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2012-08-15 00:44胡艳芳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

胡艳芳

(云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胡艳芳

(云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高校担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既是培养合格人才,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大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和完善的最佳时期,学生能否在此阶段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念,这和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密不可分。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搞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组织发展工作很重要。

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新思路

中央历来重视高校党建工作,自1990年起每年召开一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从目前的实际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支部担负着高校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同时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重科研和教学,轻党建。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在学院层面却多是院长负责制,这似乎给学院重教学和科研、轻党建留下了伏笔。学院承载着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这就导致学院工作注重抓教学和科研方面,努力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争光出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增强科研的竞争力,忽视了党的建设。有的学院也将党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或写到工作要点中,但实际落实不到位,重教学和科研、轻党建的思想和做法普遍存在。

2、学生党员分布不均。(1)年级分布不均。由于党员发展有基本的考核程序和时间要求,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一般集中在三、四年级,一、二年级党员发展数量很少,有些学院一年级甚至没有党员。四年级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入党的愿望相对低年级要强,支部党员发展的更多机会往往会向四年级毕业生倾斜,而四年级学生一旦毕业,学生党员数量就明显下降。这与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的“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2)文理科分布不均。文科学生思想较理科学生激进,头脑也相对灵活,学生就业倾向于公务员部门、科研院所搞行政工作,入党的愿望较迫切;理工科学生就不然,就业比较倾向于到科研院所、工厂搞科技开发、搞生产,或出国深造,入党愿望较文科生低。

3、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高校支部书记的选配工作普遍存在困难,特别是学生支部书记频繁变动,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给党建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没有延续性。(1)支部书记和支委流动性大。在高校一般没有专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多由教师兼任,而学生支部支委一般由学生正式党员担任。支部书记的选任工作多是组织行为,很多教师不是自愿来做此项工作的,是学校或学院“新到校工作的教师如不担任班主任或支部书记等社会工作,就不能顺利晋升职务职称”等硬性规定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很多是抱着完成基本任务就可的态度,一般任满一届就不再想继续担任支部书记工作,往往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选择离开。担任支委的党员学生面临毕业、考研或找工作等,支部会考虑更换人选。支部书记和支委的流动性强的现象,致使高校党建队伍普遍不稳定。(2)支部书记待遇普遍偏低。高校支部书记补贴太少,有的甚至没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教师们宁愿选择多上课、多做课题,也不情愿来干支部书记工作。加之学生支部还有发展党员工作的艰巨任务,愿意担任学生支部书记的教师相对来说就更少,愿意将大量精力投到组织建设中来的支部书记就更少。

4、组织发展工作难度很大。(1)支部书记投入到组织建设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太少。支部书记一般由教师兼任,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科研,面对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对党建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较少,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2)学生支委对党务工作不熟悉,接受业务培训少。高校学生流动性大,学生支委人选也经常随之调整,很多学生党员被选支委后对党务工作不熟悉,学院组织的党务知识培训上课时间短,外出的学生以学业为重又极少参加,因而在工作中放不开手脚,不敢大胆从事组织发展工作。等他们对工作有所熟悉时,又面临毕业和升学,新上任的支委们面对着陌生的工作,同样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如此循环大大影响了组织发展工作。(3)组织发展工作没有得到教职工党员的积极参与。教师党员忙于教学和科研,很多人不愿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组织发展工作中来,加之学生同教师的沟通少,学生入党请介绍人一般会请自己比较熟悉的年级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或支部书记,而不会冒昧去请和自己不太熟悉的教师,但是,每一批新党员发展量大、时间紧,只有这几个老师是应付不过来的,学生多是请本支部或外支部的学生正式党员担任入党介绍人。高校学生介绍学生入党的情况相当普遍,组织发展难度大。(4)学生的入党热情没有得到应有的调动。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一般的建制是以系或专业为单位,党员数量少的甚至是几个系或几个专业一起组合共建支部,支部面对的学生面广,加之很多支部书记对工作投入较少,对学生入党的指导相对薄弱,学生的入党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从高到低再到高的过程,影响了组织工作的开展。

5、学生党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1)组织发展工作“只重数量忽视质量”。学生入党前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或指导太少,很多好学生在就读二或三年级时放弃了入党的想法,错过了最佳的组织发展时期,支部反将一些表现不够积极、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有的学院为了完成学校定下的发展数量,甚至在大四学生中突击发展党员,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不能保证。(2)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不到位。高校的很多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忽视了学生入党后的继续培养和教育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喜欢表现自我,有着张扬的个性,但是持之以恒的态度不够,入党可能是一时的兴趣,入党后思想浮躁,如果支部后续的党员教育工作跟进不及时,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非但不能较好体现,更有学生党员中出现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学校处分的情况。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1、建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党建工作队伍,提高各级党委班子的思想认识,齐抓共管。(1)选好配齐支部班子。基层支部是党在基层战斗力的基础,选好配齐支部班子很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班子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学院党委要充分考虑支部班子的人员组成,特别是要配齐配好支部书记,在党员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征求民意,工作中尽量做到“两上两下”,要将党性强、工作作风严谨、积极为党员办事的人选到班子中来。(2)形成制度,加强班子的学习。学院党委要定期组织各支部支委进行培训和学习,统一认识,特别是要进行组织发展工作知识的培训和学习,研讨组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经验介绍和交流活动,加强支部间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校组织培训或外出考察活动,学院要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支委们参加,以便他们能尽快熟悉业务。(3)积极发挥好班子成员的作用。支部中的每一个委员在支部组织建设工作中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职责,学院党委要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好工作,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要发挥好作为“领头羊”的支部书记的作用;学院党委要经常深入到各支部中,帮助解决支部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难题,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要形成制度,给予支部书记一定的工作报酬,对于组织发展工作开展的好的支部还要进行表彰和适当奖励。(4)选配好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兼职组织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高校普遍实行了专职政治辅导员制度。由于辅导员们和学生吃住在一起,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最直接,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条件成熟的辅导员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在选聘学生政治辅导员时,首先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党员,其次再考虑其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选聘组织员也是学校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新举措,组织员原则上为兼职,因而选聘人员一般从退休的老党员中来考虑。各学院在选聘兼职的组织员时,首先要考虑退休老党员的身体状况,其次是工作责任心和熟悉党务工作情况等。

2、加强对新生的党的知识和理论教育。刚入学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团员,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他们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校园。此时阐明大学生必须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不仅业务学习要过硬,政治上也要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对他们进行逐步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恰当的。这样,学生有了一种政治上的奋斗目标,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争当“四有”新人,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高校为新生安排入学教育,要把讲授党课列入了其中。新生的第一堂党课教育非常重要,各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好老师为同学授课。学院党委书记要亲临现场为同学授课或做宣传,勉励同学们发奋学习,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不仅学有所成,而且政治上要坚定,要到党旗下集合,让新同学一进校就感到了党的关怀,为今后的培养和教育创造了条件。

3、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1)坚持发展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发展新党员、壮大党的队伍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党员发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壮大党的队伍的任务。支部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注意“早选苗、早培养和早发展”,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发展对象做到“定人培养、定期分析、定期培训”,做好经常性的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的队伍。(2)群策群力,发挥各方面力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要经常到学生中走访、了解情况,宣传党的有关知识,对于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上成绩优异,积极承担社会工作的学生,班主任或政治辅导员可以随时向支部进行推荐。教师党员讲课之余,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有关时事政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委、学生会要经常性开展学生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态度、组织协调能力、言行举止等,从中发现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支部进行推荐,并送学校党委党校进行党的理论和知识的系统学习。党支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考察和培养教育,尽早将这些同学吸收加入党组织。(3)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组织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支部书记的努力是不行的。由于在新生中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学校新生刚入学时就表现出了高涨的入党热情,这也就要求后续的组织考察和发展工作要及时跟上。如此艰巨的工作任务紧靠支部书记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分配任务给支部的每一位学生党员,让其承担起入党联系人的工作。学生党员可以多方式选择入党积极分子,比如就近联系同宿舍的学生、联系旁边宿舍的学生、联系比较了解的同学或联系老乡等。让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成“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联系帮扶,真正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也赋予了党员一种责任并有机会参与到组织的建设中来,共同将支部组织发展工作搞好。(4)积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党员通过他们在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感染着学生,而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无论在学习、生活或是社会工作中都具有模范的带头作用。高校里有这样一些宿舍,宿舍里不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舍友间更有着互不服输的劲头,不仅学习优秀,政治上也不落后,先后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学院和班集体同学的榜样,这些同学毕业离开学校到新的学校或单位,也长期保持着优良的作风,受到学校或单位领导的好评。学院和支部要经常推出些榜样,让学生从榜样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努力去加以改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今后能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对党员学生进行培养和继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一个大学生自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开始,就要接受党组织的长期教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1)做好预备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按照《党章》的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一年。在这一年的预备期间,支部要组织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工作,通过入党宣誓让党员正视自己肩上所负有的责任;要认真组织预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并让他们在其中积极发言;支部要督促预备党员定期递交思想汇报,安排正式党员对他们进行预备期考察,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组织要视预备党员入党的时间,分期分批选送他们参加预备党员培训班,让他们更加深入认识到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2)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组织生活。党员组织生活不应该拘泥于教室里的读报和学文件,支部还要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党员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活动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实践育人,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和政治信仰,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3)充分发挥业余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继续教育方面,要积极发挥业余党校这块主阵地的作用。业余党校除了完成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入党前培训外,更应该成为党员再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给高校党建赋予新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

D267.6

A

1671-2994(2012)01-0094-03

2011-11-19

胡艳芳(1971- ),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办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提升研究*
憨娃入党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构建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体系研究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