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方言阳声韵百年来的演变

2012-07-19 11:00张洁乔全生
关键词:韵尾鼻音二十世纪

张洁,乔全生

(1.山西大学 语言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030006;2.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部,山西 太原030024)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简称“并”。太原市位于山西高原中部,太原盆地 (亦称晋中盆地)北端,占地698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其中城区136平方公里,地貌总轮廓是北、西、东三面环山。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市,流经100公里。整个地势北高南低,逐渐倾斜。全市人口271.05万。

太原方言属晋方言并州片。并州片是晋方言的核心地区,而太原方言是并州片的代表点。此处取材主要是太原城区方言。本文将太原方言的百年演变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演变规律。

1.初期:高本汉 《中国音韵学研究》[1]法文元本在1915~1926年分四次出版,实际调查的时间当更早,可代表百年前的太原方音。

2.中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 《汉语方音字汇》[2],侯精一、温端政主编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3],沈明 《太原方言词典》[4],可代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太原方音。

3.晚期:作者于2005年和2010年调查了太原城区二十——三十岁的年轻人的发音,[5]可代表二十世纪晚期的太原方音。

一、山咸摄字读音的演变

(一)山咸摄字在三个时期的读音状况

1.山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1 山摄一二等字的读音状况

表1-2 山摄三四等字的读音状况

2.咸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2-1 咸摄一二等字的读音状况

表2-2 咸摄三四等字的读音状况

(二)山咸摄读音的演变

由高本汉的记录来看,二十世纪初太原方言山咸摄字显然已经完全合并,且都失去了鼻音韵尾进入了阴声韵,在并州片中,“只有太原一点完全没有山 (咸)一二等的对立”。[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山咸摄洪音字,这些字在中后期都是鼻化韵而不是纯元音韵。大多数情况下,鼻尾韵鼻音成分的弱化一般是按照鼻尾韵→鼻尾韵中主要元音鼻化→鼻韵尾脱落→鼻化韵消失,即VN>~VN>~V>V规则进行的。“一般来说,语音的演变是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的,不是时进时退的,这就是说,一般不 ‘往回走’”。[7]那为什么太原方言在这里会出现“回头”的现象呢,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太原周边地区太谷,祁县存在鼻化韵,平遥、文水和孝义的山咸摄还有鼻音韵尾的存在。这样看来,高本汉记录的山咸摄洪音字的读音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商榷。同时山咸摄细音字已经和假开三合并,这是太原方言的特色之一。

(三)小结

山咸摄字在二十世纪变化很小,唯一的变化就是山咸摄洪音字由高本汉记录的纯元音韵变成现在的鼻化韵。这或许跟高本汉的记录有关。但从太原及周围方言的状况来看,或许高本汉的记录有误,或许是手民之误。

二、深臻摄读音的演变

(一)深臻摄字在三个时期的读音状况

1.深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3 深摄字的读音状况

2.臻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4 臻摄一三等字的读音状况

(二)深臻摄读音的演变

二十世纪初期深臻摄已经完全合并,且有五类韵母,əŋ、eəŋ、iəŋ、uŋ、yuŋ。知系开口为əŋ,合口为uŋ。其他开口为iəŋ,合口为yu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泥母eəŋ韵母,其介音为e,这可能是高本汉的记音问题。

二十世纪以来,高本汉的eəŋ韵母消失,变成了iŋ韵母。其他开口细音字的韵母也变成了iŋ韵母。不过由早期的iəŋ变成现在的iŋ,或许并不是语音的实际变化,而是记音问题。

(三)小结

二十世纪,太原方言深臻两摄字变化很小,以高元音为主要元音的后鼻音韵尾几乎都保留了完整的鼻音韵尾,相对于山咸摄表现出来更强的稳定性,这与其他方言的表现是一致的。同时在下文我们还会看到,太原方言深臻两摄字已经和梗曾通摄合并了。

三、江宕摄读音的演变

(一)江宕摄字在三个时期的读音状况

1.江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5 江摄字的读音状况

2.宕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6 宕摄一三等字的读音状况

(二)江宕摄读音的演变

由高本汉的记录来看,二十世纪初太原方言宕江摄已经完全合并,且都失去了鼻音韵尾变成了纯元音韵。

到二十世纪中期,太原方言江宕摄字的韵母由高本汉记录的纯元音韵变成了鼻化韵。而到二十世纪后期,鼻化韵都变成了鼻尾韵。

(三)小结

我们认为二十世纪初高本汉记录的太原方言江宕摄纯元音韵肯定有误。通过比较法文原版,我们发现,高本汉记录的山咸摄洪音字为纯元音a韵,而江宕摄也是a韵。这说明,山咸摄已经与江宕摄合并。但是后来的演变说明,它们没有合并。鼻化韵和纯元音韵比较难以分辨,高本汉作为一个外籍人,就更不易分辨,出现误记也在所难免。

四、梗曾通摄字的演变

(一)梗曾通三摄字在三个时期的读音状况

1.梗摄字的读音状况

表7 梗摄二三四等字的读音情况

表8 曾摄一三等字的读音情况

表9 通摄一三等字的读音情况

(二)梗曾通摄读音的演变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二十世纪初太原方言深臻与梗曾通摄已经完全合并。开口洪音为əŋ韵母,细音为iəŋ韵母,合口洪音为uŋ韵母,细音为yuŋ韵母。

二十世纪以来,太原方言梗曾通摄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张琨认为汉语方言鼻音韵尾中“最保存的一组韵母是后高 (圆唇)元音后附舌根鼻音韵尾 (*oŋ),其次是前高 (不圆唇)元音后附舌根鼻音韵尾 (*eŋ),最前进的一组是低元音后附舌头鼻音韵尾 (*a/an)”,[8]太原方言的演变基本符合这一观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梗摄三四等在二十世纪中期有白文异读,文读为鼻尾韵iŋ,白读为i韵母。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初期高本汉的记录中并没有表现,但这确是并州片的特色,从音值上看,山西方言白读异于文读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梗摄的主元音不同,[9]这说明,高本汉记录的二十世纪初期的读音为文读音。二十世纪后期,文读覆盖了白读。

(三)小结

梗曾通摄变化不大,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梗摄三四等白读音的消失。这又表明太原方言晋方言特色的消失。

五、百年来太原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特点及其成因

(一)百年来太原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特点

1.低元音后附鼻音韵尾的增强

二十世纪太原方言山咸摄洪音字和江宕摄字高本汉记录为纯元音韵,我们认为这可能是高本汉的误记。误记的原因是高本汉难以分辨鼻化韵和纯元音韵,这本来对操母语者就是一个困难,何况对高本汉这个外籍人士。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二十世纪初期山咸摄洪音字和江宕摄字都是鼻化韵。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这些鼻化韵不但没有进一步退化成纯元音韵,反而鼻音成分进而加强,变成了鼻尾韵。

2.晋方言特色的消失

梗摄三四等在晋方言并州片有文白异读,白读为i韵母。根据乔全生[10]的研究,晋方言并州片是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直系后裔,唐五代西北方音就有梗齐互注的现象。二十世纪后期,太原方言梗摄三四字白读音的消失,表明太原方言晋方言特色的进一步消失。

(二)百年来太原方言阳声韵演变特点的成因

太原方言阳声韵所发生的变化基本上与普通话的影响有关。育是一个良好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中,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性和笔试测试的评定方式,把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结合起来,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要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要注重考核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取向;既要考核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考核学生的平时实践操行,以知行统一的评价体系取代单一的识记考试模式。

[1]廖芳玲,王学川.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72-73.

[2]檀传宝.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 [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24-28.

[3]高良,孔祥悦.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J].教育科学研究,2003(9):54-57.

[4]徐生.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终极价值追求 [J].理论前沿,2009(4):17-1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6]郝文清.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个性的教学品质论析 [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43-45.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甘肃日报,2010-07-30(3).

[8]赵胜营.真信·真教·真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层解读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157-159.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

猜你喜欢
韵尾鼻音二十世纪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到底谁是老师啊?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论汉藏语言高元音的类型与共性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
粤东闽语n尾韵文白异读及其与ŋ尾韵和鼻化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