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风》中叠音词的价值*

2012-08-15 00:54张晓艳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国风形容样子

张晓艳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按其地域可以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指的是民歌,共有160篇,是从黄河流域的15个地方搜集来的,总称为十五国风。《国风》160篇中共有82篇运用了叠音词,占全篇的51.3%,本文就《国风》中的叠音词,从拟声形绘、人物形象刻画、抒发情感、音乐韵律等方面分析其价值,并且探讨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国风》中叠音词的形式

据粗略统计《国风》中的叠音词共有133个(不包括重复使用的)。其中拟声占有24个,形绘有81个,人物形象描写有28个。从叠音词的词义和单字字义的关系角度来看,可以将叠音词分为叠音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

叠音单纯词,即指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音节组成的,只有一个语素的叠音词。在《国风》中,大量的拟声词属于叠音单纯词,如“关关”、“薨薨”、“坎坎”、“将将”等描写鸟鸣虫声、流水车响、玉器碰撞声……

叠音合成词,即指由两个音义完全相同的单音语素合成,并具有两个语素的叠音词。这类叠音词在《国风》中占大多数。正如郭锡良所说:“从《诗经》的叠音词来看,拟声的叠音词一般都是单纯声音的重叠,而绘景的叠音词多与单音节语素的意义有关。”①这类词不像拟声词单纯地描摩自然声音,而是牵涉音、义、形三方面。

(一)同音叠加。

指单字与叠音词同义,单字义直接重叠构成叠音词词义,区别仅在于叠音词修饰程度比单字深。如《周南·桃夭》中的“灼灼”,描绘事物明亮鲜明的状态。《说文·火部》:“灼,灸也。”含明亮义,所以《玉篇·火部》释灼为“明也”,重叠后更加深形容的程度。再如《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皓皓。”《小尔雅·广沽》:“皓,白也”。直到现在我们还说“皓月当空”、“明眸皓齿”等等,叠音词“皓皓”的词义来源于构词单字“皓”。这些词的词义等同于构词单字的字义,但因形的重叠而使叠音词的修饰程度加深。

(二)引申叠加。

即叠音词词义的来源有两方面,一为单字义的引申,另一方面来源于构词单字的字形。《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说文·瞿部》:“瞿,鹰隼之视也。”而叠加后的“瞿瞿”为惊顾失色的神态,是动词“瞿”重叠成状态形容词意义的引申。《邶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功。”“夭夭”释为“树枝倾屈之状,借喻其母受委屈。”《说文》“夭,屈也,从大,象形。”本义为人两手摇摆行走形,而在此借“夭”古字形的弯曲状,借喻母亲受委屈。“夭夭”词义来源于“夭”的词形。

这类叠音词词义直接来源于单字,或是单字字义直接重叠,或为引申,或为其他,目的在于由形的重叠以延伸意义,加强修饰程度。

二、《国风》中叠音词的艺术功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一段文字,把叠音词表现事物情貌方面的作用鲜明地概括出来了。如“喈喈”、“喓喓”写鸟虫的声音,模仿自然之声;“灼灼”、“依依”、“杲杲”、“漉漉”等都描写事物形态等。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叠音词的全貌,下面我们从功能的不同来分析《国风》中叠音词的价值。

(一)拟声。

“在语言之初,人们就有意识模仿自然声音创造语言。到《诗经》时代,模拟声音的思维与技巧更成熟。”②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就是模仿雎鸠的叫声。《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中“喈喈”描摩圆润、婉转、和谐、好听的鸟鸣声;《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中“胶胶”模仿鸡啼声;《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中“交交”指黄鸟的鸣声。以上这些是对鸟鸣的模仿。《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螽斯羽,薨薨兮!”“诜诜”、“薨薨”形容螽斯群聚飞翔时的声音;《召南·草虫》:“喓喓草虫”中“喓喓”描写草虫鸣声。这些是对虫声的描写。《唐风·鸨羽》“肃肃鸨羽”中“肃肃”是鸟摇动翅膀的声音;《邶风·匏有苦叶》“雝雝”形容雁声和顺;《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中“坎坎”形容伐木声;《周南·兔罝》“椓之丁丁”中“丁丁”是敲打木桩的声音;《王风·大车》“大车槛槛”中“槛槛”、“大车哼哼”中“哼哼”、《秦风·车辚》“有车辚辚”中“辚辚”等都是形容车行声;《卫国·硕人》“北流活活”中“活活”形容水流声;“施罛濊濊”中“濊濊”指撒网入水声;“鳣鲔发发”中“发发”是鱼尾动的声音;《郑风·有女同车》“佩玉将将”中“将将”同“锵锵”,形容玉器撞击声;《齐风·卢令》“卢令令”中“令令”指铃铛声;《齐风·载驱》“载驱薄薄”中“薄薄”形容车轮滚滚的响声;《豳风·七月》“二之月凿冰冲冲”中“冲冲”形容敲冰块的声音。凡是古人能接触到的声音都用文字记录下来了。诗中多用叠音词来摹拟自然声响,因为自然声响都是连续的,有一定时间上的延续,反映在语言上就用双音节表示声音的连续,这是单音节词所无法胜任的。

(二)绘形。

《国风》运用了叠音词对事物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描写,观察细致,用词准确,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使后人赞叹不已。

1.对风云雾雨等自然现象的描绘。《邶风·终风》有“曀曀其阴,虺虺其雷。”“曀曀”形容天色黑暗,“虺虺”形容隐隐的雷声。《邶风·谷风》有“习习谷风,以风以雨。”“习习”形容和煦的风。《郑风·风雨》有“风雨凄凄”、“风雨潇潇”,“凄凄”形容寒冷,“潇潇”形容剧烈的风雨声。《郑风·野有蔓草》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瀼瀼”形容露水多的样子。《陈风·东门之杨》有“明星煌煌”、“明星晢晢”,“煌煌”“晢晢”均形容明亮的星星。《卫风·伯兮》有“杲杲日出”,“杲杲”形容日出光芒四射的样子。

2.对花草树木的描给。《周南·葛覃》有“维叶萋萋”、“维叶莫莫”,“萋萋”、“莫莫”都是对葛覃的繁茂、新鲜的描写;《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夭夭”、“蓁蓁”形容桃树、桃叶之茂盛状,“灼灼”描摹桃花鲜艳;《鄘风·载驰》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形容麦苗茂盛状;《卫风·淇奥》有“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猗猗”形容修竹柔美的样子;“青青”是从色彩上描写绿竹青翠鲜艳;《卫风·竹竿》有“藋藋竹竿”,“藋藋”形容竹竿又长又尖的样子;《王风·黍离》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离离”形容黍一行行的样子;《王风·葛藟》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绵绵”形容葛藟长而不断的样子;《齐风·甫田》有“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维莠桀桀”,“骄骄”、“桀桀”形容莠杂乱茂盛的样子;《魏风·葛屦》有“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纠纠”形容葛屦层层缠结绑扎的样子;《唐风·杕杜》有“有杕之杜,其叶湑湑”、“有杕之杜,其叶箐箐”,“湑湑”、“箐箐”都形容树叶茂盛的样子;《秦风·蒹葭》有“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苍苍”、、“凄凄”、“采采”均形容蒹葭茂盛的样子;《陈风·东门之杨》有“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东门之杨,其叶肺肺”,“牂牂”、“肺肺”形容杨树之叶苍郁茂盛之状;《卫风·硕人》有“葭菼揭揭”,“揭揭”形容葭菼长势旺;《邶风·凯风》有“棘心夭夭”,“夭夭”形容树木嫩壮的样子;《周南·汉广》有“翘翘错薪”,“翘翘”是高高的样子。

3.对鸟兽虫鱼等动物的描写。《周南·螽斯》有“螽斯羽,诜诜兮”、“尔宜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诜诜”形容螽斯众多群集的样子,“振振”形容繁盛振奋的样子,“绳绳”形容多而谨慎的样子,“揖揖”形容群聚,“蜇蜇”形容和集安静的样子;《王风·兔爰》有“有兔爰爰”,“爰爰”形容狡兔逍遥自在的样子;《郑风·清人》有“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清人在消,驷介麃麃”、“清人在轴,驷介陶陶”,“旁旁”形容马强壮的样子,“麃麃”形容马威武之状,“陶陶”形容马乐而自适的样子;与马有关的如《齐风·载驱》有“四骊济济,垂辔沵沵”,“济济”形容马肥壮的样子,“沵沵”形容缰绳柔软飘扬的样子;《豳风·鸱鸮》有“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予维音哓哓”,“谯谯”、“翛翛”形容猫头鹰的羽毛稀疏、凋零的样子,“翘翘”形容猫头鹰居高而不安稳的样子,“哓哓”形容其惊叫声;《召南·草虫》有“趯趯阜螽”,“趯趯”形容小蝗虫跳跃的样子;《齐风·敝笱》有“其鱼唯唯”,“唯唯”形容鱼游自由不羁;《齐风·南山》有“雄狐绥绥”,“绥绥”形容狐缓行的样子;《卫风,·硕人》有“朱幩镳镳”,“镳镳”形容马的装饰花样多而美,《鄘风·干旄》有“孑孑干旄”,“孑孑”形容干旄独立的样子;《邶风·雄雉》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泄泄”形容翩翩展翅或缓缓飞行;《邶风·燕燕》有“燕燕于飞”,“燕燕”形容燕子双双飞;《鄘风·鹑之奔奔》有“鹑之奔奔,鹊之疆疆”,“奔奔”形容鹑一雌一雄成对之后两不离,“疆疆”形容鹊成对飞行的样子。

4.对高山流水的描写。《邶风·新台》有“新台有泚,河水弥弥”、“新台有洒,河水浼浼”,“弥弥”“浼浼”形容水深满的样子;《卫风·硕人》有“河水洋洋”、“洋洋”形容水盛大的样子;《齐风·载驱》有“汶水汤汤”、“汶水滔滔”,“汤汤”、“滔滔”形容水势大;《卫风·竹竿》有“淇水滺滺”,“滺滺”形容水流的样子;《邶风·谷风》有“湜湜其沚”,“湜湜”形容水清澈见底;还有对石的描写,如《唐风·扬之水》有“白石凿凿”、“白石皓皓”、“白石粼粼”,“凿凿”形容石鲜明貌,“皓皓”形容石之洁白;“粼粼”形容清澈透明。

(三)对人物肖像、服饰、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

1.对人物肖像、服饰等描写。如《邶风·简兮》有“硕人俣俣”,“俣俣”形容舞女高大而美丽;《卫风·硕人》有“硕人敖敖”、“庶姜孽孽”,“敖敖”、“孽孽”形容女子高大美丽的样子。与人物外形有关的还有对人物服饰的描写,如《召南·采蘩》有“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僮僮”形容服饰精美、光亮;“被之祁祁”,“祁祁”形容服饰色彩花样多;《曹风·蜉蝣》有“衣裳楚楚”、“采采衣服”,“楚楚”、“采采”形容衣服鲜亮有光泽的样子。

2.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周南·卷耳》有“采采卷耳”,“采采”指采了又采,《周南·兔罝》有“赳赳武夫”,“赳赳”形容猎人勇敢、英武的姿态;《周南·麟之趾》有“振振公子”,“振振”形容仁厚的样子;《召南·野有死麇》有“舒而脱脱兮”,“脱脱”形容人轻轻地行走;《王风·黍离》有“行迈靡靡”,“靡靡”形容步行缓慢而颓废;《王风·君子阳阳》有“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阳阳”为快乐得意的样子,“陶陶”为和乐舒畅的样子;《魏风·十亩之间》有“桑者闲闲兮”、“桑者泄泄兮”,“闲闲”、“泄泄”形容采桑者宽闲、舒缓的样子;《唐风·杕杜》有“独行踽踽”、“独行睘睘”,“踽踽”、“睘睘”都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唐风·羔裘》有“自我人居居”、“自我人究究”,“居居”、“究究”形容人骄傲不近人情;《豳风·狼跋》中有“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几几”形容举步安详、从容不迫的样子;《卫风·氓》有“氓之蚩蚩”,“蚩蚩”为笑嘻嘻的样子;“泣涕涟涟”,“涟涟”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信誓旦旦”,“旦旦”为诚恳的样子;“言笑晏晏”中“晏晏”形容和悦温柔的样子;《邶风·谷风》有“行道迟迟”,“迟迟”状缓慢地行走;《鄘风·君子偕老》有“委委佗佗”形容步行庄重美丽、举止自得的样子;《魏风·葛屦》有“掺掺女手”,“掺掺”形容女子手的柔弱纤细;《桧风·素冠》有“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栾栾”肌的肉枯瘦的样子,“慱慱”忧愁劳苦的样子;《魏风·葛屦》有“好人提提”,“提提”为安详的样子;《邶风·匏有苦叶》有“招招舟子”,“招招”指摆手相招。

3.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邶风·北门》有“出自北门,忧心殷殷”,“殷殷”形容忧愁沉重的样子;《秦风·晨风》有“未见君子,忧心钦钦”,“钦钦”是忧愁的样子;《秦风·渭阳》有“我送舅氏,悠悠我思”,“悠悠”形容长久的思念;《邶风·二子乘舟》有“愿言思之,中心养养”,“养养”形容心中忧愁不定;《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忧心悄悄”,“耿耿”形容有心事,心里不安,“悄悄”形容忧愁的样子;《召南·草虫》有“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忡忡”心神不安的样子,“惙惙”形容心慌气短的样子;《齐风·甫田》有“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劳心怛怛”,“忉忉”、“怛怛”形容心里忧愁的样子;《秦风·黄鸟》有“惴惴其栗”,“惴惴”形容害怕的样子。

《国风》中大量叠音词对人物外貌、肖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静动态描摹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富有表现力。

(四)《国风》中运用叠音词,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感情

在《国风》中,作者运用叠音词描摹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他们的自我主观感情自然地表露出来。

如《王风·黍离》中“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首诗通过描写周朝国都断壁残垣禾黍丛生的荒凉落寞的景象,感叹周王室的崩溃衰落,心中充满了悲怜之情。诗中只用一个叠音词“靡靡”来描写主人公当时的迟缓犹豫和不忍离去之情,这其中包含着对周朝往昔繁荣景象的追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担忧。面对此情此景,作者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呐喊。这里人物的心理状态借助于描写动作神态的叠音词“靡靡”、“摇摇”将作者的“黍离之悲”抒发得淋漓尽致。

再如《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又说“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耿耿长夜,两眼炯炯,才下心头,又上眉梢,愁思像毒蛇一样缠绕着、吞噬着她的心。忧郁的心焦灼不安,得罪小人,自己遭罪,受侮不少。一个“耿耿”,一个“悄悄”清晰地描摩出此妇人由于丈夫对自己的冷落而心中焦灼不安以及受众人侮辱而忧愁的心态,多么无奈,多么惶恐,尽在这两个叠音词中。

运用叠音词构成比兴,抒发情感,是《国风》又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苍苍”起兴,描绘出清秋时节萧瑟苍茫的景象,衬托主人公追求意大人而不见的空虚和惆怅,言有尽而意无穷。《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人借以桃树桃花的描写起兴,表达了对出嫁女子的赞美之情。《邶风·燕燕》以“燕燕于飞”起兴,表达了以燕子双飞比喻妹妹婚姻美满,燕子有雌雄相从、双飞双栖之习,以双燕喻夫妇,还有以燕之双飞反衬人之孤独。燕子尚且能相伴相随、相呼相应,诗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远去,孤零零独自伤心!

(五)《国风》中叠音词所体现的音乐韵律美。

《诗经》时代,诗与音乐、舞蹈,最初是三位一体的,以后才逐渐发生了分化。叠音词在《国风》中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诗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对诗的音乐韵律美产生了影响。由于叠音词是两个相同音节的重叠,它的语音效果比较特殊,容易给读者带来听觉上的想象,给人的审美心理造成某种期待,拟声词的大量运用,如“关关”、“丁丁”、“坎坎”“将将”等都是对音响的模仿,即增加了语言的感情色彩,也为诗歌的音乐性增添了力度。

还有如《豳风· 鸱鹗》有“予羽谯谯,予尾修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诗人在运用叠音词时,“谯谯”、“翘翘”押宵韵,“修修”押幽韵,宵幽合韵;《豳风·七月》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中“冲”押冬韵,“阴”押侵韵,冬侵合韵,音韵的和顺,必然会使诗在歌唱起来更为悦耳动听。叠音词本身就是把同一字双用,在歌唱中就更显得迂徐委婉,余音绕梁。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听到《国风》中的原乐原歌,但是我们从现代歌曲中叠音词的歌唱效果,也能体会到它在《国风》中的效果,其节奏感和韵律感无疑为《诗经》的音乐美平添了几分魅力。

三、《国风》中叠音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叠音词在《国风》中拟声形绘、写人状物、抒发情感及音乐美上恰当地使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叠音词这种艺术手法随着《诗经》的流行被后世广泛吸收,使后世文人墨客创造出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优秀篇章。

《国风》中叠音词对汉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古诗十九首》的影响。如《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诗人用“青青”状草的颜色,“郁郁”形容柳的生态,既是写景,也是起兴;接着写到少妇,用“盈盈”形容少妇体态轻盈丰满,“皎皎”本义是月光洁白,这里形容少妇风采艳丽,容光焕发,肤色白皙,如同一轮明月出现在楼头,表现了少妇动人的魅力和诗人的感受。“娥娥”指少妇的装饰美,“纤纤”形容手指修长之美。各组叠音词形容的对象不一样,表现的性状也不一样,彼此之间又处于和谐的关系之中。“草的‘青青’和柳的‘郁郁’是自然景色的配合;柳的‘郁郁’和楼上女的‘盈盈’是意态和人的丰姿的配合,‘皎皎’是少妇的青春光彩,下面的‘娥娥’、‘纤纤’就是在这光彩照耀下显现出来的”(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这样彼此配合,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春光烂漫的生活图画,就收到了重复不厌,繁赜不乱,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用叠音词来描绘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景象。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其中“暧暧”、“依依”描绘了一幅淡墨画,我们似乎看见诗人久久凝望的神情,并感受到他对缓缓上升飘舞的炊烟的亲切之情。让我们感到那种恬美、宁静、亲切的情调,这也体现了陶诗的淳朴自然之美。

宋词对《国风》叠音词的艺术功能的继承和发扬也非常明显,以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其《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者在词的开头大胆地将这14个叠音词巧妙地运用,描绘出一幅残秋的景色图,衬托出作者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哀愁。不仅加强了情感的渲染,也使得一个凄婉的女主人公形象更为鲜明。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其中“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脉脉”等等叠音词的运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幅美丽如画的月色荷塘,还有跳动着音乐的叮咚声给我们以听觉的美感,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叠音词在《国风》中拟声形绘、写人状物、抒发情感及音乐美等方面的巧妙运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国风》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一直到现代诗歌、散文,都一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将对今后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郭锡良:《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41页.

②杜鹃,张晓清:《浅论诗经中的叠音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邓荃.《诗经·国风》译注[M].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6.

[3]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石文英.汉诗赏析集[M].重庆:巴蜀书社,1988.

[6]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吴晓峰.叠字与叠音词[J].长春师院学报,1995,(2).

[8]杜鹃,张晓清.浅论诗经中的叠音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6).

[9]王冀.《诗经·国风》中叠音词浅析[J].修辞学习,2002,(3).

[10]张富翠,余庆.叠词在《诗经》中的艺术功用[J].西昌学院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国风形容样子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寻找“国风少年”
你会形容吗
别无长物
一干二净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最想要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