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鞍钢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升级转型的需要,对我们技校培养有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劳动力市场对产业升级,换代的需求,作为技术工人的素质要进一步的提升,而文化基础课也必须进一步探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的教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本人就技校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
1)由于近年来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用工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技术工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专和高中的普及,技校生源比较缺乏,新生的素质也不理想,特别是学生教学成绩两极分化比较大,而学生到校后普通对基础课不够重视,甚至认为上教学课是浪费时间,这给数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保证数字教学质量,在新学年开始时,必须认真研究九年义务教材及所任技校的教材制定出比较确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要突出数学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同时又要学习一定的数字知识而制定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
如在衔接方面,因目前在技工学校使用的数学课本,主要是中国劳动出版社的全面技工学校通用教材《数学》及全国技工学校电工类通用教材《教学》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数学》等教材,这些教材均是在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中学课本的基础上编写的,而现在技校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数学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由于该教材的内容与原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调整,如把原教材的“对数”这部分内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删掉,而统计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提高了……因此我们无论选用技校的那个教材,均要注意做好教材的衔接工作。
2)由于企业工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在校学生把很多精力放在获得“等级证书”上,因此对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而技校数学教学与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又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技校专业较多,教材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对数学的教学就不能仅仅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出发而制定教学目的要求,而要多了解专业课程的内容,并根据教学大纲和对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哪些是属于数学系统知识的,哪些内容与所学专业知识知道密切的,哪些不够密切的,哪些内容是重于培养能力的等而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以利提高教学质量。如:
(1)集合的基础知识、解三角形、简单的初等函数知识及解析几何的初步知识,复数的基本知识等均属于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必须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了解初等数学的系统知识。
但是,在讲授这些基础知识时,要掌握好教学的尺度,如复数的三角形式的计算,特别是复数的开方运算,集合的交运算、集合的并运算及有关证明等就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较为复杂的解折几何内容也可不必向学生介绍。
(2)在初等函数的教学方面,要注意五类初等函数知识的完整性。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内容是必须向学生讲授的,这是因为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然而,现技校生在初中里没有学习过对数的知识,这样在讲授对数函数之前,必须补充讲授对数的有关知识。本人认为所补充的知识侧重于对数的概念,对数的性质,对数的四个运算法则,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而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换底公式等进行一系列较复杂的对数运算、化简、证明、解对数议程等就没有必要向学生提出与普通高中一样的要求,这部分内容可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自学。
(3)要突出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特点。如空间图形部分知识对于纺织与服装专业、冷作专业等专业必须作为重点知识进行讲授。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特别是正余弦型函数与电有关的专业则属于重点内容,必须认真讲授。而对于象解三角形,解不等式,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等对冷作专业、电气焊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则是重点知识。象等比、等差数列、议程、矩阵、行列式等对于财会、统计等专业则要比较详细讲解……
同时,要注意数学教学为专业基础课服务,在制定教学进度时,不一定要按教材的顺序来制定教学进度,可作适当调整。如在制定有开设《制图》方面课程的教学班级的教学进度时,可把“空间图形”这部分内容提到函数前面进行讲授,这样使学生在有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制图知识就会比较轻松,同时也会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4)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再加上技校的特点,对所选用教材的内容不大有可能进行全面细讲,因此要在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与所学专业知识关系密切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对其余的知识则尽可能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同时,无论是对哪部分知识的传授,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的特点出发,不要提高要求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双证”的获得。
(5)本着技工学校的特点,“少而精”的原则,如在讲线的三种关系,直线与平面的关系,两个平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斜二测画法,三垂线定理,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画法及表面积、侧面积和体的证明等可不作要求。这是因为我们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计算问题。
3)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技改,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技校数学教学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特别是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如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视国能力、制图能力、运用公式能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利用计算器计算能力等的培养。这些能力的提高与否,关系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
(1)在解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即如何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解机械类通用教材《数学》课本等90页的例2时,应重点放在分析如何把“曲柄连杆机构”的问题转化成求三角形OPB的边角问题(可利用模型进行分析,画出图形),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有关的边角;而这些边、角的计算有条件的可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在多面体与旋转体这部分内容,我们技校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公式的能力上。即如何运用直棱柱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正棱锥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正棱台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相对而言,这些公式的推导,特别是较难的台有关公式的推导对我们技校学生的要求偏高,我们就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公式的推导。
(3)在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里的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参数方程与极坐标等这些内容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立体几何方面,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视图能力,要使学生能正确从立体图形中联想到实物的形状,同时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画出某一物体的几何图形的能力,特别是用斜二测画法作几何图形的能力。
总之,在当今的形势下,为培养高技能的技术人才、技校数学教学中,既要考虑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到学生所学的专业而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以确保数学教学为学习专业知识服务的特点,使数学教学起到文化基础课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