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关键词〕 元杂剧;农村高中学生;戏剧语言;基本常
识;表演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77—01
近年来由于高考对戏剧内容考查的淡化,教学评价机制的功利化,以及古典戏剧语言本身的生僻、拗口,农村的很多语文老师面对古典戏剧教学时,往往进退两难,既想让学生们切身感受一下戏剧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魅力所在,又为时间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而苦恼不已。因此,在教学中一般只能蜻蜓点水,让学生了解剧本的大概内容,而没法真正走进文本,这无疑成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缺憾。而我本人在农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就一直在尝试寻找相对积极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这种尴尬局面,现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归纳如下:
一、精心筛选提取有趣的戏剧语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基础,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在相对陌生的戏剧语言中找到兴奋点。如学习《窦娥冤》时,我在课前精心挑选出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元杂剧口语,如“爹爹,你直下的撇了我孩儿去也!”“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兀的不是俺没丈夫的妇女下场头!”“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等句子,学生基本能读懂句意,但在“直下的、端的个、兀的、也么哥”等口语色彩较重的词的理解上还是有些障碍。看到学生兴奋又困惑的眼神,我趁机一一做了解释,并尽可能地用与本地方言口语做比较。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既让学生体会到元杂剧语言的有趣之处,又能对本地方言多一份关注和认识。
二、 巧妙灵活地介绍元杂剧基本常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元杂剧的一本四折的基本结构和唱、科、白的表演方式容易理解,难点在于宫调、曲牌等音乐内容的把握和旦、末、净等角色的区分。为了使缺少戏曲常识,又没有足够的书籍和网络资源提供帮助的农村学生能尽快熟悉元杂剧的特点,我专门准备了相关戏曲脸谱,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来区分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形象以及内在的不同性格,如奸诈的白脸的曹操,忠勇的红脸的关羽,刚直不阿的黑脸的包拯,勇猛暴躁的绿脸的程咬金等,而且这些形象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因此,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音乐曲调,让同学们用《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演唱《长亭送别》,用《明月几时有》《新白娘子传奇》和《红楼梦》的主题曲来演唱《长亭送别》。他们乐学乐记,发现元杂剧非常有趣,总想多读几本元杂剧。
精选片段内容,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真切体会元杂剧语言的魅力所在。为此,我选取了《窦娥冤》的第三折和《西厢记·长亭送别》这两段戏,让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提前分组练习,在课内展示。当读到窦娥临刑前与婆婆诀别那一段时,很多女孩子忍不住泪水直流;读到窦娥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三桩誓愿时,学生们慨叹不已。在读到崔莺莺与张生的那份难舍难分时,学生明白了什么叫“泪填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也懂得了别离之情可以写得如此感动人心。“ 湿淋淋的衣袖上沾满眼泪,比白居易的青衫更湿。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还没有启程倒先问归期。……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
三、选择学生熟悉的剧本,改编成课本剧并表演,实现剧本与舞台艺术的有机融合
元杂剧有别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不仅需要反复朗读仔细品味,熟悉文本内容,而且更需要通过舞台表演来真切体会唱、科、白的不同特点,人物台词的丰富内涵,体会耐人寻味的戏剧冲突,探究剧本的深层文化意蕴。因此,我给学生搜集整理了相关素材,并租借了一些简单的服装道具,由他们自己合作改编了《窦娥冤》《赵氏孤儿》,并在教室里表演。得到同学们的喜爱,加深了对剧情的理解。有的同学还主动唱了一段秦腔版的《铡美案》,赢得了阵阵掌声。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大胆尝试,我发现学生不但不觉得元杂剧难学,反而兴趣越来越浓厚,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尤其是在“快餐文化”流行、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的大背景下,我能和我的学生们为元杂剧保留一方小小的纯净的发展空间,很是高兴。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像教授唐诗、宋词、文言文等内容一样,对元杂剧多一份关注,带着学生去挖掘其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不要等到陌生的近乎不认识时,才想起拯救。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