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切线长的计算公式与应用及“差”是什么

2012-04-29 08:22罗义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外切两圆切点

罗义松

在高中数学的圆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当两圆相交时,将两圆的方程相减消去x2与y2项后所得一次方程是两圆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那么两圆相离或相切或内含时差是什么?下面首先从切线长的问题谈起.

一、关于切线长的问题

如图,在坐标系中,已知圆M的方程是(x-a)2+(y-b)2=R2,点A是圆外的一点,它的坐标为(x0,y0),过点A引圆的切线AT,T为切点.那AT的长度为多少?如果连接MA与MT,则MT⊥AT.由此可知,在玆t△MAT中,AT=MA2-MT2,而M(a,b),故MA=(x0-a)2+(y0-b)2.

又因MT=R,即MT=(x0-a)2+(y0-b)2-R2.

如果我们把圆的方程化成(x-a)2+(y-b)2-R2=0,则MT的计算公式就是把点A的坐标直接代入圆的方程的左边再开方即可.如果再把圆的方程化成一般式:

x2+y2+Dx+Ey+F=0,D2+E2-4F>0,

则MT=x20+y20+Dx0+Ey0+F.从而可得以下定理:

定理 如果圆的方程是f(x,y)=0,点A(x0,y0)是圆外一点,过点A引圆的切线AT(T是一个切点),那么切线长AT=f(x0,y0).

这里的方程f(x,y)=0可以是一般方程,也可以是由标准方程转化来的.即首先要把圆的方程化成一端是0且x2与y2项的系数为1的情形,之后才能代入这一计算公式.

利用上述定理可以不难得到:当两圆外离时外公切线与内公切线的长或相交、外切时外公切线的长.

若圆M的方程是(x-a)2+(y-b)2=R2,

圆N的方程是(x-m)2+(y-n)2=r2.

当圆M,N外离,如图,

不妨取R>r,以M为圆心,分别以R-r和R+r为半径作圆.

设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MA与以R-r为半径的圆交于点C,连接NC,易知NC=AB,

且NC是以R-r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易知以R-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x-a)2+(y-猙)2=(R-r)2.

所以,所求外公切线为:AB=NC=(m-a)2+(n-b)2-(R-r)2.

设EF是两圆的内公切线,延长MF与以R+r为半径的圆交于点H,连接NH,则NH=EF,且NH是以R+r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易知以R+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x-a)2+(y-b)2=(R+r)2.

所以,所求内公切线长为:EF=NH=(m-a)2+(n-b)2-(R+r)2.

容易验证:当R

推论 若圆M的方程是(x-a)2+(y-b)2=R2,圆N的方程是(x-m)2+(y-n)2=r2,当它们相交或外切或外离时,

则两圆的公切线长为:(m-a)2+(n-b)2-(R±r)2.

这里,在公式的“R±r”中,求内公切线时取“+”,求外公切线时取“-”,即“内加外减”.

二、“差”是什么

由上述切线问题知,若圆A的方程为f1(x,y)=x2+﹜2+狣1x+E1y+F1=0,圆B的方程为f2(x,y)=x2+y2+D2x+E2y+F2=0,点M(x0,y0)是圆A,B外的一点,则由M到A,B的切线长分别为MA=f1(x0,y0),MB=f2(x0,y0),当MA=MB时,得f1(x0,y0)=f2(x0,y0),即f1(x0,y0)=f2(x0,y0),也即是:x20+y20+D1x0+E1y0+F1=x20+y20+D2x0+E2y0+F2.从而可得:

(D1-D2)x0+(E1-E2)y0+(F1-F2)=0,

即点M的轨迹方程是:

(D1-D2)x+(E1-E2)y+(F1-F2)=0.

这个方程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它正好就是两圆的方程相减消去x2与y2项后所得方程.所以将两圆的方程相减消去x2与y2项后所得方程应是到两圆切线长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即“差”是到两圆切线长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

当两圆相交时,差就是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即该直线在圆内的部分是相交弦,在圆外部分上的点到两圆的切线长相等,由此还得相交弦的一个性质:

相交弦所在直线在圆外部分上的任一点到两圆的切线长相等.

由上述推理中还可知:点M是圆A,B外的一点,则由M引A,B的切线,切点分别为C,D,切线长MC与MD满足MC2=MA2-R2瑼,MD2=MB2-R2瑽,

当切线长相等时有MA2-MB2=R2瑼-R2瑽.由此而得:到两点的距离的平方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一直线,这个常数可正,可负,也可以是0.

三、应用举例

例1 (2007年四川)已知⊙O的方程为x2+y2=2,⊙O1的方程为x2+y2-8x+10=0,由动点P分别向⊙O与⊙O1引切线,所得切线长相等,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分析 由上面的“差是什么”可知要求点P的轨迹方程,只需将它们的方程相减消去x2与y2所得一次方程:8x-10=2.即x=3[]2就是点P的轨迹方程.

例2 从圆(x-2)2+(y-3)2=1外一点P(a,b)引圆的切线,切点为Q,O为坐标原点.

(1)若|PO|=|PQ|,求a,b满足的条件.

(2)在(1)的条件下求使|PQ|为最小时点P的坐标.

分析 法一:圆点O可看成以O为圆心,半径为零的圆,即方程为x2+y2=0,从而|PO|就可看成点P到圆x2+y2=0的切线长.由上面的“差是什么”可知点P的轨迹方程可由x2+y2=0与(x-2)2+(y-3)2=1相减消去x2与y2,可得:4x+6y-13=-1.即2x+3y=6,从而可知:(1)a,b满足:2a+3b=6.(2),因|PQ|=|PO|,故|PQ|最小时,就是|PO|最小,这个最小值就是点O到直线2x+3y=6的距离.最小值为d=6[]22+32=613[]13,此时点P就是点O到直线2x+3y=6的垂足,即直线y=3[]2x与2x+3y=6的交点,易得P12[]13,18[]13.

法二:直接利用切线长的公式处理,解法如下:

解 (1)依定理,|PQ|=(a-2)2+(b-3)2-1,而﹟PO|=猘2+b2.

即:(a-2)2+(b-3)2-1=a2+b2.

∴(a-2)2+(b-3)2-1=a2+b2.即2a+3b-6=0.

(2)由(1)知2a+3b-6=0,ゼ碽=-2[]3a+2.

∴|PQ|=|PO|=a2+b2=a2+-2[]3a+22=13[]9a2-8[]3a+4=13[]9a-12[]132+36[]13.

∴当a=12[]13时,|PQ|取最小值613[]13,此时b=18[]13.

∴|PQ|为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12[]13,18[]13.

例3 (2011年全国大纲卷文科11)设两圆C1,C2都┖土姜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C1C2|=().

獳.4B.42C.8D.82

ゼ蛭 如图,两圆均与坐标轴相切,

所以圆心均在直线y=x上,而它们又过点D(4,1),由对称性知它们也过点

〦(1,4).从而知相交弦方程为x+y=5,易知它与x轴交于点F(5,0),由此知:

FA2=FC2=FD•FG=2×42=8.

∴AC=42,至此易知GH=2AC=8,

可得答案獵.オ

在知道此法的前提下用口算即可知道答案.

仅谈上述供同行参考.

猜你喜欢
外切两圆切点
关于椭圆外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几何不变量
抛物线的切点弦方程的求法及性质应用
“两圆一线”巧算等腰三角形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一个两圆相交的基本结论的应用
探究抛物线内接、外切三角形的性质
椭圆内接外切六边形的几何特性研讨
含有两圆相交结构的问题初探
圆外切三角形与圆的关系
一道两圆相切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