨著《原富》的选择,无论是在译语文言风格的体现还是对译文有选择的取舍、改造和众多按语的采用,都是译者严复综合考虑当时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所作出的整体适应和选择。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严复译本《原富》作了一定的探讨和论述,一方面希望有助于今后对《原富》译本的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希望以该译本为个例,对当前的西方经济文献翻译有所借鉴,提高经济文献汉译本的翻译质量。

注释:

①转引自皮后锋:《略论〈原富〉的翻译》,黄瑞霖:《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2004年版,第333-345页。

[1]胡东平,刘惬文.目的论映照下的严复翻译策略解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焦卫红.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上海翻译,2010(4).

[3]杨柳.严复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170-171.

[4]韩江洪,刘军军.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严复翻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81.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6.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3.

[7]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吴央波.从多元系统角度看“五四”前后外国文学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5.

[9]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五[C]//王栻.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310.

[11]皮后锋.《原富》的翻译与传播—兼与赖建诚教授商榷[J].汉学研究,2000(1).

[12]林利本.严复翻译《原富》的原因和意义[J].福州党校学报,2003(1).

[13]方开瑞.甲午战争前后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小说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7(4):90.

[14]Smith 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Xi’an:Shaanx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2005.

[15]亚当·斯密.原富[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1.

[16]赖建诚.亚当·斯密与严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6.

猜你喜欢
斯密严复译者
严复的遗嘱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