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2-06-06 09:58姚菊红
新一代 2012年4期
关键词:阅读中学生兴趣

姚菊红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根据当前学生被动阅读的现状,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29-01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没有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的质量很难保证,但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阅读,缺乏阅读的兴趣,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中,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激情,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挂图、电教手段、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如我在教学《那树》一课时,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好大一棵树》,随着“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跟唱起来,兴趣一下高涨起来。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带来绿荫,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但在急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它倒下了……这棵树最后的命运如何?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那树》一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自己阅读文章。这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二、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教育家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对话,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质疑,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一文时,首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大胆质疑教材,围绕课文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总结出最优价值的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带着大家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我帮助解决他们感到棘手的问题。问题解决了,再让他们展示。这样,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

三、尊重选择,巩固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有足够的包容,在孩子阅读中,一直都存在着成人爱好与孩子喜欢的差距。其实我们对学生的阅读心理还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对孩子的阅读选择足够尊重,有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他(她)自己”。因此,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学生的阅读爱好。比如说卡通和通俗小说,一般我们都认为是垃圾书,但这些书籍却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对孩子提高阅读能力也未尝没有帮助。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七年级是喜欢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笑话大全》……但到八年级时他开始阅读名家名作。在阅读中,他的文科水平提高很快,尤其是作文构思令师生刮目相看。

四、组织活动,拓展阅读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对每个学段的阅读有具体的要求。例如:要求第四学段(初中阶段)“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完成《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老师在课外组织大量的阅读活动,比如,“我推荐,我快乐”,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书籍推荐表格,当学生的推荐本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适当的奖励;还有“大哥哥大姐姐讲故事”活动,请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讲故事,同时促进两个年级学生的阅读;再比如,开展辩论会,动员全班查资料,潜移默化提高阅读水平。

五、课堂推荐,培养阅读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把所有的课外阅读都寄托在课外进行,课堂上老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以一定的时间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读的文学作品,我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从孩子的阅读兴趣出发,以课外读物中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作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切入点。最初,教师从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中,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教师先介绍这些文章的部分内容,把孩子们的胃口吊起来,然后指点他们自己去阅读,去了解“后事如何”,这是引导学生去独立阅读的好方法。之后,定期让学生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和经验。设立公告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争当“阅读之星”、办阅读小报等活动,给学生展示了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激发学生再去广泛地阅读。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因地制宜、交流借鉴、采取多種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中学生兴趣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