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理观察与疗效评价

2012-07-28 01:55杨慧玲王秀宏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7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半衰期敏感性

杨慧玲 王秀宏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2.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但是传统的链霉素、丁胺卡那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内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半衰期较长,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在此,为了进一步探讨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疗效,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6月30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下呼吸道感染35例、支气管扩张伴下呼吸道感染31例、支气管哮喘伴下呼吸道感染29例、慢性支气管炎伴下呼吸道感染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因为呼吸功能衰竭而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所有患者均因感染急性加重至我院就诊,按照下述标准入选:①再次出现发热或在原发热基础上体温升高;②咳嗽、咳痰、咳嗽性质改变;③肺部听诊出现广泛啰音;④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⑤胸部X线提示肺部斑片阴影;⑥痰培养提示存在病原菌。符合前4项,加上后2项中任何1项即可入选。

1.2 分组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维持体液平衡、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52~61岁,平均(55.7±1.8)岁;病程 1~5 年,平均(3.21±0.45)年。 对照组 70 例患者中男 39 例,女 31 例;年龄 51~62 岁,平均(56.41±0.68)岁;病程 1~6 年,平均(3.42±0.53)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观察组70例患者给予奈替米星治疗。将奈替米星2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丁胺卡那治疗。将丁胺卡那6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痰液菌种鉴定 对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将连接在痰液收集器上的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伸入气管插管内吸取呼吸道分泌物后,直接送检。痰液培养后,采用购买于Thermo公司的菌株鉴定卡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定,并采用天能公司研发的K-B试纸进行抗菌谱的测定。

1.4.2 两组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 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0、20、30、40、50、60、90、120、180、240、360 min 采集外周血 5 mL,4℃、30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上清保存于-80℃。采用购买于Takara公司的奈替米星或丁胺卡那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逐步加入检测试剂,并置于酶标仪上检测450 nm处的吸光值,代入标准曲线求出奈替米星或丁胺卡那的含量。将上述时间-药物浓度数据代入DAS 2.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分析,得出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max)、达到峰值的浓度(Cmax)以及药物的半衰期(T1/2)。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用药后体温、症状、体征及痰细菌学检查有所好转。无效:用药72 h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菌种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比较

根据细菌学鉴定,观察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88.89%)、恶臭假单胞菌敏感性(77.78%)、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87.50%)、肺炎链球菌敏感性(89.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菌种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比较[%(n1/n2)]

2.2 两组受检者药物代谢情况比较

奈替米星的药物浓度峰值[(18.85±2.43)μg/mL]明显高于丁胺卡那,达到峰值的时间[(42.87±4.87)min]和半衰期[(110.42±12.05)min]均明显小于丁胺卡那(P <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受检者药物代谢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受检者药物代谢情况比较()

2.3 两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70例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2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31例患者中,治愈31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2.8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发生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气道以及肺泡、肺间质的炎症。该病多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湿啰音[2]。临床上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老年人群,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3]。由于老年人各项机体功能较差,支气管缺乏弹性组织,支撑能力差,纤毛运动能力不足,容易导致气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进而导致上述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表现出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4]。

表3 两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n(%)]

目前,临床上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控制病情[5]。但是传统的链霉素、丁胺卡那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内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半衰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6]。奈替米星是近年来研发出来的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7],通过笔者上述研究,奈替米星的药物浓度峰值[(18.85±2.43)μg/mL]明显高于丁胺卡那;达到峰值的时间[(42.87±4.87)min]和半衰期[(110.42±12.05)min]均明显小于丁胺卡那。由此说明奈替米星具有吸收迅速、达到血药峰浓度时间短、血清半减期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8]。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抗生素敏感性及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治愈36例,显效2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奈替米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88.89%)、对恶臭假单胞菌敏感性(77.78%)、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87.50%)、对肺炎链球菌敏感性(89.47%)均明显高于丁胺卡那。这就说明奈替米星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更好,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奈替米星吸收快,半衰期短,敏感性高,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张泽花.奈替米星与阿米卡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0,12(2):227-230.

[2]孙文庆.奈替米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29-130.

[3]于洪华,王晶,刘葵葵.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药品评价,2006,3(3):217-219.

[4]练小芬,陈辉.丁胺卡那对肾功能早期损害的实验室指标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914-916.

[5]沙梅菊,梁小坤.左氧氟沙星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3(12):62.

[6]刘锦.奈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9):1952-1953.

[7]汪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7(3):148.

[8]吕品.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细菌感染临床比较[J].北方医药,2011,8(11):5.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半衰期敏感性
基于语言学中文学术图书的半衰期分析研究*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基于JCR®的国外临床医学学科半衰期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