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偶像制造”:话语、互动与策略——解读帖子“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

2012-08-15 00:45狄金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居士南湖支教

□ 狄金华

一、引子:“典型”之治与网络时代的“偶像制造”

“树典型”是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策略,这一治理术业已成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而言,“树典型”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的是超常规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的投入。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众多的个人和单位“争典型”。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国家的政治社会结构仍保留了较多改革前的特征,“后全能主义的技术专家治国的权威政治模式”[1],使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仍具有较强的力量。在这一政治模式下,无论是“争典型”还是“树典型”,事实上都是国家主导,至少是国家引导的。因为“典型”的生产所依托的社会传媒是由国家所控制。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的自由性、灵活性与自主性使得国家对传媒的控制削弱。虽然国家仍会监控网络,并对网络讯息进行局部处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网络增加了民众的话语表达权,这种表达权不仅有助于普通民众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对社会事件进行问责,也包括民众可以自主随意地发布讯息,提出供大家关注的话题。这也就打破了传统时期,国家由于控制了传媒(主要是报纸、电视与电台等)便控制了讯息发布的渠道,局部的事件和讯息一旦被控制便无法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传播的局面。而网络的便捷性与网络讯息发布的自主性使得每一位使用网络的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传媒人。在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公共事件中,网络更是一个重要的推手,它使得少数人之间的事件演变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事件,令区域内的事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网络在社会讯息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时,民间的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网络讯息的传播存在关联。介于此,国家也会试图利用网络与民众进行沟通,例如官方的博客、微博出现,政府官员频频在网络上与民众在线互动等等,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国家治理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媒介与手段。在这一媒介平台中,国家依然践行着其“树典型”的策略,如通过网络评选“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等。显然,国家试图通过网络媒介继续实践其“树典型”的策略。但正如前文所言,在“树典型”的背景之下,便有基层“争典型”这一行为,网络的自主性使得民间社会自身也具有了“偶像制造”①本文只是在纯学术意义上使用“偶像制造”这一概念,并不指涉对事件及当事人的任何道德与价值评价。的可能。本文拟考察这样一个过程,即一个普通人如何在网络时代被制造成“偶像”,并进而获得体制性的认可。

二、行动、话语和策略的思考

加芬克尔曾批判地指出帕森斯的理论中行动者是一个“判断傀儡”,行动者的行为只是既有模式下的一种机器表现,加芬克尔认为,这种“有关人的模型”完全忽视了日常生活社会行动复杂的组织过程和行动者所从事的大量权宜性、创生性的努力和工作。[2](P53)在加芬克尔看来,行动者的行为本身就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策略反应。在萨克斯等谈话分析学者看来,谈话本身也就是这样一种策略性行动。

与加芬克尔一样,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同样认为行动并不能象帕森斯想象的那样被理解为高度规范化或机械化的过程。他认为,行动总是沿着两个基本的维度——理解(interpretation)与谋划(strategization)——来进行的。在亚历山大看来,“谋划”构成了行动过程的一个方面,“行动者寻求通过马克思所说的实践(praxis)来贯彻他们的意图”,“这种实践行动肯定只能发生于确定的理解范围之内,但在对事物清楚理解的基础上它引入了策略性的考虑”。[3](P314)

在本论文中,笔者尝试着选择“天涯社区”论坛的“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及其跟帖作为阐释文本,讲述了徐本禹制造成“偶像”的过程(徐本禹最终能够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涯社区”论坛的“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一方面“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原帖在十天内点击率达到40万人次,有数千人次跟帖,这庞大的互动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较好的研究素材。另一方面,此帖子中的文本表达亦为笔者提供了一个分析话语策略的视角,笔者可以通过文本资料的分析和反思来理解和解释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时间、空间中,信息主导者是如何通过策略来进行话语表达,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文认为,“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发帖人“南湖居士”在发帖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策略,他通过发布信息,利用所掌握的话语主导权,制造了一个逻辑以及道德上的“陷阱”,跟帖的网友在阅读“南湖居士”的帖子并跟帖时,就自然而然地掉入了被预设的“陷阱”之中。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试图通过“破坏性”地思考“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帖子文本表达的内在逻辑及策略,以及跟帖的网友是如何被引入预设的“陷阱”之中,进而去认识网络时代的“偶像”是如何被策略性地制造出来,并获得了体制性的认可。

三、“偶像制造”:网络故事的话语与策略性陈述

“我们于6月26日至7月2日赴贵州省大方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知道了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故事。我们有一个强烈的冲动,就是让天涯社区的朋友们知道这个故事。我们保证文字和照片的原创性和纪实性。”(作者:南湖居士提交日期:2004-7-11 9:54:00)

在这个故事的铺陈中,故事的叙述者“南湖居士”一开始就完成了由一个“意义域”向另外一个“意义域”的跃迁。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至尊世界”与网络的虚幻世界是存在差异性的。网络世界的虚幻性常常导致人们对于网络中的信息持不信任感。南湖居士申明“保证文字和照片的原创性和纪实性”,这客观上就确立了这个在虚拟空间内互动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完成其叙述的意义宣称之后,“南湖居士”开始了对故事发生地点的描述。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乌蒙山区,隶属毕节地区,距贵阳200多公里。……区域经济落后,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非常贫困。猫场镇位于大方县西部,距县城51公里,公路路况很差。……去年上报全镇农业总产值4000多万元,实际仅2000余万元;上报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实际仅600余元。我们要讲的第一所小学就在猫场镇狗吊岩村。狗吊岩村……没有成片的可耕地。村子距镇上18公里,……不通班车。……供电不能保证。……不通有线电话。”(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 10:25:04)

对故事地点的描述,其实是“南湖居士”的“诉苦”策略。他通过对当地的经济收入、社会状况、以及当地人的房屋住所等的描述,使网友对当地的环境有了大体的认识,即此处乃偏远、荒蛮、穷苦之地。在艰辛的“诉苦”结束后,“南湖居士”引出来故事的主人公。

“2002年暑期,一个大四学生从千里之外的武汉来到这里搞社会调查,他走进了岩洞。……他的名字叫徐本禹,当时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的学生。”(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10:38:06)

“徐本禹以37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徐本禹出身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困农民家里。……他在华中农业大学读书期间获得过特困生补助、特困生自强奖等,受社会恩泽,他便回报社会,大学四年里,小徐用勤工俭学挣来的钱和自己的奖学金共资助了5名和自己一样的贫困学生。

刚上大学不久,他参加了学校安排的第一次勤工助学活动……他把这笔勤工俭学所得的钱捐给了山东费县一个叫孙姗姗的贫困小学生。大二时,他得到了学校发的400元特困补助。他把其中200元钱捐给了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活动,还把100元钱捐给了在聊城师范学院读书的一个贫困生。

2001年3月,他因向绿色希望工程捐款,成为了湖北电视台《幸运地球村》的嘉宾。……这期节目的主持人送给他一个信封。(注:里面有500元)……回到学校后,我把其中的200元钱捐给了我们班的一名家庭条件很差的同学,100元捐给了在聊城师范学院读书的景玉春同学,还有100元钱捐给了湖北沙市的一名孤儿,她的名字叫许星星。……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徐本禹一直没有间断过对许星星的资助……”(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 11:11:24)

主人公“徐本禹”的出场是以其优异品质为先端的,这客观上就为了在下文展现他的义务支教行为不是无端产生的,是其品质的一贯体现,他的支教行为只是他其它助人行为的持续。

“徐本禹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回到猫场镇狗吊岩村帮助那些孩子。……当他把这个决定通过电话告诉父亲时,……父亲用发颤的声音说:‘全家尊重你的选择,孩子,你去吧,我们没有意见……’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学院领导时,大家沉默了,都不敢正视他的眼睛。”(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 11:55:04)

在这里“南湖居士”将徐本禹与周围的人进行对比,其实“南湖居士”的真正意图不仅仅是要与徐本禹生活周围的同学、家人及学校领导做比较,同时也要与坐在电脑面前看帖子的网友进行比较,让网友也感到汗颜。因为徐本禹所做的事情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认可的事情,但真正去做的却只有徐本禹一个人。当一个人去做了每一个人都该去做的事情,而其他人却没去做的时候,人们一般会给予其较高的评价。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由于他人的不在场,个体更容易作出客观的评价,针对徐本禹的支教也能够给予更高的评价。“南湖居士”很适合地策略性地利用了网络的这个优势。

“徐本禹倍感孤独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作为义务支教的先行者,徐本禹的行为属于自发的‘个人行为’,因此,他并没有被列入团中央的西部志愿者行动计划,只是一个‘体制外’的志愿者。在我们这个‘组织’决定一切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徐本禹得不到体制内西部志愿者的生活补助,成为一个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他的行动也不可能被主流媒体按‘报道方针’进行宣传报道。换句话说,他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这使他注定成为一个孤独的志愿者。”(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 12:48:45)

这里,“南湖居士”已经开始将支教地方的“诉苦”策略转移到对徐本禹本人的“诉苦”策略,这样一个“诉苦”的过程将开始时突出徐本禹行为的意义(即那个地方确实需要徐本禹这样的支教者),转移到徐本禹支教行为的艰难。这样既突出了徐本禹难以得到体制内的资源,帖子的网友们能够将支持徐本禹作为自己的一种使命。

“当很多有识之士在开着空调的报告厅雄辩滔滔地宣讲着中国的‘三农’问题时,徐本禹在酷热的教室里教给学生四则运算和汉语拼音。”(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 13:13:03)

“当许多‘组织上’派来的志愿者在联欢会上欢天喜地为乡亲们表演‘走进新时代’的歌舞时,徐本禹正在深山中为孩子们交待怎样迎接即将举行的期末考试。”(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13:18:06)

“南湖居士”策略性地将徐本禹与所谓的“三农”专家和作秀式的下乡进行对比,这将许多年轻人对社会不满的情绪诱导性地进行了释放,通过这本身带有主观评价的比较(一方面是有“空调”的“雄辩滔滔”,一面是“酷热”与“四则运算和汉语拼音”;一面是“欢天喜地”地“歌舞”,一面是“迎接期末考试”),使得网友自然而然地将感情和道德的筹码都放到了徐本禹身上。

“我们可以造出数十亿元的国家大剧院,我们每天可以搞出那么多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盛大活动,为什么就解决不了这些孩子上学的问题?民脂民膏啊!”(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16:04:00)

由于“南湖居士”的策略性表达,徐本禹已经成为了网络中的一个道德楷模(这是“南湖居士”一手制造出来的)。网友门很自然的将现实生活中的政府官僚体制与道德楷模做对比,对比的结果自然更显得道德楷模的崇高。在这种对比的过程中,网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怨气也得到了发泄!但“南湖居士”发帖的目的并不是要给网友们提供一个发泄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对象,因此“南湖居士”必须诱导这股力量。

“孩子们每天只吃两顿这样的‘饭’。个别路途太远的学生,父母心疼孩子,让他们带饭上学。这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吃完就上课了。我们特地闻了闻,‘饭’已经发馊变味。下课后,这‘饭’会被吃得一粒不剩。他们从来不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何物。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过生日时能吃上一碗真正的米饭。

从教育部下派贵州省挂职的贵阳市委副书记高文兵说:‘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们能在六一儿童节每人吃两个鸡蛋’。沉默了好一会儿,他说:‘可是现在还不行。’他这样说的时候,眼角沁出了泪水。”(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 17:22:43)

“南湖居士”通过对从教育部下派贵州省挂职的政府人员“最大心愿”的陈述,表明当地的政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陈述的策略使得以后的跟帖几乎没有直接指责当地政府。相反,“南胡居士”通过米饭、鸡蛋等一系列细小事物与“最大的心愿”作对比,使得所有的网友都陷入到道德的劣势地位,因为几乎每个网友都能够随意得到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对于当地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基于每个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南胡居士”通过话语的表达使得网友处于道德的劣势地位,并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作一些事情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实现这种努力愿望的条件,所以当徐本禹站出来作一些事情的时候,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给予其较高的评价,网友给予其较高评价本身就是在证明自己的良心并没有被泯灭。

“我们不是救世主,但我们是有良知和道德感的人。我们是好人。徐本禹感召了我们,我们不能沉默。”(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117:51:14)

“南湖居士”在陈述完所有关于“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故事后,最后发表自己的评价了,他的评价不是以徐本禹去压低其他人,也不是单单的说“徐本禹是好人,而我们不是(当然该更不是“你们不是”)。而是对所有人的认可“我们是好人”,好人是要做好事的,所以“我们不能沉默”,我们要顶贴,我们要有行动,最好的行动就是直接对当地的学校学生以及徐本禹提供一些帮助①紧接着网友就问了,我们能够作一些什么,而“南湖居士”没有直接的回答(如果直接回答反而会让人觉得发此贴的动机不纯),他只是认可了N大学、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记者、编导的行为以及自己的行动——N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已经向我们表示要资助几个孩子上学。N大学还决定向大石小学提供8万元,帮助建设新的校舍;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记者、编导也委托我们联系资助对象;我本人资助了两位女孩子上学。我的朋友也纷纷表现要采取行动。。

“南湖居士”的故事陈述已告一段落,但这时的徐本禹还仅仅是“他”一个人心中的偶像②这里的偶像特指在社会中,群体中的其他人对于他的行为予以很高的评价,并自觉地为其宣传并予以精神或物质的支持。,要真正地使徐本禹成为众人的偶像,还必须经历网友参与互动和参与制造的过程。

四、“偶像制造”:网络互动中的话语与策略

“天涯社区各位亲爱的网友:

我的帖子公布了联系邮箱后,在一个多小时内,收到很多来信,其中还有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他们纷纷表示要支持徐本禹,并要为山区孩子捐款助学……

徐本禹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您可捐钱捐物,但我们更希望你能以热情的话语和情感来支持他。发一封电子邮件,说一句勉励的话,这对您是举手之劳,而对于徐本禹则是强大的精神动力。”(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2 0:34:34)

在“南湖居士”与网友的对话中将精神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钱或者物质的支持是并不重要的,但“南湖居士”却也声明并不排斥钱或者物质的支持。这是一个极为有意思的策略表达。鉴于网络的虚拟性,很多的网友对于本帖事实上仍然是保有怀疑的态度,开口就让网友给予物质的支持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而且明显的“讨”,让人觉得整个故事的落脚点就在于此,但若是强调“徐本禹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我们更希望你能以热情的话语和情感来支持他。发一封电子邮件,说一句勉励的话,这对您是举手之劳,而对于徐本禹则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有意思的是,“南湖居士”居然“忘了”在这个时候将徐本禹包括手机在内的联系方式告诉网友,以便网友提供精神支持,而是在过了近36个小时后才随着捐助帐号一起公布给网友)这样无形之中其实是进一步地抬高了徐本禹的“光辉形象”,让原本只是“南湖居士”的偶像一下子成为了网友们乃至整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追求朴实和善良之人的偶像。

对于“南湖居士”提供的关于徐本禹的故事,一位网名为“霓裳绝舞”的网友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

“……徐本禹已经在走的路,坎坷孤绝,但未必便是正确的路。即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也是需要无数颗星星,而不是一颗孤星。所以,更应该考虑的是,形成一个怎样组织,运行怎样的机制,把零星的分散的爱的火花收集起来,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像一个独立经济实体般运营起来,更有效地运用资源发挥实效,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作者:霓裳绝舞 回复日期:2004-7-12 1:20:51)

“霓裳绝舞”说得没错,她将对徐本禹支教故事的反思发展到了对整个社会发展机制的一种反思。这当然并不是“南湖居士”所希望的直接结果。

“这么多网友回帖,令我非常感动。……我们不会去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机构,也不企图再搞一个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之类的东东。我们只是一些普通人,我们只是以个人名义(比如我就以自己女儿的名义)表达自己的爱心,表达对徐本禹的钦佩和敬意。我们做不了很多,但打算多少做一点。读过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一定会记得,奥立弗问他舅舅怎样能成为英雄,舅舅说了一句话:‘尽己所能’。是的,能够成为英雄的人毕竟是少数,但人人可以尽己所能。希伯来圣经中有句名言:‘拯救一人就是拯救全世界’。这话说得多好!”(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2 11:36:02)

在“霓裳绝舞”提到社会体制问题的时候,“南湖居士”就明确地表示了他对体制是一种失望情绪。对体制的失望之余,他进一步表明了其对于个体行为的认可,这不仅包含对徐本禹的认可,对自己(包括自己的女儿)的认可,与此同时也暗含着鼓励网友能够以个人的名义对现实作出努力,而不是冀望于体制(因为冀望于体制,网友自己就不会有任何的行动了,“南湖居士”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了)。

“但是有过捐赠总比等待机制改革更直接、更有效、更快!

我们关心了,我们付出了我们的微薄之力,这就够了。总比坐在电脑桌前想象怎么改进体制实际。”(作者:陆聆奇 回复日期:2004-7-12 1:31:59)

“南湖居士”的互动策略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成效,在虚拟的空间中,网友的同情心与道德感被唤醒,一大批的网友纷纷表示要为自己的偶像做一些事情,包括对偶像事迹的进一步宣传:

“这贴决不能沉,建议南湖把帖子拿到杂谈重发一遍,那边人气较旺。另外,关于救助机制的讨论,请参看一下张妙娥贴,地址如下:

http://www2.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 =free&idArticle=178217&flag=1。”(作者:霓裳绝舞

回复日期:2004-7-12 14:11:40)

“南湖,你们有没有制作视频资料,如果有,请给我发一份.邮箱:******@vip.sina.com①按照学术惯例,笔者对邮箱进行了处理。。我想在本单位为这次行动作下宣传,或许可以动员更多人参与援助。”(作者:霓裳绝舞 回复日期:2004-7-15 1:16:01)

网友们对于徐本禹的好感促使他们将帖子提供给更多人阅读作为一种责任,这事实上是网友本身参与偶像制造的过程,一方面将帖子提供给更多人看的时候,网友就扮演了和“南胡居士”同样的角色(偶像制造材料的提供者),另一方面网友在更多人知道、认可的情况下,更容易将徐本禹作为偶像,因为偶像本身就是集体行动的产物。

还有网友提出要直接对徐本禹的行为提供实际的帮助②对当地学校或者孩子的资助本身就是对徐本禹的工作提供的实际的帮助。:

“楼主,我想支助一个贫困儿童上完小学,我还有很多衣服想捐赠给他们,请问我该怎么联系他们?”(作者:异色菩提 回复日期:2004-7-1216:32:17)

“好善良的人!我也要资助1、2个学生。”(作者:悠悠我游 回复日期:2004-7-12 16:34:54)

“楼主,我决定一对一支持两个孩子的学费,请和我联系。邮箱:******8866@163.com;QQ:19*****。”(作者:竹箫梅林 回复日期:2004-7-12 23:44:05)

“感谢南湖居士!向徐本禹致敬。鄙人想尽己所能做一些捐赠,请居士与我联系。*****@hotmail.com QQ:55*****。”(作者:圆明园的獾 回复日期:2004-7-13 1:12:06)

“感动,我愿意资助两个孩子的学费,请和我联系,*****@yahoo.com。”(作者:nexus 回复日期:2004-7-13 5:12:38)

“谢谢您的回信!我想捐助高发廷和高玉兰。”(作者:ninanina 回复日期:2004-7-15 10:28:12)

网友的物质支持对于徐作为偶像的产生是极为重要的,提供物质支持这既是认同偶像的结果,同时也是参与偶像制造的过程,因为网友的捐助行为一方面得到了包括网友自身在内人的高度认同,同时这也是有道义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就捐助意愿宣称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的插曲更体现了“南湖居士”把握互动的技巧与策略。

“在凌晨睡觉前看到这个帖子。真的很感动~~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向徐本禹学习!我也是西部农村走出来的,幸运的是我们那里的条件要好些,但是我也是得助于国家助学贷款才顺利完成学业。明天即将去公司报到,我决定拿到工资的当天聊表自己对西部贫困地区孩子的心意。

ps:我直接去银行把钱汇入帐号就好了吗?”(作者:努力在游 回复日期:2004-7-14 3:33:14)

在“努力在游”做出捐助宣称之后,“南湖居士”随即做出了出乎意料而又可以理解的反应:

“谢谢你的一片爱心!直接去银行把钱汇入帐号就可以了。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将第一笔工资寄给你的父母,表达你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谢。”(作者:南湖居士 回复日期:2004-7-14 9:00:07)

“南湖居士”对于这一网友的建议合乎每一个人的逻辑——人要有善心,包括要善待自己的父母,这事实上让每一位网友都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南湖居士”的回应也更加让人觉得在这里发帖并不是要每一个人(包括没有能力的人)都给予物质支持。

对于“南湖居士”的建议,“努力在游”自然也是体验到了一种被关怀的温暖,作为回报,“努力在游”还是继续维持着其捐助宣称。

“我会寄给父母的,但是我也会从微薄的薪水里面挤出一点给山区的孩子们,或多或少他们身上有我的影子吧,从农村里面出来的孩子是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的。

毕业没有回家乡工作,就算为西部为自己的家乡四川做点努力吧。”(作者:努力在游 回复日期:2004-7-14 15:43:08)

一个回合的互动结束,不光使徐本禹的支教行动和非正式的筹款筹情③筹情即筹得大家对于徐本禹行为的认可,并予以道德及情感上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网友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南湖居士”所介绍的徐本禹,也接受“南湖居士”所树立起来的偶像。行动成为了一项善意之举,而且“南湖居士”与“努力在游”的这一段“你推我让”,也使得善意弥漫到了网友之间,这对网友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动。因为虚拟网络世界作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满足人们的一些需要,其中就包括对自己认可的需要。

在网友们不断跟帖,或表示精神支持,或表示愿意予以物质支持的过程中,“南湖居士”反复回了同样的一个帖子: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眼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这既是“南湖居士”对网友们筹款筹情行动作出的一个姿态,是网友们行动后的一个结果,同时也是网友们下一个行动的开始。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其本质上却始终无法超脱现实的生活世界,网络中的许多行动逻辑仍然是现实生活行动逻辑的再现。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情的“报”与“欠”是纠缠在一起的:今天欠了别人一个“情”,明天会找个机会报别人一个更大的“情”,后天别人又将以同样的逻辑报自己一个更大更大的“情”。每一次“报”,既是上一个“情”的结束,同时又是下一个“情”的开始。“南湖居士”引用艾青的一句诗作为回应,以表达自己的感动、感激之情。当“南湖居士”的回应结束后,网友们又必须作出相应的行动,或继续表示精神支持,或继续表示予以物质支持(事实上在“南湖居士”表示感激之后,又掀起了网友们发表捐助宣称的小高潮)。这样一个不断轮回的“旋涡”将所有接受感激之情的网友都带入了“南湖居士”预设的“陷阱”之中,使网友们在不自觉中参与到自己偶像的塑造过程中,并予以偶像必要的物质和精神资助。

五、一个简单的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天涯社区的帖子“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这一文本,从发帖人的陈述入手,通过解析发帖人的叙事文本,以及发帖人与跟帖人之间的互动来发现其中的策略性。从中不难看出,策略性、预谋性并不远离日常的生活,而是时刻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和预期的,在实现这种目的和预期的过程中,其必然会有所谋略和策略,也许这种谋略和策略由于遵从了社会既有的规范而不容易被别人发现(甚至自己都不容易意识到)。这种策略性和谋略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信息的占有者(或者是完全占有者)在向信息的缺乏者(或者是不完全占有者)传播信息的时候总是有选择的,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或自己对信息的认知来对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对信息进行传播。网络中的讯息传播正是对这种策略行为的充分彰显。本案例所分析的偶像事件如此,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公共事件背后的讯息传播也同样处处闪烁着这种言语表达与互动的策略。

在“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图景:由于物欲社会和“鱼肉”政府(这是网络中所幻想的)所导致的道德善举的催眠功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场景休克”来表达道德善举的催眠效果。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场景休克”期间,个人并不是没有行动的自主性,而是行动的逻辑被既定了,行动者只能在既定的逻辑空间内行动,并保证这种行动意义的有效性。为此,网友们曾不止一次地询问如何才能够保障所捐赠的资金和物品能够顺利地到达最需要帮助的孩子手中,而不被挪做它用;但极少有网友质疑是否需要捐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偶像制造”与近年来依托网络而形成的群体性事件在表面上似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事实上内在的逻辑却是一致的,后者通常是在网民不信任国家/政府时,通过网络动员来实现对国家/政府行为正当性的质疑,而前者则是在不信任国家和政府时,转而关注和支持民间自发的道德模范与道德行为,从而塑造民间的偶像。只是部分民间的“偶像制造”运动由于契合了国家的治理需求,而被国家赋予了体制性的符号。

[1]萧功秦.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2(6).

[2]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Jeffrey C.Alexander.Action and Its Environments:Toward a New Synthesis[M].Columbia:Columbia Univ Pr,1990.

猜你喜欢
居士南湖支教
南湖之春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青塘居士诗词选
成双结对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趣味语文
南湖早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