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有进
小学自然学科作为一门综合课程,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小学自然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三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自然课的内容大多是常见、学生感兴趣、渴望了解的知识,其次选择的是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1.营造创新氛围
首先,要创设民主、快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敢想敢说,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时地会有新颖、奇特、有创造性的见解。
其次,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还体现在座位排列的重组上,“秧田式”变为“马蹄形”或者“蜂窝状”。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课堂探索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充分体现了民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老师上课时就轻易地置身于学生之中,置身于学与教之中。师生情感近了,学生也就更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保护好奇心,鼓励质疑
自然课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可以利用实物、实验等载体,要求学生对事物多观察、多思考,进行大胆的质疑。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用电热棒和一满壶水做烧开水的实验,在学生满怀兴趣认真观察并全面描述观察现象之后,教师抓住时机设问:“水为什么会从壶里流出来?”学生纷纷提出猜测:有的说“可能是被热气顶出来了”;有的说“可能是水变多了”;马上又有学生说“老师又没向壶里加水,我想可能是水变热体积增大了”。此时,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提出要求:“能选用桌上的器材自己想办法通过研究来证明一下吗?”于是,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自主、创新的研究活动中。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迈出了创新的步子。
3.激发创新兴趣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例如在教学《蚯蚓》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供蚯蚓后,问学生: “你都准备用哪些方法来研究?”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于是教师鼓励他们,让各组自选研究专题,自己决定研究方法,并为他们提供“自助餐式”的选择材料、20多分钟的独立研究时间和空间。这20多分钟的时间及自由的空间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有了这些时间、空间的保证,学生就玩得尽情尽兴,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正好符合学生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也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例如《斜面》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课前准备了小方木块,教师只替学生准备了测力计。
1.自学课文引出问题:工人叔叔在往卡车上装货时,为什么要用一块长木板斜搁在车辆与地面之间,把货物沿着板推上去?
2.猜测或假想:甲生:可以省力。乙生:比较方便。
3.小组合作,制订计划:你们小组将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并要求说出办法。
4.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有的小组很快用铅笔盒作斜面,有的小组用较厚的书本作斜面,有的用尺子作斜面……但也有小组开始找不到用什么材料作斜面,在别的小组提醒下也成功了。
5.形成结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加以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斜面能省力。
6.应用验证:运用其他材料或生活中的现象验证或解释结论的正确性。
虽然这次实验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学生主动参与了斜面能省力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学生也领悟到“提出问题—猜测或假想—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在“做”中学,在“做”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比直接获取最终结果更好,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分析推理去自我发现、自我论证、自我总结自然规律的能力是常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授之以“渔”,把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单纯的“授之以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在小学自然常识教学中,教师们要立足于自然课的综合性,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和未来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