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即是最好的养生

2012-06-04 09:31庞国明
祝您健康 2012年2期
关键词:治未病黄帝内经先兆

庞国明

中医“治未病”,即采用各种预防的方法,避免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内容广博。当前,随着回归自然热的逐渐兴起,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养生保健,绿色疗法,“治未病”也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祖国传统医学一贯主张“上工治未病”。自《黄帝内经》以来的2000多年,历代医史文献对“治未病”的记载,主要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未病”的涵义。一指健康状态的个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且又未受病邪侵害,即“无病”;二指处于发病或传变的前期,疾病早期症状较隐匿且轻,即“欲病”。第二,治未病的具体措施。一是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因内在脏腑、阴阳、气血、津液功能失调及外界致病因素的伤害,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二是积极治疗刚刚出现的症状,祛除致病因子,避免疾病发展。

简言之,中医治未病包括五个内容: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择时防发。日常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定期体检见微知著

最好每年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体检内容既要包括身体疾病、心理疾病,也应包括中医的体质类型和亚健康状态。这样可以让医生将“辨病”与“辨体”相结合,及时发现“疾病微征”或“隐态”,利于早期获得健康指导和治疗。还可以向社区及医院提供自己的体检资料,以获得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定期随访。从而形成“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体检-康复”,这种环式“治未病”的保健诊疗链。

2重视先兆裁断逆转

先兆症状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关键。比如对中风的潜证“无者求之”的早期治疗,患者开始出现肢体麻木、沉滞,这些脉络阻滞症状,即给予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鸡血藤等活血通络药物治疗,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治中风于未发之时。对一些反复发作,发病有规律的疑难痼疾,如现代医学中的免疫性、过敏性及内分泌、神经系统或者一些病因尚未明了的疾病,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注意缓解期的扶正固本,结合情绪调摄、体育锻炼,可以取得确切的疗效。

3安其未病防其所传

未病,指身体尚未患病,与“已病”和“成病”相对而言。在疾病尚未发生,但是已经有~些征兆时,及时用中药调理,可以预防其发展或发生。如对糖耐量减低的患者进行中药调理,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进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脂肪肝的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阻止其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使其逆转。

4掌握规律先时而治

对于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常可先时而治,预防为主,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哮喘病,往往秋冬常发,在夏季就积极预防,即中医的“冬病夏治”,疗效确切。对流感、过敏陛鼻炎等春季多发病,通过增强体质,适当锻炼,积极预防,起到“春病冬防”的作用。

5三因制宜各司法度

三因制宜,就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人有老幼、男女、胖瘦,以及九种不同体质的分别,地有东、西、南、北、中之分,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治未病”时,要辨证每个人的不同体质,根据四季阴阳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采取“同中存异”、“异中存同”的方法。

中医治未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科学内涵,最先进的医学是“无医世界”。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是“无医世界”的最好诠释和先进理论。

(编辑林妙)

猜你喜欢
治未病黄帝内经先兆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先兆流产,别害怕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先兆流产的三个药膳方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