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CR®的国外临床医学学科半衰期

2016-03-21 11:40,,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半衰期外科学老化

,,

半衰期是引文分析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衡量科技文献老化、科研兴趣变化的重要指标。分析半衰期发展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科研究周期和学科发展阶段。英国学者Bernal JD借用物理学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性质描述了科技文献的老化问题,1958年首次提出“半衰期”(half-life)概念描述科技文献老化速度快慢[1]。1960年,Burton和Kebler将文献半衰期定义为:在统计当年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2]。国内外研究者对半衰期的概念、计算方法、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3-5],并将半衰期研究对象推广至期刊、学科、学者、机构、国家等维度。根据引证关系角度,可将半衰期分为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6]。半衰期受学科性质、学科发展所处的阶段、时代变更、技术发展、期刊编辑等众多因素影响,相对成熟稳定的学科比正经历重大变化学科的半衰期长,基础理论学科文献半衰期比应用技术学科半衰期长,历史悠久的学科半衰期比新兴学科长[7]。

本文利用国际重要的期刊评价工具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2014版,对国外临床医学相关学科近年来的半衰期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从半衰期和历史文献老化视角探讨了学科发展情况及学科间差异。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JCR®数据库为工具[8]。JCR根据期刊内容,将期刊归入不同的主题类(categories),在实际应用中将主题类当做学科处理[9](学科)。JCR®系统共有232个类(其中医学相关类70多个),包括176个SCIE类和56个SSCI类,部分类在SCIE和SSCI中重复出现。鉴于临床医学强烈的自然科学属性及各类所含期刊刊文特点,本文选择SCIE版作为数据来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0],两位领域专家根据JCR划分的主题类范围描述[11]的期刊,遴选出临床医学相关类37种。但经分析发现,部分类之间期刊重复性大,其中“ALLERGY”类24种期刊有18种与“IMMUNOLOGY”类(共148种)重叠,“NEUROIMAGING”类(共14种)有6种与“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 MEDICAL IMAGING”(共125种)重叠。另外,“AUDIOLOGY &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类大部分年份数据缺失。因此,最终纳入本次文范围的临床医学相关学科共34种,详见表1。

表1 JCR®系统34个临床医学相关学科类

JCR®可直接输出各学科历年期刊种类、发文数、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影响因子等指标[12]。需要说明的是,与多数半衰期不同,JCR®计算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时,均将统计年记为第一年。本文选择JCR®2005-2014年的数据。

1.2 学科半衰期

从引证关系角度,可将学科半衰期分为学科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和学科引用半衰期(citing half-life)两大类。

学科被引半衰期是指某学科文献在指定年份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是在多长时间内累计的[13],主要用来衡量文献老化速度快慢和科研成果生命力的指标[14]。一般来说,被引半衰期越大,说明该学科文献被利用时间越长,生命周期越长,老化速度越慢。反之,则意味文献被利用时间越短,文献生命周期越短,老化速度越快。

学科引用半衰期是从学科引用参考文献发表年代角度衡量该学科对于历史文献时效跨度长短要求的指标,具体指某学科文献在指定年份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较新的50%是在最近的多长时间内出版的[15]。学科引用半衰期短,说明该学科对近期发表的研究关注度高。反之,则表示对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文献更感兴趣。学科引用半衰期长短与研究重点变迁快慢密切联系。

学科被引半衰期和学科引用半衰期的计算方法基本类似,计算公式为:

HL=A+(50%-B)/(C-B)

式中,HL为被引/引用半衰期,A为被引/引用文献累积百分比接近50%的年数,B为累积百分比最接近50%那年的累计百分比,C为累积百分比刚超过50%那年的累计百分比。

2 临床医学各学科半衰期分析

临床医学各相关学科2005-2014年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见表2。

表2 临床医学各学科2005-2014年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

续表1

2.1 被引半衰期分析

通过对临床医学各学科2005-2014年被引半衰期数据分析,可发现以下规律和特点。

2.1.1 总体被引半衰期逐年增长

临床医学所有学科10年平均被引半衰期为6.8年,且历年平均被引半衰期不断增长(从2005年的6.5年增长到2014年的7.3年)。

2.1.2 各学科被引半衰期呈增长趋势并趋于平稳

除矫形外科外,临床医学其余33个子学科被引半衰期逐年增长并趋于平稳。各子学科平均被引半衰期在5.6(移植学)-8.9年(矫形外科)之间,但主要集中在6.0-7.5年的区间范围内。

2.1.3 外科学被引半衰期普遍长于内科学

矫形外科、牙科学与口腔医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等外科学类学科平均被引半衰期均在8.0年以上,而传染病学、风湿病学、胃肠病学、免疫学、麻醉学等内科学类被引半衰期一般为6.1-7.6年。

2.1.4 传统学科被引半衰期长于新兴学科

矫形外科、牙科学和口腔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历年被引半衰期均在8.2年以上,均长于其他学科。这些学科历史悠久、研究相对成熟,因而历史文献利用时间长、老化慢。移植学、肿瘤学、补充医学等新兴、交叉、应用型学科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热点变化较快,因而被引半衰期最短,平均不到6年。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临床医学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学科发展比较成熟稳定,各领域研究热点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科研成果生命周期延长,老化速度变慢,研究替代程度减弱,但相关研究工作产生突破性成果难度加大[16];近年产生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从而使得被引半衰期整体变长;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增强。

国内研究者曾对中文医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分析研究[17],指出中国医学类期刊被引半衰期为4.63年,各学科均值在4.0-5.4之间,其中临床医学类期刊被引半衰期为4.49年。可以看出,国外临床医学学科被引半衰期平均较国内长2.3年(该研究也将统计年记为第1年)。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外临床医学研究历史悠久,各类研究基本成熟,研究成果科技含量较高、底蕴深厚,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而被引半衰期长;国内临床医学研究相对滞后,力量较为薄弱,故文献发表后被长期引用的概率低,文献老化速度快。

2.2 引用半衰期

对临床医学各学科2005-2014年引用半衰期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如下规律和特点。

2.2.1 总体引用半衰期逐年增长

临床医学所有学科平均引用半衰期逐年增长(涨幅略小于被引半衰期),2005年为7.1年,到2014年为7.6年,10年均值为7.3年。各学科平均引用半衰期为6.1(传染病学、肿瘤学)-8.9年(耳鼻咽喉科学),主要集中在6.5-8.0年之间。

2.2.2 外科学类引用半衰期普遍长于内科学类

与被引半衰期相似,外科学类学科引用半衰期也普遍长于内科学类,且引用半衰期最长和最短的学科类别也与被引半衰期的基本相同。传染病学、肿瘤学、血液学等的研究热点更新速度要快于外科学类,历史研究热点很快就被新的热点所取代,因而引用半衰期短。移植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尚处于学科发展的上升阶段,研究者对近期发表的文献更感兴趣,因而引用半衰期较短。

如上文所述,学科引用半衰期主要反映学科研究对多长时效范围内的历史文献更感兴趣,学科引用半衰期的长短可以看作是学科研究热点变迁快慢的一个指标。从整体来看,临床医学学科引用半衰期历年波动不大,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学科研究热点变迁变慢,学科研究逐渐走向稳定、成熟。

2.3 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的关系

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都是反映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从临床医学各学科半衰期数据分析发现,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学科引用半衰期普遍长于被引半衰期。除了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ANESTHESIOLOGY,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ORTHOPEDICS等学科外,其余30个学科的平均引用半衰期均长于被引半衰期(差值在0.5年左右)。补充医学(INTEGRATIVE & COMPLEMENTARY MEDICINE)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相差2.1年,说明相对其他学科,该学科研究重点更新慢、封闭性高。被引半衰期基于指定年份所有学科引用某学科文献这一数据,能反映该学科的历史文献重要性被所有学科领域共同认可的程度,更倾向于引用某学科的热点或最新的研究成果,因而半衰期相对短。引用半衰期产生于学科领域内研究人员的主动引用行为,他们除了关注学科热点或最新的研究成果外,也需要引用大家所公认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基础知识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而引用半衰期要长些。

二是学科被引半衰期长的,引用半衰期也较长,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整体正相关。这点也已为其他研究者所证实与说明[18-19]。

3 结语

半衰期可以作为衡量学科发展的指标,能反映学科文献利用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科研究周期变化、学科发展速度与研究成果生命力。本文通过对国外临床医学相关学科近10年半衰期指标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临床医学类期刊的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向6-9年发展,反映国外临床医学文献利用时效变长,文献老化速度变慢,学科发展均趋于稳定。被引/引用半衰期与学科特点有较密切的关联,外科学类等技术型学科半衰期长于内科学类学科,传统学科(耳鼻咽喉科学、牙科学、口腔医学、矫形外科、眼科等)的半衰期比较长,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科和新兴学科(移植学、肿瘤学等)的半衰期则比较短。

今后,我们将对半衰期与影响因子、引文数量/被引频次、期刊出版周期等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好地揭示半衰期等引文分析指标的价值,发挥其指导作用。对被引和引用半衰期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将期刊分成更为细致的类别。

猜你喜欢
半衰期外科学老化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杜绝初春老化肌
基于CNKI数据的历史学学科半衰期探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