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新
《左传·曹刿论战》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以庄公之鄙陋反衬曹刿之远谋。于是历来文章点评家对曹刿只见其“谋”而大加褒扬;对庄公则只见其“鄙”而大加贬抑。这是很不公平的。细读这篇文章。深深感到,其实庄公也可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春秋时期,齐强而鲁弱。无论人口数量,无论疆土面积,无论综合国力,无论军队战力,弱鲁与强齐均不可同日而语。齐国大军叩边入侵,可一举灭鲁。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没有胆怯,没有退缩,没有犹疑,奋起迎战齐军是其“勇”。
“曹刿请见。”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既克,公问其故。
大兵压境,大战在即,军情频传,军务繁忙。曹刿却在此时要求庄公接见自己。而且曹刿一见庄公之面,劈头就问:“何以战?”足见曹刿之不识时务,举止粗鲁。若是一位刚愎自负,傲慢无礼的国君,定会勃然大怒,将其逐出宫门。而庄公则礼仪有加,诚恳地向曹刿请教。打了大胜仗,没有居功自傲,没有得意忘形,庄公又虚心地向曹刿请教取胜的原因。庄公贵为一国之君,曹刿不过是一介平民。庄公如此“礼贤”而“下问”是其“谦”。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战之前,曹刿又向庄公提出了一个不可理喻的要求,要与国君共乘一车。而庄公则慨然允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战之中,庄公作为三军统帅,把战争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曹刿。何时进军,何时追逐齐军完全听任曹刿决定。有人说,齐鲁长勺之战,鲁国一方是曹刿指挥庄公,庄公指挥鲁军,确实是这样。人贵有自知之明,庄公深知自己无战胜齐军之谋略,便毫不狐疑地交出战争指挥权,将取胜的希望,家国的命运完全托付给一智士曹刿。其知己,知人;知人而用人,用人而不疑人,足显其“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在日常处理国政上,庄公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连曹刿对此也大加褒奖(忠之属也)。庄公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又使当今多少为官者汗颜。这是其“忠”。
庄公忠、勇、智、谦诸德皆备。所以说,其实庄公也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