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珠 王 婷 董万慧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兰州,730000)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已被广泛应用。手术虽简单,但常给受术者带来紧张、疼痛及其他不适,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人工流产多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镇痛,以减轻受术者的疼痛,但存在不良反应多及费用高等问题。本院将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07年8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5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0例。平均年龄31(18~44)岁,孕次1~6次;产次0~4次;停经时间6~10周;体重40~67kg。术前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无异常,无药物过敏史。
术前均禁食水4h,排空膀胱后入室,取膀胱结石位,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观察组缓慢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0.13mg/kg+瑞芬太尼1.0μg/kg,受术者意识淡漠后,开始手术操作。对照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芬太尼1.0μg/kg,受术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操作。两组均由麻醉师给药并监护。手术由专业妇科医师操作。
1.3.1 监测指标 监测术前、术中和术毕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每分钟监测1次,分别记录BP、SPO2、HR值。术后5min监测1次,作为手术后最后值。术中 BP<70mmHg(9.33KPa)为低血压,予以快速补液或升压药纠正。HR<50次/min,视为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提高心率。SPO2<90%视为呼吸抑制,抬高受术者下颌,仍未改善则改面罩给氧。
1.3.2 镇痛、镇静效果 镇痛效果[1]:①显效为受术者安静入睡或意识丧失,完全无痛;②有效为受术者术中轻微疼痛,或有皱眉、握拳等动作,但基本安静;③无效为受术者术中疼痛明显,大声呻吟。镇静效果分5级:I级为清醒,定向力好;II级为瞌睡,表情淡漠;III级为闭目,可唤醒;IV级为入睡,轻推可醒;V 级 入睡,不能推醒[2]。
1.3.3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判定标准 轻度:仅有轻微恶心、呕吐;中度:恶心、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重度:上述症状伴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
1.3.4 术中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 出血量测定用容积法,所收集的血液(除胚胎)用量杯测量。子宫收缩情况根据术前、术后的宫腔深度观察。
1.3.5 麻醉情况 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用药到手术结束时间,自行离开手术床时间。
1.3.6 手术过程中满意度评分 使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10分法)。0分很不满意,10分非常满意。由受术者、检查者、记录者分别对手术满意程度评分,术毕待受术者完全清醒,询问是否愿意向朋友推荐或自己再用此方法行人工流产术。
用SPSS10.0软件,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
两组对象年龄、体重、孕次及妊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围术期生命指征变化不大;而对照组术中的BP、SPO2、HR明显低于术前及术后的值(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围术期生命指征变化(±s)
表1 两组对象围术期生命指征变化(±s)
△与术前、术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 目 时间 观察组(n=270)对照组(n=270)心率(次/min) 术前82.90 ±11.80 82.30 ±8.00术中 81.70 ±12.60* 73.90 ±1.70△术后 81.80 ±12.70 80.80 ±9.20收缩压(kPa) 术前 14.74±2.57 14.75±2.79术中 14.68 ±2.54* 13.41 ±2.57△术后 14.72 ±2.55 14.62 ±2.91血氧饱和度(%) 术前 99.40±0.90 98.44±0.72术中 98.90 ±0.70* 90.74 ±1.03△术后99.30 ±1.80 97.55 ±0.64
观察组270例中达到II级镇静70例(25.9%),III级 147 例 (54.4%),Ⅳ 级 53 例(19.6%);而对照组270例中,54例(20%)达到III级镇静,而216例(80%)达到Ⅴ级镇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镇静深度低于对照组。
从表2可见,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定向力恢复迅速,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无差异。镇痛方面观察组显效246例(91.1%),有效24例(8.9%),而对照组显效 244 例(90.4%),有效26例(9.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仅有3例有轻度反应,而对照组有10例出现轻度反应。两组均无中度及以上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对象麻醉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对象麻醉情况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 目 观察组(n=270)对照组(n=270)麻醉起效时间(s) 41.2 ±3.60*45.10 ±4.80注药到手术结束时间(min) 4.80 ±2.30 5.50 ±2.10自行离床时间(min) 5.36 ±2.30*6.42 ±2.40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 12.20 ±5.74ml,而对照组为12.50 ±5.80ml。观察组术前子宫深度为9.88±0.98cm,术后缩小 1.69 ±0.47cm,而对照组术前为9.84 ±0.96cm,术后缩小 1.68 ±0.40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受术者、术者、记录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97%以上的受术者愿意向朋友推荐或再次避孕失败而使用此方法;对照组仅有62%有以上意愿,其中有38%的受术者认为麻醉过深怕发生意外。
表3 两组对象手术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对象手术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受术者 术者 记录者观察组 9.93 ±0.25* 9.88 ±0.39* 9.82 ±0.44*对照组7.24 ±2.33 9.25 ±1.91 8.37 ±1.83
观察组BP、SPO2、HR在术中有所下降,但术后很快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术中BP、SPO2、HR下降明显,其中有2例SPO2下降88%,经面罩吸氧,加大氧流量,上抬下颌后很快恢复正常。术后出现恶心,但无呕吐。
目前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作为首选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法,具有速效、短效、操作简便、无蓄积级严重不良反应等优点,但对宫颈无明显松弛作用,也无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作用,镇痛不完善。芬太尼还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因而不能完全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3]。因其作用时效长于手术时间的需要,导致恢复时间延长而并非十分理想,且受术者处于全麻状态,存在呕吐、误吸危险,术中时有肢体不自主运动影响操作,偶有呼吸抑制的发生,需要严格的呼吸管理。
本研究观察组将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是应用了清醒镇静法[4]。清醒镇静手术检查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普遍发展。在我国已应用于临床,如:牙科手术、“细胞刀”手术等,而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少见。咪唑安定是一种麻醉诱导剂,主要成分为咪唑仑盐酸盐。静脉注射血浆蛋白结合率96%,分布半衰期10min,不会导致任何活性成分蓄积,具有肌肉松弛作用[5]。小剂量应用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和顺行遗忘作用,且具有起效快、治疗指数宽、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影响小等优点。在门诊小手术中小剂量的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能达到满意的镇静和镇痛效果。
瑞芬太尼是最新的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静脉注射1min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半衰期为3~10min,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术后恢复快。用于门诊小手术麻醉,受术者精神、运动系统恢复更快,更安全。
本研究结果表明,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为人工流产提供了有效的镇静、镇痛效果,且术中BP、SPO2、HR较术前降低不明显。无一例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出现。说明观察组的方法对心血管的影响是适度的,另外,尤其是满意度及推荐和再次应用的愿望较高。
所有对象在术后观察,30min内均已完全恢复清醒,但由于咪唑安定作用残余时间较长,术后应置受术者平卧位,继续监测直至其达到离院评分标准[6],方可出院。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明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具有镇静、镇痛效果好,清醒快,不良反应少,恢复快,医患满意度高的特点。同时也是安全、廉价的,值得临床应用。
1 何仁亮,敖兴亮,林金兵,等.丙泊酚复合麻醉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镇痛和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1-26.
2 Wilson E,David A.Mackenzie ,et al.Sedat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comparson of propofol and midazolam.[J]Br T Anaesh,1990,64(1):48.
3 公文华,王雪芹,张鹏.间苯已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8):496-498.
4 Freeman MI.Sedation and monitoring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M].//Yamade T,Alpers D,Laine L.Textbook of gastroenteroloey.3rd.Philadelphia:Lippincott,1999:2655-2667.
5 徐叔云.中华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2-563.
6 肖金仿,林春水,梁仕伟.静脉复合无痛人流病人离院标准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