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体化课程质量主要因素的探析

2012-04-29 00:44:03李玉凤,魏东坡,李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工作过程

李玉凤,魏东坡,李锋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主要趋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融“教、学、做”一体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中,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探讨影响一体化课程质量的因素,能推动新形势下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能切实推进教学的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质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51-02

近年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并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2009年,我系基于以上思想,通过市场调查和专家多次研讨与论证,重新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职业素质学习单元、专业能力学习单元、拓展能力学习单元和集中实训学习单元共计27门课,其中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一体化课程13门,在2009级部分班级作为试点,通过四个学期的实践,有部分课程获得较好效果,也有部分课程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我们对影响效果的因素做了研究,发现影响一体化课程质量的因素与影响传统课程的因素有着质的区别,这里对主要因素做一简单剖析,希望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推动新形势下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能切实推进教学的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一体化”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一体化的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以行动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同在创设的工作任务环境中实施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即学生的学习是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完成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培训老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通过教、学、做一体来完成课程的要求和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一体化课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体化课程与传统课程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它不仅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从“集中授课,理论讲解”向“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实践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黑板加粉笔”向“一体化教室”转变。因此影响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质量的因素也与普通高校课程质量影响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在这里笔者仅对不同于传统课程的一体化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一分析。

1.教师依然是影响课程质量因素的主体。虽然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不再推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尤其是“一体化”教学是在师生双方共同创设的专业场景下完成教学过程。但教师依旧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能力依然是影响课程质量因素的主体。要想保证一体化课程的质量,就必须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其一,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其二,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其三,教师需要具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了,可能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也可能需要几位教师联合承担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其四,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要求,改变教学工作方式、方法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即保证“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保证他们既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才能保证完成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一体化”教室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条件。在一体化教学中,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必须要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完成任务获取知识。这就需要建设既满足理论教学又满足实训教学的“一体化”教室。“一体化”教室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室或者车间,也不是它们简单的罗列,而是能实现教学设计需要完成工作任务及保证分组要求所需的配置合理的教学设施,来保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否则学生们团体协作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会有的动手、有的瞪眼,纪律涣散,保证不了专业技能的训练,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3.教材资源建设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教学中,教材就是课程最具体的体现,是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一体化”教学是根据工作过程进行实际选取和创设“任务”,通过协作“完成任务获取知识”的方式开展学习,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只能作为“字典”,真正需要的教材应是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导融入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为辅,让学生在完整、综合的工作过程中思考和学习。教材的范围可以扩展到根据教学设计编写的任务单、项目书,帮助学生获得信息的引导文、视频资料,CAI教学课件以及电子化教案,以及对学生综合评价的评价标准等等,同属于课程教学材料。

4.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工作活动(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思考和提高。因此教学实施是教师教学设计好坏的检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必须途径。在此教学过程中,虽然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放任自流,要想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必须对任务、资讯、计划、方案、评价、检查各环节都作周密的安排和精心的设计,要考虑任务提出后,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不可预知的种种可能,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知识的运用,注重培养同学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分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分组的原则、组员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员的数量都会影响着组员的学习效果。人多会有“人浮于事”或者“人多手脚乱”,人少教学设施数量增大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实验证明,每组人数应控制在5~6人,采取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同时还应注意组员分工要明确,避免出现依赖思想。

5.评估反馈是课程质量的保证。及时的评估反馈便于授课教师了解教学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自觉优化教学过程。因此通过确定专门的考核小组,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和评估是课程质量的保证。通过定期学生座谈,有目的的学生问卷调查及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应答的考核,教师的听评课,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和跟踪教学效果,及时沟通和反馈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教学评估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直接受到教师教学效能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深刻的了解。

以上仅仅是笔者在一体化教学实施中的一些感悟,当然,除了以上诸因素,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也会影响课程的质量,如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否能承载课程的培养要求,教学情境的设计、任务载体的选择是否能满足原则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

[3]徐涵.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对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7,(5).

[4]俞建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213c651f01dc281e53

af0ce.html

[5]蓝永庭,蓝芳.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索[J].大众科技,2009.

[6]胡贤民.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工作过程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科学与财富(2017年3期)2017-03-15 17:48:00
一体化课程
成人教育(2017年2期)2017-03-15 15:58:42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48: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举措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08:27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16:52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52:47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23:27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