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作家胡安娜.德.伊瓦若诗作浅析

2012-04-29 09:47戴盈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作品诗歌

戴盈

摘要:在论文《乌拉圭作家胡安娜·德·伊瓦若诗作浅析》中,作者简要介绍了乌拉圭女作家胡安娜·德·伊瓦若(Juana de Ibarbourou)的生平经历,选取其代表诗作《时刻》(La hora)进行分析。通过对《时刻》内容与形式上的论述,对作家早期作品的题材、语言、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胡安娜·德·伊瓦若;诗歌;作品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52-02

乌拉圭女诗人和散文家胡安娜·德·伊瓦若(Juana de Ibarbourou),是拉丁美洲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语言简洁,内涵丰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主要关注她的诗歌部分,通过选取她的一首代表诗对作家早期诗作的题材、语言、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一、作家生平

胡安娜·德·伊瓦若出生于1892年,本名胡安娜·费尔南德斯·莫拉雷斯。20岁时嫁给了卢卡斯·伊瓦若,其姓伊瓦若由此而来。尽管她出生极其贫寒,在文学创作上却是相当早熟的。她的作品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诗歌与散文。其中,她的主要诗歌集有《钻石的语言》(Las Lenguas de Diamante)、《野性根源》(Raíz Salvaje)、《风中玫瑰》(La Rosa de los Vientos)及《失去》(Pérdida);而她的散文主要收录在以下的文集中:《新鲜陶罐》(El Cántaro Fresco)、《男孩卡洛》(Chico Carlo)等。胡安娜·德·伊瓦若的早期作品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痕迹。在当时的拉美,这是一种新出现的文学流派,开创了拉美国家文学独立的先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生活的影响,她的后期作品风格黑暗,关注点也转移到了对痛苦的感受和对死亡及神秘事物的反思中去了。胡安娜的第一本书,也是最著名的诗歌集《钻石的语言》出版于1919年。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乌拉圭评论家阿尔贝托如此评价到:“《钻石的语言》的作者用简洁清新的叙述风格替代了鲁文·达里奥时期的精致豪华和具有乐感的诗歌语言,获得了成功。”在胡安娜1922出版的第二本诗集《野性根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她的作品体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万物的亲近。她后期的诗集《风中玫瑰》(1930)标志着她创作中的转折点,在这本作品集中,胡安娜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对痛苦和神秘的关注中。《失去》,发表于1950年,这部诗集主要反映了胡安娜对丈夫和母亲去世的悲痛。在1930~1950年之间,胡安娜没有发表任何诗集,这并不意味着她创作灵感的枯竭。而是由于她把重心转移到了散文创作中。在这段时期,她发表了《男孩卡洛》等三部散文集和一部儿童剧《娜塔莎的梦想》(Los Sue?os de Natacha)。这些散文作品,延续了她诗歌的题材和风格,同样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胡安娜的天才和勤奋为她赢得了许多的奖项和荣誉,比如1929年被誉为“美洲的胡安娜”,1959年获得乌拉圭的国家文学奖,等等。

胡安娜·德·伊瓦若于1979年在乌拉圭首都蒙特维迪亚去世。

二、诗歌:《时刻》(La hora)

现在就要我吧,趁着还早。趁着我手中还有新鲜的大丽花。现在就要我吧,趁着天色未亮。我这沉静的秀发。就现在,我有香软的肉体。清澈的双眸和玫瑰色的肌肤。就现在,这春日里的凉鞋

穿在我的脚上。就现在,我的嘴角含笑。如同微风中的银铃。以后……唉,我知道。那些我都不再拥有。以后,你的渴望也将落空。如同陵墓上的祭品。现在就要我吧,趁着还早,趁着我手中有满满的晚香玉。今天,不要再晚了,在夜幕降临之前。在那新鲜的花冠枯萎之前。今天,不是明天,噢爱人。你没有看到那意大利柏树也将爬满藤蔓?(《时刻》选自“钻石的语言”)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首选自“钻石的语言”中名为《时刻》的诗。从总体上看,这首诗既是对女性身体的赞歌,也是对青春易逝的感叹,题目《时刻》就点出了整首诗的基调和主题。这首诗可以分成5个部分,前2段为第一部分,接下来3段为第二部分,第6、7段为第三部分,第8段为第四部分,剩余的几段就是第五部分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开门见山的表达出了她想对爱人传达的信息。“要我吧,趁着……”这个句型在诗中重复了三次,可见作者的用心。动词“要”的含义是如此大胆和具有暗示性,以致于我们能够品到情色的意味,这也是胡安娜早期诗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然而,这种源自青春的性感却显然是健康自然的。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详细的描述了她的青春特点:香软的肉体、清澈的双眸、玫瑰色的肌肤、银铃般的微笑、手中的大丽花、沉静的秀发等等。这样一来,一个美丽、温柔、安静、具有吸引力的青年女子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这样的人也应该是所有男士心仪的对象吧。但是这些青春的优点都是易逝,必须在当下欣赏珍惜。这一部分每段的第一个词“现在”就很明显的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逆转。作者本人就很清晰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说“以后……那些我都不再拥有”,即使到那时爱人的渴望再热切,也都于事无补了。显然作者的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听天由命的接受最终的年老色衰,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只剩下好好的享受青春的每一分钟,而不至于将来年老时在悔恨中度过。因此,胡安娜在第四部分中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喊:“现在就要我吧,趁着还早”。这句诗在结构上是第一段的重复,但在内容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最后,作者再次锁定“今天”,而“不要再晚了”,“不要明天”因为“当夜幕降临,新鲜的花冠就将枯萎”,“意大利柏树也将爬满藤蔓”。我们的生命也如同大自然的植物。假如我们不希望看到花草凋零,我们就更不应该让这个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看着时间慢慢流逝而一无所作。很显然,胡安娜是热爱大自然的,在诗中出现了花和树的比喻。女子就好像“大丽花”和“晚香玉”,散发着香气,代表着优雅和诱惑。而青春则对应于“新鲜的花冠”,美丽,活泼却也脆弱。在意大利柏树上生长的“藤蔓”则正如在人身上渐渐出现的皱纹。胡安娜也对比了“如微风中的银铃般的笑声”和“你的如同陵墓上的祭品的渴望”。微风中的银铃是动感、开朗、活跃的;而在陵墓上的祭品则是静止、忧伤、悲惨的。银铃发出的声音,即使再悦耳,也会立即在风中散去。然而尽管它易逝,还是会在听到的人的心中留下记忆。而祭品,就算再丰盛,也只能独自的慢慢腐烂。这一对比突出了青春的易逝和悔恨的无用。对胡安娜来说,写作源自她自我表达的需要。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句“以后……唉,我知道”就好像是她在写下“以后”这个词后,陷入了沉思,过了几分钟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得不承认最终的命运。可见,她的情感表达是很有情境感的。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抓住胡安娜诗歌的主要特点。她能够通过纯粹和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最纯真最深刻的感情。她用自然清新的诗句,在读者间构架了一座沟通之桥。她不追求新颖的表达手段,而是使用古典方式来建造她自己的诗歌世界。

另一方面,本首诗歌的主人公并不是传统的妇女形象:被动、含羞、忧伤,作者所塑造的女子是一个充分了解女性美和自身需求的形象。她是主动诉求满足欲望的那个人。在胡安娜的诗作中,女性角色总是开放、自由、有吸引力的。严格意义上讲,胡安娜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不过她的确在诗歌中体现出了某种反对大男子主义的倾向。让我们再来看一首短诗:你要去我去的地方,我的爱人,我远离天堂,而你在我身边,你是我的奴隶。你是我的……在动脉中,你是我的仆人在血的海洋中。(《女主人》选自“钻石的语言”)正如诗歌题目所说,在恋爱中,女性角色取代了传统的男性角色起到了支配的作用。女性成为了“女主人”而男性成为了“奴隶”。对胡安娜来说,这首诗歌是与以男性为主宰的传统爱情诗的一种决裂。显然胡安娜试图冲破传统社会对女性在道德上的枷锁,在这一点上,我们可将胡安娜看成是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

通过对胡安娜·德·伊瓦若代表诗作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她的早期文学风格做一个大致的归纳:在她的早期作品中不仅可见爱情、死亡、生命的短暂等常见题材,也有对自然、对人体美的颂歌。她的语言简练精确,表达自然,体现出了她清新、人性化的独特诗化文学风格。作为特点显著的作家,胡安娜的作品一定还会在拉美甚至世界文坛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胡安娜·德·伊瓦若作品[EB/OL].http://letras-uruguay.espaciolatino.com/ibarbourou/juana.html.

[2]胡安娜·德·伊瓦若其人[EB/OL].www.ucm.es/info/especulo/numero22/j_ibarbo.html.

猜你喜欢
作品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走进闵惠芬艺术馆,感受二胡皇后的传奇人生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及其作品印象探究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