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二、三”

2012-08-15 00:42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450001
名作欣赏 2012年5期
关键词:暗线大叔母亲

⊙温 敏[郑州大学文学院, 郑州 450001]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和史学篇目,也是《古文观止》的开篇。该篇之所以为人们广为传诵,不仅因其深刻的政治性、思想性,还因其高超的艺术性,其中的伦理观更是促人深思。简短的篇幅中,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历史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而且还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生动地勾勒了母子、兄弟、君臣三种关系,使得文章脉络分明、跌宕起伏、层次清晰、引人入胜。时贤对这篇文章亦多有赏析,无疑,作为国君、兄长、儿子的郑庄公,是讨论的焦点。本文另辟蹊径,从“一个故事”、“两条线索”、“三种关系”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名作,并且力图对处于矛盾漩涡中的郑庄公给予真实的评价,以期在领略文章艺术美的同时还原人物的历史真实感,领略文学的人情人性。

一、一个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今河南境内。公元前722年前后,即“隐公元年”,当时郑国(今河南新郑等地)还处在武公统治时期。武公娶申国(今河南南阳等地)国君的女儿为妻,后人称为“武姜”。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 ’,逆,倒着。”“寤生,胎儿脚先出来,等于说难产。”①所以,姜氏不喜欢这个让她受到惊吓的儿子,“遂恶之”,并名之“寤生”,可见厌恶之极。相比之下,“爱共叔段”。爱到何种程度?不顾“立嫡以长”的礼制,“亟请于武公,欲立之”,当然“公弗许”,其一不合礼制,其二前车之鉴太多。庄公即位后,武姜又为段请制(又名虎牢,今河南巩县东)不得,又请另一要地京(今河南荥阳东南)。

段有母亲的仗势而野心勃勃,在拥有富庶的“京”地后,大肆加高城墙。在古代,国君之都和诸侯之城建制有严格规定:“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段“不度”的做法,招来大臣祭仲的不满。但段仗着母亲的庇护,得寸进尺,“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面对哥哥的隐忍、退让,“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一番试探性的行动之后,段的篡位野心暴露,并付诸行动。“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段做好了一切偷袭前的准备:修理城墙、聚集粮草、制造兵甲、召集人马;母亲姜氏做内应,“夫人将启之”。其实庄公并没有掉以轻心,“公闻其期,曰:‘可矣!’”于是“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春秋时都是车战,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甲士600人,步卒14400人。”②如此算来,二百乘,共15000人,200辆战车,春秋初期,以如此规模的兵力平定内乱已是相当可观。“叔段如二君,当至少亦有兵车二百乘”③,可见,庄公不打则已,一打就是毁灭性的攻击。“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今河南鄢陵)。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今河南辉县)。”

这个故事情节完整:

起因:因为难产和顺产,使得母亲对两个儿子产生偏心,埋下兄弟相争的祸根。

经过:母亲自私偏执,其好恶造成兄弟矛盾,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小儿子段仰仗母亲的支持,频频僭越礼制,伺机篡夺王位。大儿子庄公隐忍再三,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高潮:段“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结局:“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颍”。

二、两条线索

《郑伯克段于鄢》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来建构全文,构思精巧。明线:庄公与段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其中有正面的兄弟交锋,也有侧面的祭仲、子封劝谏;暗线:母亲姜氏的活动。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得整篇文章脉络分明。

(一)明线

文章以庄公与段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明线:

1.矛盾缘起

兄弟交恶的源头是母亲姜氏的偏心。姜氏不顾古制,想废长立幼,“公弗许”。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郑武公娶于申在其十年,生庄公在十四年(公元前757年),生共叔段在十七年(公元前754年),庄公即位在鲁惠公二十六年(公元前743年),而共叔段在庄公即位之初即被封于京,至故事发生(隐公元年公元前722)也已二十二年了。④段被封京地,年仅十一岁,可以说母亲姜氏是他政治和道德的引领人,是姜氏的溺爱亲自将其送上了一条不归路。姜氏的感情倾斜,甚而替弟弟谋求王位,这无疑是造成兄弟嫌隙的开端。段没能继承王位,姜氏干政,请“制”、请“京”。制地是郑与周王朝的交通要塞,庄公以“严邑”的险要婉言拒绝,并“佗邑唯命”,姜氏“请京”。《史记·郑世家》:“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⑤可见富庶的“京”可谓是郑国的首善之区。

2.矛盾发展

(1)段不守先王之制,都城过百雉

段仰仗母亲支持,居京后,僭越礼制,大肆加固加高城墙,可谓是对国君也是兄长的公然叫板和挑衅。大臣祭仲看出了问题的苗头所在,劝谏庄公,“祭仲曰:‘……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请庄公早点制止,不然段若进一步肆虐,将来就无法控制了,“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而庄公冷静沉着,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西鄙北鄙”是国境西边和北边的城邑。“贰”,“两属,属二主。贰于己,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⑥段的这种做法明显是与王庭对抗,大臣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句“欲与大叔,臣请事之”的激将道出事态的严重,有失国的危险!面对庄公的“子姑待之”,被狂妄占据头脑的段,背礼而行,恣意妄为,竟然把国境上的西鄙和北鄙“贰于己”,对此,公曰:“无庸,将自及。”

(3)段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面对庄公的退让,段离经叛道的行为仍在上演,矛盾不断加剧。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急谏:“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 ,厚将崩。”意思是说,越是这种不道义的行为,老百姓就越不亲近他。“厚将崩”,也即必自毙。

(4)段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段不断积蓄力量,从京、西鄙北鄙到廪延,发展的中心在郑国的西部、北部地区,已占领半壁江山,随着其力量壮大意欲与郑抗衡;从地理分布来看,段不仅扩大地理区域,而且为与北方诸国的交好做好战略、政治准备。如廪延(今延津县北),是与卫国的通道。事实上,大叔战败后的逃跑方向可以印证:“大叔出奔共”,其子“公孙滑出奔卫”。

一系列的准备后,有恃无恐的段修制武器,积聚兵马,密谋与母亲姜氏里应外合,偷袭庄公,兄弟二人的矛盾到此达到顶峰:作为弟弟,觊觎王位,准备偷袭。

3.矛盾高潮

在段积聚力量的漫长二十二年里,庄公始终以守为攻,段的偷袭,使庄公自觉仁至义尽,时机成熟,“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师出有名,兄弟二人急剧的矛盾冲突只有通过战争解决。整个战争的描写极为简洁:“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4.矛盾结局

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反叛的京城百姓,对段来说,失败是注定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对母亲的处置是“遂置姜氏于城颍”,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上文可见,文章明线清晰,然而整篇文章自始至终有一条暗线贯穿其中,可以说没有暗线的推波助澜,就没有明线的发展。暗线的设置是作者高超艺术性的突出表现,具体分析如下:

(二)暗线

1.姜氏的偏心是故事发展的祸根

作为母亲,对孩子们应该公平,不能有偏心。而姜氏犯此大忌,违背礼制,才亲手埋下庄公和段兄弟相仇的种子。有其母必有其子,庄公即位,段只有十一岁,可以说,若没有母亲的偏心,就没有这起历史事件的发生。

2.姜氏的无厌是故事发展的导火索

姜氏的偏心不可理喻,为了私爱竟然违背“立嫡以长”的古制,极力请求丈夫立小儿子段。即使在庄公即位之后,母亲还一直最大限度地为段谋求利益。母亲的纵容更助长了段篡位的气焰。他一系列的所作所为严重违背了礼制和法律:“都城过百雉”、“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很明显,段的行径是试探性的,在察得母亲和兄长没有强烈反应的情况下而愈演愈烈。

3.姜氏的里应外合推动故事发展至高潮

大叔在做好袭郑的准备后,与姜氏的里应外合最终把情节推至高潮,“夫人将启之”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庄公隐忍再三,而姜氏、大叔的无“礼”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最终战争一触即发。

为了清楚地看出明线和暗线在文中的发展趋势,我们以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

明线:庄公否“制”封“京”→段不度,屡次僭越→庄段战争

暗线:母亲偏心→母亲纵容→母亲配合

从上图可以看出:明线的发展都是在暗线的推动下进行,暗线的推波助澜是作者高超艺术性的体现。

三、三种关系

《郑伯克段于鄢》中围绕一个故事,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了三种关系: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君臣关系。这三种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就是在这三种复杂的关系中,人物性格鲜明可见。

(一)母子关系

以往的传统研究中,庄公一直被视为阴险狡诈、虚伪毒辣的小人形象,是“逐弟放母”的元凶。事实上,造成同室操戈、兄弟相仇的悲剧根源在母亲武姜,而不应一味地谴责庄公。

母亲对孩子不仅要养,而且要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的健全品格也是母亲对子女教养的重要责任。公平是孩子对母亲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然而姜氏对其二子的喜恶标准偏执得令人难以置信,“寤生,遂恶之”,“段生易,遂爱之”⑦,虽然贵为王室,但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其乐融融只是一种理想。

一个偏心、昏聩、随心所欲的母亲姜氏,对儿子不同的教养,产生了不同的结局。长子庄公因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却遭到母亲厌恶,这是何等的不公正,我们可以想见庄公曾度过一个怎样的童年!即位后的二十二年中,对手竟是自己的亲母胞弟。在争斗中生活,最终遭到亲人的密谋合攻,这种煎熬造就了他坚毅、智慧、隐忍的品格,但如果说他是成功的,却并不幸福,一定有他贵为国君的脆弱,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其最后对母亲的处置,可谓爱之深恨之切,与其说是痛恨,不如说是委屈怨恨,是一种爱恨交织的纠结,最后“隧而相见”,“母子如初”,其乐融融,可能是史学家的愿望,但也确是庄公一生童年母爱缺失下对母爱的追求情结。

舐犊之爱,人之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姜氏对段的私爱可谓奋不顾身,这种无原则的爱最终却成了伤害。可以说,作为姜氏的两个儿子各有各的不幸。《颜氏家训》有言:“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母亲的娇宠使他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愚笨、自不量力、贪婪的“段”出奔“共”地是故事的结局,可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无独有偶,和姜氏这个偏爱的母亲一样,卫庄公是一个溺爱儿子州吁的父亲,石 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并说:“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意为如若不能确定王位,宠禄简直就是走向深渊灾难的阶梯。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郑共叔段曾与卫国的州吁结为好友,州吁袭杀其兄卫桓公后,自立国君,但最终众叛亲离。

(二)兄弟关系

庄公和共叔段之间的兄弟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想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庄公对段是不是蓄意手足相残?是欲擒故纵、“欲取之,必先予之”,还是当时的情境不能及时制止?我们认为母亲的偏执不慈、弟弟的贪婪不敬,使庄公不具备劝解的环境;何况争夺王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母亲和段的立场是不会轻易放弃和改变的。而庄公的隐忍和相时而动也不是所谓的“庄公匿其机而使之狎,纵其欲而使之放……甲兵之强,卒乘之富,庄公之钩饵也。百雉之城,两鄙之地,庄公之陷阱也”⑧。

2.是不是置之死地而后快?共叔段为什么可以出奔?看段的逃亡路线令人深思:段被封京地,京叛大叔段,段没有向北逃窜,而是向南逃入“支持他的鄢邑,新郑正在其中途,欲中途拦截并不困难”⑨,后出奔共。从“鄢”到“共”,路途甚远,均为郑地,“庄公捉之甚易”⑩,而且后来在鲁隐公十一年,即事件过去了十年之后,郑庄公心存歉疚:“寡人有弟,不能和谐,而使糊口于四方。”⑪可见庄公并不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并未加害于段,兄弟之谊并未完全泯灭。

(三)君臣关系

君臣关系是指庄公与祭仲、子封等大臣之间,京和共叔段之间的关系。祭仲和公子吕都忠于君主,看到段的不轨行为后,都及时劝说庄公。祭仲讲制说理,老成持重;子封慷慨陈词,率直激将,这些大臣对郑国是忠心耿耿。相比之下,“京叛段”可谓极大的讽刺。由此可以看出:对庄公而言,有这样的生母、胞弟,这种畸形的亲情是他不能选择的悲哀;而有这样的大臣,则是一种幸运,一种补偿。

庄公的国君、儿子、兄长的多重角色使之陷入矛盾漩涡,从庄公即位到兄弟之间兵戎相见这漫长的二十二年中,面对生母、胞弟的这种合击,他的精神力量何在?一是对全局的控制力;二是对礼的自信心。面对母亲、弟弟的无礼,他显示出了国君的智慧与谋略。

1.制与京

面对母亲的“请制”,庄公头脑清醒,因为“制”是与周王朝的通道,与秦、晋贸易往来的枢纽,易守难攻,战略意义重大,遂拒绝后将富庶的京地封段。封京、叔段无礼,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大臣的提醒,庄公举重若轻,大智若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始终成竹在胸,显示了对全局的控制力。

2.最后一战

当母亲和弟弟的里应外合威胁到国家安全时,和前文中卫国软弱的卫桓公不同,庄公以国君的魄力在克制隐忍后相时而动,避免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纵观故事始终,“姜氏欲之,焉辟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到“无庸,将自及”,再到“不义不 ,厚将崩”,最后“可矣”。庄公的语意由浅入深,对“礼”、对是非正义的信仰是庄公重要的精神力量。而且其行为一直在“礼”的观照下把握一种分寸感:母亲为弟弟请“制”,以“严邑”婉拒,并“佗邑唯命”,封段于京;“夫人将启之”,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放逐母亲是一种心理释放,最后“隧而相见”是一种心理补偿;对弟弟,讨伐,但未杀,并留下段的公子滑这一血脉,这都是庄公在进与退的矛盾中寻求平衡,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郑伯克段于鄢》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就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性: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了三种关系,叙述了一段生动的史实,使历史人物历经千年依旧鲜活如初。

①②⑥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③⑤⑦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④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⑧ 吕祖谦.东莱博议[M].北京:中国书店,1986.

⑨⑩⑪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猜你喜欢
暗线大叔母亲
失眠的熊大叔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给母亲的信
梨大叔说错了
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我可以变得很富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