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效果观察

2012-07-31 09:22:56李佳清常胜和缪红军
山东医药 2012年31期
关键词:甲磺酸布比罗哌

李佳清,毛 菇,常胜和,缪红军

(1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南京 210048;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我国在盐酸罗哌卡因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其理化性质改变但其药理作用未变,由于其具有心脏毒性小和感觉与运动分离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但其用于高位硬膜外的效果及安全性少有报道。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们对40例患者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高位硬膜外麻醉施行手术的患者80例,均为女性,年龄14~80岁。其中乳腺癌手术20例,乳腺良性肿瘤50例,腋下包块5例,副乳5例。ASA分级1~2级,无心、肺、肝、肾系统疾病。所有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肌注鲁米那钠0.1 g,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手术部位选择T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部置管3~5 cm,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硬膜外导管先注入试验量局麻药1.0%盐酸利多卡因3 mL,5 min后测感觉阻滞平面,确定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误入血管后。观察组硬膜外导管注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8 mL,对照组注入0.375%盐酸布比卡因8 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5、30、60 min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针刺法观察镇痛效果并确认麻醉平面达到C6~T10水平,观察并记录阻滞起效 (出现发热、麻木、痛觉减退等感觉的时间)时间、最大阻滞(达到最大阻滞平面的时间)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3例麻醉平面扩散不够理想,分离锁骨下组织时有疼痛感,予丙泊酚1~2 mg/kg静注后效果满意,余患者麻醉平面均达到C6~T10,能满足手术要求。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未下降。两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阻滞时间比较(n=40,min,±s)

表1 两组阻滞时间比较(n=40,min,±s)

组别 阻滞起效时间 最大阻滞时间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观察组3.16 ±1.22 15.34 ±3.55 45.27 ±6.12对照组 4.23 ±1.43 21.06 ±3.92 65.48 ±7.73 t值 3.60 6.84 12.96 P值 <0.01 <0.01 <0.01

2.2 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见表2。

3 讨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的优势在于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对伤害性刺激向中枢传导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的应用剂量,患者术后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和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减弱机体对微小癌灶的防御反应,而硬膜外麻醉可阻断伤害性感受的传导和缓解术后疼痛,减弱全身麻醉和阿片类药物的促肿瘤效应,有效保护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活性,有助于减少癌症的复发和转移[3~5]。

表2 两组麻醉前后 MAP、SO2、HR比较(n=40,±s)

表2 两组麻醉前后 MAP、SO2、HR比较(n=40,±s)

注:与麻醉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麻醉前麻醉后15 min 30 min 60 min观察组MAP(mmHg) 92.50 ±15.13 90.21 ±16.11△ 94.17 ±13.31△ 95.10 ±17.18 SPO2(%) 97.11± 9.32 96.50± 8.51△ 96.90± 6.56△ 97.20± 7.27 HR(次/min) 82.26 ±17.22 81.30 ±14.30△ 83.23 ±18.10△ 84.24 ±16.62对照组MAP(mmHg) 93.20 ±17.10 83.54 ±15.23★ 86.25 ±13.33★ 90.21 ±14.47 SPO2(%) 96.80 ±10.29 92.10 ± 9.32★ 93.60 ± 7.61 95.20 ± 8.67 HR(次/min) 84.40 ±18.51 72.43 ±14.62★ 73.53 ±13.37★79.26 ±16.71

高位硬膜外麻醉广泛应用于胸部手术,但其对呼吸循环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成为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盐酸布比卡因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临床麻醉效果确切,但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大,过量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可致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且复苏困难[6]。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与布比卡因相似,硬膜外给药后产生的感觉阻滞程度与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相似,在动物和人体研究证实,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有更少的心血管及中枢不良反应。甲磺酸罗哌卡因是我国在盐酸罗哌卡因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新型酰胺类局麻药,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375%盐酸布比卡因是等摩尔浓度[1],本研究结果显示,等效量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相比,具有麻醉阻滞起效快,运动阻滞恢复快,镇痛效果相似,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稳定,患者胸廓活动未受限,通气功能良好,无呼吸抑制,患者上肢有麻木感,但抬举良好,充分说明感觉与运动分离的特点,既能满足手术要求,完善镇痛,又能保持呼吸循环稳定,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毒性作用均小于布比卡因。

总之,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满意、镇痛效果完善、对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干扰小、运动阻滞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1]徐建青,朱波,叶铁虎,等.手术患者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75%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J].中华麻醉杂志,2005,25(8):624-625.

[2]邓玫,李剑刚.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比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9(2B):345-346.

[3]Curatolo M.Adding regional analgesia to general anaesthesia:increase of risk or improved outcome[J].Eur J Anaesthesiol,2010,27(7):586-591.

[4]Sessler DI,Ben-Eliyahu S,Mascha EJ,et al.Can regional analgesia reduce the risk of recurrence after breast cancer Methodology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J].Contemp Clin Trials,2008,29(4):517-526.

[5]Sessler DI.Does regional analgesia reduce the risk of cancer recurrence?A hypothesis[J].Eur J Cancer Prev,2008,17(3):269-272.

[6]Wang LZ,Chang XY,Liu X,et al.Comparison of bupivacaine,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with sufentanil for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bo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Chin Med J,2010,123(2):178-183.

猜你喜欢
甲磺酸布比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