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署峰
(农垦总局第一职工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体会
唐署峰
(农垦总局第一职工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罗派卡因
妊娠妇女较易合并心脏病,糖尿病或并发病理性妊娠,对麻醉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提高手术效果,保证母婴安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产科麻醉重点。本文通过小剂量罗派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从麻醉效果、术中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对胎儿影响以及麻醉后并发症,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临床资料 剖宫产产妇158例,年龄20~38岁,其中胎膜早破26例,臀位38例,前置胎盘12例,头盆不称74例,妊高症8例。
患者入手术室静卧面罩持续吸氧(2L/min)5min,接多功能检测仪无创持续监测血压、心率(HR)、体温、尿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态心电。开放上肢静脉,输复方氯化钠溶液300~500ml。患者侧卧位,穿刺点为L3~4间隙,用腰硬联合麻醉包行硬膜外穿刺,当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取1根略长于硬膜外穿刺针的腰麻(26G)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前推进,直到出现典型刺破硬膜外的落空感,取出腰麻针的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后,从腰麻针注入罗派卡因1.5ml加25%葡萄糖0.5ml。退出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头侧留置硬膜外导管3~5cm。每2min用针刺法测定1次感觉阻滞平面,可用手术台控制麻醉平面,麻醉平面控制T8以下,2~5min间隔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变化。血压低于90/60mmHg或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心率低于60次/min,可经静脉注射小剂量麻黄素及阿托品处理。
结 果 大部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少数出现轻微血压下降,但一般在20%以内,适当加快输液及给予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必要时给予麻黄素5~10mg即可纠正。剖宫产手术一般都在1h内完成,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肌肉松弛、手术无痛,无明显并发症,少数时间较长可行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2%利多卡因)。术后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2d随访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麻醉并发症。
讨 论 剖宫产的优点是不必经历分娩阵痛、产道不会裂伤、没有难产的忧虑;缺点是可能会有大出血,羊水栓塞及麻醉的危险,造成生命危险或术后伤口感染化脓等。我们对全麻,硬膜外麻醉(EA) 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而对麻醉要求较高,术中需要保证血液动力学平稳,原则上应尽量简单以减少麻醉对病人的生理干扰,但又需要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过度应激反应,维护麻醉期间生理状态,包括机体氧的供需平衡,液体平衡和血液动力学稳定等。过去一般认为腰麻对循环功能干扰相对较大,剖宫产手术中要慎用。但从我们的体会和近年一些文献报道来看,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有许多独到的优点。笔者临床观察发现,经过预处理所有使用罗派卡因CSEA患者给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均<20%,而且仅有7例发生轻度呼吸抑制现象。综合分析,CSEA只需少量的局麻药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潜伏期短,阻滞完善。可控性好,平面易控制节段可控性强,可根据手术时间任意延长麻醉时间。且对循环呼吸干扰较小,行术后PCEA镇痛可减轻痉挛,并解除切口疼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避免因疼痛刺激加重患者的心血管合并症,由于腰麻穿刺针细(26G)前端为笔式,对硬脊膜损伤小,头痛大大减少[1]。同气管插管全麻相比,由于全麻将麻醉药物由静脉注入,所以,这些药物可经由胎盘血流进入胎儿体内,即产妇睡着的同时,胎儿也被麻醉了。CSEA应注意以下几点:⑴由于腰麻针刺破硬膜,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的可能性增大,要防止全脊髓麻醉。⑵孕妇心肺功能较差,麻醉前宜小剂量扩容。⑶孕妇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产生影响对麻药敏感,注药速度宜慢,用药量宜少,使用重比重药液,平面容易通过重力调整。⑷控制注药速度及时调整体位将平面控制在T8以下[1]。
罗派卡因CSEA,对孕妇患者呼吸循环系统抑制作用轻微,在孕妇患者麻醉中具有成功率高,麻醉平面显效快,效果确切,镇痛完善,肌肉松弛好[1],对孕妇及胎儿影响小,小剂量药即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硬膜外置管需要可维持长时间麻醉和术后镇痛,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虽然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但通过积极补液和控制平面以及血管活性药物适当应用。
[1]庄心良,曾因民,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4.
R614.4+2
B
1006-4141(2012)04-0415-02
2012-03-07
唐署峰(1971~)男,2008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主治医师,从事麻醉专业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