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莉 黄 怡
新会计规则的颁布实施、会计环境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存在了诸多弊端,阻碍了具备高水平职业判断能力人才的培养,无法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本文通过对目前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研究文献梳理,提炼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希望能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国外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研究由来已久,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的1号公报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是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如从教学重构的角度,Ramsden(2003)研究表明,繁重的作业、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程序可能会诱导学生肤浅的学习;相反,有效和高质量的教学、对教学负责以及对学生良好的态度,会鼓励学生深入地学习。Richard和Caroline(2009)介绍了会计教学中利用课程论文,通过让学生学习完成有证据支持的研究、良好的写作表达以及陈述技巧,培养学生形成能够批判性思考的分析、评价和反思的高水平学术能力。
国内很多学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了界定,说法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臧建玲等(2011)认为会计人员在运用专业技能进行判断、估计、推理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适用性与稳定性、相关性与客观性、公允揭示和利益驱动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应该是一种均衡能力,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的动态均衡,两者互为依存,是直接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主要因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对不确定情况,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是会计改革和制度变迁的需要,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正确核算。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各种职业层次,无论是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还是一般的会计人员都需要具备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尽快找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是会计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国内许多学者对会计教学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比如,招燕(2006)提出各级会计教学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还有利于未来的会计人员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赵耀,刘金芹(2006)认为会计职业判断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学会计教育属于岗前职业教育,其教育目的决定了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教育的重要地位,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也是会计职业判断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刘书兰(2008)指出,会计环境的变化呼唤具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才,但是目前教学模式传统僵化,因此对与在岗和即将进入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职业判断能力的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要工作。
我国不少学者也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环境因素等,如左莉娜(2010)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包括:一是主观因素,会计人员本身对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由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主要包括①知识水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空间,既要精于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有金融、法律、管理等宽阔知识空间。不但要熟悉宏观经济政策,同时还要熟悉微观经济环境;②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面临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时,才能抵御各种物资利益的诱惑。同时,面临管理者施加的种种压力能够不畏压力,客观公正的处理经济事务;③会计工作经验。二是客观因素。由于会计事项本身具有的某些特点而对会计职业判断产生的影响,并非人的主观因素。三是环境因素。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其它因素的总和。如会计法律、法规,公司管理结构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等。其中还有不少学者探讨了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如陈强(2008)指出在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前提条件,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根本保证,初步的实践经验是必要保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质量的教材是必备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关键措施。王爱华(2011)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保证,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保障。
大多学者都意识到会计教学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会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环境落后、课程考核不规范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问题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如胡瑛琳(2009)指出目前的会计教学缺乏培养职业判断的意识;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注重核算,忽视核算方法运用环境和前提,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考核评价方法不利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等是我国会计实践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张瑶(2008)则从更微观的角度指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存在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史成泽(2008)分别从教育理念、专业结构、教学方式、实践技能训练、考核评价、教学师资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王颖驰(2010)认为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主要存在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学方面重视理论的灌输、轻视能力的培养,会计实践环境比较落后等问题。彭成业(2011)认为会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授课内容缺少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高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必修课程为主,据此开展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学,而与之相关的经济、管理、金融、贸易等相关课程涉及过少,各学科知识缺乏有效整合,实践教学跟企业会计实务严重脱节,普遍局限在校内实训室中的模拟训练。在教学内容上,普遍地采用在确定的条件下来讲授相关的会计处理,使学生养成了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会计核算的习惯,缺乏独立判断的意识和行为。师资队伍会计实务经验欠缺。从目前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又直接到学校任教,会计实务经验十分贫乏,教学脱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大多数院校没有建立起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积累经验等有效机制,这明显不利于教师自身职业判断能力欠缺的提高,现行的会计准则中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等变革较大,难度也增大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极为紧迫。其中,有些学者对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如:张国华,姜莉(2007)对高等院校会计职业判断教育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参加2006年“全国高等院校会计实验暨本科教学研讨会”的22个省的47所高校的教师代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高校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重理论灌输式教育,轻职业判断能力培养;重专业能力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重课堂教育,轻实践环节教育;重对教学对象的教育,轻教学资源的培养。
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具有全面性、后发性、渐进性等特点。全面性是指职业判断能力应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为依托,必须通过学习、领会、应用各项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形成,通过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出来。后发性是指知识至能力的转变经由教育教程中职业操守中的培养、个人能力和修养的提高和在实际工作中经验的沉淀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是一个由教育转化为执业水平的过程,体现于会计人员从业过程中。渐进性是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将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过程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之一,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予以具体体现和落实。纵观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强化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等这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了探讨,尽管其中有些对策和建议在现实中操作性不强,但总体来说,提出了许多较为新颖的理念,为我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周新玲(2006)传统会计教学只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的被动性和低效率。因此,作为会计职业判断准备阶段的会计教学,应通过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督促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基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黄芳(2007)提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可以与情境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相结合。蒋海燕(2009)从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能力培养规律为准则,涉及会计职业能力训练体系;以“‘双证’融合”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于天野(2009)认为从解决的问题来看,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在何时”和“怎么做”,并提出项目教学法,即教师以企业典型项目为驱动,事先给每个学生或每个团队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项目,将项目的具体实施贯穿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为:“确定项目任务—导入项目基础理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探索性实践尝试—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展示项目成果—教师点评—完成项目—归纳总结”。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现有的国内研究中,对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我国目前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了不少实施我国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经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也发现在这些研究中,缺乏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创新,大多数研究都是遵循“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我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这三个步骤,难免存在千篇一律、老调重谈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缺乏实证研究,提出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流于空泛、流于形式,且大多停留在文字的描述,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从而使得一些论点说服力不强,其中一些建议的可行性还值得商榷;研究范围过于笼统,缺少案例研究,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建议,同时,缺乏对国内外会计教学实践中较好的做法总结,不利于推广工作。此外,目前的研究中缺乏对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系统全面的研究,还尚未建立相关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