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志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广东深圳 51811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潜在性疾病,可导致终末期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1]。在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中,目前主要有以α-干扰素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与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2]。本研究旨在将血清HBsAg定量检测作为预测疗效的简易指标,对临床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选择检验科检测出的75例HBsAg及HBV DNA定量水平阳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择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中60例患者HBsAg 定量平均为(228.11±30.97)ng/L,依据 HBsAg 水平分为3组,<100 ng/L的17例为治疗A组,100~200 ng/L的22例为治疗B组,>200 ng/L的21例为治疗C组;对照组中15例患者 HBsAg定量平均为(248.62±22.81)ng/L,依据 HBsAg 水平分对应分为3组(分组方法同治疗组),A组2例,B组9例,C组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第5版《传染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3]。
1.2.1 治疗方法 治疗A、B、C组均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12个月,每日 1次,1次 100 mg;对照 A、B、C组均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制剂等一般保肝对症治疗。
1.2.2 检测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使用PCR定量仪检测HBV DNA,以HBV DNA<103copies/mL作为阴性标准。使用Wellscan K3酶标仪、自动洗板机实施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以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时的HBsAg水平差值除以治疗前的HBsAg水平值来计算患者的HBsAg抑制率,并对该抑制率进行分层,以50%作为界值分为两组进行观察。
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3个月时全部患者ALT均逐步恢复正常,治疗终点时治疗A组更接近正常值。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AL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U/L,x±s)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统计对比表(x±s,×103 copies)
见表3。
见表4。
表3 HBV抗原系统及HBV DNA转阴率对比统计表(%)
表4 HBsAg抑制率对比表(%)
乙型肝炎属于一种病原确切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已经形成的慢性感染者,采取抗病毒治疗是阻止肝癌发生、减缓或阻止肝硬化进程的唯一选择[4]。拉米夫定属于胞苷类似物,是首个被批准的抗CHB病毒的核类似物[5-6]。其作用位点处于HBV DNA聚合酶,经由与三磷酸脱氧胞苷的竞争整合进入HBV DNA链,造成HBV DNA链终止合成,以发挥阻止病毒传录的作用。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每日口服100 mg拉米夫定可对HBV DNA水平起到迅速抑制作用,HBeAg的血清学转换率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治疗1~4年后逐年的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6%~22%、29%、40%以及47%,可有效改状况患者的肝组织学。在治疗前ALT水平偏高的患者,其血清学的转换率也可升高。
本研究依据HBsAg水平分层次进行研究,表面抗原初始水平<200 ng/L的组别在治疗终点时的表面抗原阴转率最高,与其他相关报道结果基本相符。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监测HBsAg水平可为准确掌握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应答提供科学依据。HBsAg初始低水平或者治疗早期出现下降可以作为对于治疗出现应答的一种早期预测指标。若患者HBsAg水平于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降可视作无应答,应尽早修正治疗方案;若患者HBsAg的水平虽有下降但幅度较小或速度较慢,则提示需要延长治疗的时间。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以HBsAg在治疗前测定的水平与治疗后3个月时的下降幅度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估的远期预测指标,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经济的方法,可推广应用。
[1]高杰,李树臣.慢性乙肝治疗路线图和HBV DNA、HBeAg、HBsAg定量的监测意义[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5):11-13.
[2]游选旺,唐毕华,黄健,等.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抑制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9):48-49.
[3]彭文伟.传染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
[4]李国军,邹何慧,修自力,等.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32-33.
[5]李爱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96-98.
[6]高传义,张玉荣,赵继海.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