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比较

2012-12-31 13:30:22俞晓军姜正科郑武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肋间外伤性探查

俞晓军 姜正科 郑武俊 冯 侃 陆 勇

(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富阳 311400)

外伤性血气胸为胸部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传统开胸手术探查创伤较大,对患者预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8月~2011年8月56例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资料,21例采用VATS(VATS组,n=21),35例采用开胸手术(开胸组,n=35),并进行比较,探讨VATS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病例选择标准:①胸部外伤患者,经CT证实中等量或以上胸腔积液,伴或不伴气胸;或经穿刺引流1次排血量>1000 m l、连续观察每小时引流量>200 ml/h,持续3 h或以上;②血流动力学状态及生命体征平稳,或虽血压偏低但对晶体输液反应良好;③排除合并心脏大血管损伤出血者,合并腹部联合伤需要腹部手术探查者,休克患者经补液血压不能维持者。2008年11月以前19例均开胸手术,一般女性患者及日间急诊选择VATS,是否选择VATS视手术室器械条件而定。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年龄(岁)性别 部位 合并气胸 肺压缩程度 合并骨折男 女 左 右 单侧 双侧<30%30%~50%>50%四肢 肋骨 二者均有VATS组(n=21)35.9±3.3 14 7 12 9 15 3 6 7 5 1 17 3开胸组(n=35) 37.1±3.2 22 13 19 16 21 5 9 10 7 4 26 5 t(χ2)值 t=-1.343 χ2=0.083 χ2=0.043 χ2=1.067 χ2=1.027 χ2=0.729 P值0.185 0.773 0.835 0.587 0.795 0.694

1.2 方法

①VATS组: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患侧上臂悬吊,术中行单肺通气。于腋中线第6或7肋间做10 mm皮肤切口,置入专用10 mm trocar,作为胸腔镜观察孔;同时尽快吸净血凝块及积血,观察胸内损伤部位及出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开胸手术。分别于腋前线第3肋间和腋后线第5肋间做10 mm皮肤切口,作为操作孔,三孔成一倒置等边三角形。2个操作孔根据患者体形可做适当调整,可选择受伤部位附近,或直接选择皮肤创口作为操作孔。肋间血管或胸廓内动脉出血,可电凝止血或者直接缝扎止血,亦可用钛夹夹闭血管止血,有时贴近脊柱旁较多渗血,可用止血海绵给予肋间填塞压迫止血。肺叶裂伤可予prolene线缝合,肺叶裂伤深且贴近边缘,或有穿透性损伤,Endo-GIA切除严重损毁的肺组织。存在膈肌损伤或出血时,首现缝扎或钛夹夹闭控制出血,膈肌破裂时,应扩大膈肌裂口,注意是否存在腹腔脏器损伤。膈肌破口需用7号或10号线给予间断褥式缝合。心包有裂伤时,需要适当扩大心包裂口,查看心脏表面情况,同时给予开窗引流。术末温水冲洗胸腔,鼓肺检查是否漏气及出血。术毕于观察孔放置引流管。②开胸组: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标准后外侧或前外侧切口,第4或5肋间进胸,探查胸腔,清除凝血块和积血,处理原则同VATS组。术毕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采用0~10分疼痛数字量表评价)、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第1、3、5天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

2 结果

VATS组无死亡病例;开胸组1例血流动力学难以稳定最终致DIC,术后第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2周出现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开胸组术后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4例,切口感染1例,再次手术止血1例;VATS组术后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3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表2)。VAT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开胸组(P<0.05),见表2,表明 VATS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开胸手术者。2组CRP术后第1、3、5天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表明 VATS组患者的创伤程度要明显低于开胸组者。51例(VATS组18例,开胸组33例)随访3~30个月,(13.6±1.2)月,恢复良好。

表2 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s)

表2 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胸管引流量(ml)胸管引流时间(d)住院时间(d)术后疼痛评分(分)并发症VATS 组(n=21) 95±15 230±95 380±150 2.5±0.5 12.5±3.0 4.5±0.5 7开胸组(n=35) 133±25 426±150 510±213 4.5±1.0 16.5±5.5 7.5±0.5 13 t(χ2)值 t=-6.304 t=-5.366 t=-2.452 t=-8.526 t=-3.063 t=-21.737 χ2=0.083 P值0.000 0.000 0.017 0.000 0.003 0.000 0.773

表3 2组患者术后血清CRP浓度比较 mg/L

3 讨论

外伤性血气胸可由多种不同创伤引起,常与其他胸部损伤同时存在,多数是由于肋间血管和胸廓内动脉损伤、胸壁损伤、膈肌破裂、肺组织裂伤或心脏损伤所致,有些合并两处以上损伤,其中又以锐器伤致开放性血气胸为多见[1]。血胸的诊断一般较容易,创伤患者发现胸部叩诊浊音时,应高度怀疑血胸可能,在腋中线第6间做诊断性穿刺,抽出血液即可做出诊断。病人情况允许时行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进一步判断血胸或血气胸的严重程度。由于胸内出血具有2种特性:一是胸腔内在吸气时为负压,加之胸壁和肺的不断运动,出血不易停止且不易凝固;另一方面,肺部损伤出血,由于肺循环压力较低,出血量较体循环血管出血少。胸腔是封闭体腔,气胸或胸腔积血升高等原因造成胸内压增高时,不严重的出血又常可自行停止。因此,对外伤性血气胸的手术探查指征需要很好掌握。目前,多数认为下列情况需要手术探查:①血胸引流一次排出量>1000 ml;②连续引流量>200 ml/h,持续3 h或以上;③经过补液、输血血压仍持续下降或血红蛋白仍持续降低。

处理外伤性血气胸的传统方法是胸壁清创缝合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引流量和生命体征,有上述手术探查指征时行开胸探查。但传统情况下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被动盲目的等待观察会造成更多的失血,甚至延误手术时机,危机患者生命;另一方面,传统开胸手术因创伤较大,并发症多而严重,过度的强调开胸手术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创伤[2]。

VATS不切除或切断肋骨,胸廓完整性和呼吸肌不受破坏,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本研究2组术后CRP在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VATS组与开胸组相比,CRP明显降低(P<0.05)。CRP作为反应组织损伤严重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充分反映出VATS在微创上优越性。VATS在血气胸的诊治中,一方面可以尽快明确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及胸腔内出血、积血情况,争取抢救时间,另一面又可以进行积极胸内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手术。鉴于上述特点,我们认为VATS的适应证应该更加广泛,目前,很多学者提出下列适应证:①凝固性血胸及存在纤维分隔的胸腔包裹性积液;②胸部外伤伴血气胸引流一次排出量>800 ml,或连续引流量>150~200 ml/h,持续3 h或以上;③胸部外伤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伴持续血胸或血气胸(引流量>200 ml/h或持续大量漏气);④虽引流量不多,但怀疑心脏、大血管损伤,行胸腔内探查;⑤怀疑有膈肌破裂或胸内异物需要取出。

VATS的麻醉要求为双腔气管插管,体位与传统开胸手术基本无异,我们将患侧上肢悬吊于屏风架可以更好地暴露腋下,便于器械操作。操作孔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外伤部位和形状做适当调整,有时可将创口作为操作孔,原则是便于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创口。术中操作我们有以下体会:①快速清除胸腔内积血和凝血块,能第一时间了解胸腔内情况,做出快速判断[3]。若是心脏、大血管损伤及时开胸,减少失血量,提高抢救成功率。②胸廓内动脉或肋间血管出血属于体循环压力高,出血量一般较多,可先用内镜下钛夹于出血点两端钳夹,可以明显减少出血或者直接止血,使手术野更加清晰,便于进一步钳夹或缝扎,减轻术者压力。③肺叶裂伤出血或漏气可prolene线缝合,肺叶裂伤深且贴近边缘,或有穿透性损伤,可Endo-GIA切除严重损毁的肺组织。裂伤处位置较深或贴近重要部位时可予适当延长操作孔,直视下缝合[4,5]。④存在膈肌损伤或出血时,首现给予缝扎或钛夹夹闭控制出血,有贯通时,应扩大膈肌裂口,注意是否存在腹腔脏器损伤。膈肌破口需用7号或10号线给予间断褥式缝合。有心包损伤时,需要适当扩大心包裂口,查看心脏表面情况,同时给予开窗引流。⑤肋骨骨折端或贴近脊柱旁渗血较多时,可用骨腊或止血材料给予填塞,一般效果较好。⑥胸腔内的凝固血块或异物必须清除干净,减少胸腔内感染甚至脓胸发生机会[6]。

当然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休克,严重怀疑心脏大血管损伤或有明显心包填塞征象者,严重胸腹联合伤等多发伤[7],胸腔镜使用不熟练,麻醉双腔插管不熟练等情况下VATS仍不适用,需要立即开胸抢救,以免贻误时机。

1 Pons F,Lang Lazdunski L,de Kerangal X,et al.The role of videothoracoscopy in management of precordial thoracic penetrating injuries.Eur JCardiothorac Surg,2002,22(1):304-306.

2 Tovar JA.The lung and pediatric trauma.Sem Pediatr Surg,2008,17(1):998-1003.

3 MacLeod JB,Ustin JS,Kim JT,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traumatic hemothorax in a level I trauma center:Case for ear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ur JTrauma Emergency Surg,2010,36(3):240-246.

4 李 波,李 强,陈伦元,等.电视胸腔镜治疗进行性血胸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12,33(1):124-125.

5 Sihoe AD,Manlulu AV,Lee TW,et al.Pre-emptive local anesthesia for needlescopic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Eur JCardiothorac Surg,2007,31(1):103-108.

6 Tsunezuka Y,Oda M,Moriyama H,et al.Wound retraction system for lung resection by 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6,29(1):110-111.

7 林少霖,王 正,李 标,等.电视胸腔镜手术处理血胸的利弊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5):305-306.

猜你喜欢
肋间外伤性探查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河北地质(2021年1期)2021-07-21 08:16:06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橡胶树miRNA 探查
贵州科学(2016年5期)2016-11-29 01:25:31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14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