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松 李明杰 王祥涛 张见超 徐 洋 杨 彬 孙晓璐 魏 巍
(山东省交通医院泌尿外科,济南 250000)
由于双J管具有良好的内支架及内引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但双J管管壁结石形成导致双J管拔管困难时有发生。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月对31例由于管壁结石形成导致双J管滞留采用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7~74岁,平均43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5例因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双J管滞留,其余26例为输尿管狭窄、输尿管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检查及碎石术后双J管滞留。双J管留置时间28 d~3年,平均6个月,其中<6个月16例,6~12个月10例,1~3年5例。双J管均为国产一次性F5双J管。X线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示:肾盂结石12例,结石大小0.5~3 cm,每例结石2~3枚;肾盂合并输尿管结石9例,结石大小0.3~1.5 cm,每例结石1~2枚;肾盂合并膀胱结石5例,结石大小1~4 cm,每例结石2枚;全程结石5例。
病例选择标准: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术后由于结石形成导致双J管无法在膀胱镜下拔出者。
使用南鲸H-BVG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及湛江海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肾盂与输尿管上段结石者采用仰卧位,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结石者采用俯卧位。应用X线+B超联合定位,碎石时,电压从6 kV开始,根据患者耐受力逐渐增加至7 kV,冲击次数3000~3500次,时间约90 min。冲击从膀胱端开始,依次为输尿管、肾盂,重点冲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当透视发现结石与双J管分离且结石直径<3 mm治疗结束。
22例经1次ESWL后顺利拔出双J管,其中11例为肾盂结石,4例为肾盂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为肾盂合并膀胱结石,3例为全程结石,双J管留置时间34 d~3年,平均4个月;5例经2次ESWL后拔出,其中1例为肾盂结石,3例为肾盂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为肾盂合并膀胱结石,双J管留置时间2~18个月,平均5个月;2例经2次ESWL后仍不能拔出,改行输尿管镜后顺利拔出,均为全程结石,双J管留置时间3、12个月;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结石,经ESWL治疗后效果欠佳,故行F16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处理双J管管壁结石及肾盂结石,其中1例为双J管结石合并肾盂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直径分别为 0.5、2.0、2.5 cm,另外 1 例为双J管结石合并中肾盏、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结石直径分别0.5、2、3 cm,双J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0 d和5个月。31例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方法包括B超及KUB,其中26例无结石复发,5例复发肾结石(4例行排石药物治疗,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石均顺利排出)。
自1967年Zimskind首次报道使用输尿管内引流至今,双J管作为输尿管内引流的支架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1],:上尿路手术;较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输尿管镜检查及治疗后[2];上尿路梗阻的内引流[3]。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如:出血伴尿路刺激,双J管移位,腰部酸胀,结石形成等,其中结石形成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结石形成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①双J管的材质,聚氯乙烯材料形成结石较快,硅橡胶与聚硅氧化材料最慢[4];②双J管表面与尿中蛋白产生蛋白反应,引起有机蛋白团块基质沉淀[5];③双J管的置入引起尿路上皮炎症反应,使坏死细胞脱落,黏附于双J管表面形成结石核心[6];④有结石病史的患者尿液中无机盐在过饱和的情况下容易沉淀于双J管表面形成结石[7]。el-Faqih 等[8]报道术后留置双 J管6周后约9.2%形成结晶,>12周约76.3%,可见结石的形成机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双J管滞留可以有以下处理方法: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膀胱镜拔出[9];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双J管取出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双J管取出术;开放手术[10]等方法。通过本组病例我们总结以下经验:①ESWL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减少患者住院费用;②双J管滞留形成的结石主要成分为磷酸盐,此类结石脆性高,抗断裂性弱,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好;③ESWL治疗的重点部位应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因为此处空间较窄,结石常嵌顿于此,往往是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④对于阴性结石,可以采用B超定位,且没有辐射危害,通过移动床体定位结石,但是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当B超下观察结石与双J管管壁分离且直径<3 cm时,治疗结束;⑤ESWL治疗过程中要边碎石边观察双J管管壁结石的脱壳情况,当结石与双J管分离后,即可尝试拔管,而非彻底将结石击碎,因为残余结石可以二期行ESWL处理;⑥对于ESWL、输尿管镜不能处理的结石,可以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方面对患者创伤较小,另一方面处理双J管上附着结石的同时又可以处理肾盂内其他结石。除上述方法外,指导患者多饮水,预防及控制感染,定期复查X线,提醒患者及时拔出双J管是预防结石形成的重要措施。
总之,对于结石形成导致双J管滞留的患者,ESWL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Dyer RB,Chen MY,Zagnrin RJ,et al.Complications of ureternal stentplacement.Radiographies,2002,22(5):1005- 1022.
2 余新立,庞 健,黄晓生,等.双J管在泌尿外科应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广东医学,2001,22(8):731-732.
3 杨 玻,王 文,钱宗鸣.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内、外引流的选择.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10):950-954.
4 李汉荣,黄裕清,余自强,等.体外震波治疗在双J管结石形成致拔管困难中的应用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3652-3653.
5 孙 波,曹立功,吴春风.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应用中并发症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09,4(4):109-110.
6 白遵光,王昭辉,王树声,等.预防双J管结石形成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104-105.
7 侯岩松,蒋振华,余增福,等.上尿路手术后双J管结石形成的腔镜处理.中国内镜杂志,2009,15(3):300-304.
8 el-Faqih SR,Shamsuddin AB,Chakrabarti A,et al.Polyurethane internal ureteral stents in treatment of stone patients:morbidity related to indwelling times.JUrol,1991,146(6):1487-1491.
9 张利朝,胡卫列,曹启友.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双J管滞留8例临床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81-883.
10 周青英,李 宏,黄达飞.双J管移位的分析和处理.中国内镜杂志,2005,1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