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2-04-29 00:44邬亚军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道德

邬亚军

[问题呈现]

情景一:学习二年级(下)中的《美好的家园》一课,快下课了,老师对大家说:“孩子们,建设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给市长写一封信,说说你的精点子。老师会帮你们把信寄给市长。”下课后,老师就把这个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甚至当孩子把写好的信交上来时也信手一塞了事……

情景二:《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三年级(上)中的一课,课堂上,老师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请大家评选“珍惜时间”小明星,然后发给各种奖品。因为时间关系,这种评选往往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拿到奖品的孩子眉飞色舞,而没有拿到的则垂头丧气,甚至有一些孩子暗暗不服……

情景三:四年级(上)中的《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的学习中,有个同学突然站起来说:“王××不用感谢父母,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把他丢下不管了。”老师没料到这一场面,慌乱中这样“顺势”引导:“哦,是吗?父母离婚了,但是他们也是爱我们的。我们班级里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父母离婚的?”话音刚落,有几个孩子涨红着脸低下了头……

[剖析反思]

应该说,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上,以上现象绝不鲜见,特别是在公开课以及各种级别的观摩课上更是常见。许多老师本着品德学科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为了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挖空心思地进行这样那样的设计,殊不知这样反而失去了很多很多,也许失去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也许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许会缺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因为品德课没有考核的硬性指标,有些学校常态的品德课简直形同虚设,这一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堂生活本身存在诸多的道德问题。

那么,品德课堂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材本身的问题

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来编写的,它是对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的一次再创造,那么,体现课程设计意图的教材所选编的内容科学合理吗?它可以兼顾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儿童吗?生活在城市的儿童和生活在农村的儿童,他们的生活体验有着天壤之别,教材中有他们各自熟悉的生活场景吗?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教材中的“孝敬父母”“父母是我特别的朋友”等内容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留守儿童”来说会造成心灵伤害吗?种种诸如此类的问题,势必在课堂生活中产生一定的道德影响。

二、课程实施者的问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有意或无意引发课堂道德问题的主要来源。综观教师引发的课堂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所谓显性的道德问题,显而易见,就是指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如迟到或擅离课堂、上课接听手机、体罚学生等等。这类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学校领导的关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目前存在的更多的则是隐性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首先,有些教师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用心良苦的结果却是伤害了孩子纯真的心灵。像“情景一”中所讲的那样,教师亮出不想兑现或者无法兑现(借班上课)的课堂延伸,导致孩子们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失去对整个课堂生活的信任,那么,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又如何去实现呢?另外,教师不顾学生的意愿指定他们在课堂中扮演某种角色、不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的预设不同的见解等,这样的教学行为所引起的道德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叶障目”,一心想着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其他原本应遵守的社会公德,造成了道德的缺失。

2.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有些教师误以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放任自流,由其所为。其实小学生年龄小,生活体验少,决定了课堂上必须有教师的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也有教师忽视了“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的根本,或一味肯定或一味否定,放弃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选择的责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凭借他那绝对的主动地位和支配作用,牢牢操纵和控制课堂上的“话语”的内容、形式,形成“一言堂”,也就是所谓的“话语霸权”。更有甚者,用居高临下的态势、用说一不二的语气、用绝对权威的结论,先向学生灌输某种理念,让学生强硬接受。这样的课堂,学生缺少的是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是枯燥乏味的被动接受。

另外,评价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类似于“情景二”的场景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把小奖品带到课堂上,学生为了得到奖品表现非常积极,然而奖品没了,表现就没有先前那么积极了。因此,小奖品虽然能调节课堂气氛,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有些学生会把得到奖品当做一种追求,而把“学习”这一主要任务置之度外,产生一种功利心理。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学生变得浮躁、麻木,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

再者,有些教师缺乏教学机智,死板地对待生成资源,无意中伤害了孩子。“情景三”中,在老师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有孩子抛出“离婚”的话题,教师原本应该淡化此话题,因为它牵涉到有些孩子的隐私或有可能伤害到他们的心灵,但教师却为了“安慰”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调查“我们班级里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父母离婚的”,这就好像给那些孩子原本就脆弱的心灵上撒了一把盐,而可怕的是教师却还浑然不知。

[应对策略]

课堂生活是孩子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道德性,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更具有直接、持久和经常性的作用,可是由上所述,在品德学科的课堂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着很多不道德的因素。长此以往,品德课不但达不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目标,反而会导致孩子们道德认知的混乱、道德情感的麻木、道德意志的下降、道德行为的退化。让孩子们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已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鲁洁认为:所谓“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从课堂生活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因此,营造有道德的品德课堂生活,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提高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凸显课堂生活的道德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品德学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直观的教材,是教师的坚持与一贯的表里如一铸就的。品德教师更应该是言教身教并重的楷模。

1.增强自律能力

自律是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内化,包含了教师深深理解教育而形成的角色敬畏和时刻提醒自己“慎独”的教育良心。我们首先要学会敬畏生命,在此基础上才能尊重生命,才会促使自己去创设条件让生命得到自由的舒展。其次是对专业的敬畏,要真正体会专业的特殊意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才会对专业劳动投入全身心精力。

2.拥有健康心态

在生活和工作节奏加速的今天,心理问题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可是做教师的必须及时排解,自我调适。有了好心态就有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育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从而享受到更大的职业幸福。

3.面向全体学生

“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那么,爱优生则是每个老师都会的事。作为教师,不能只爱优秀的学生,而应该面向一切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善待他们,去包容他们的过失,去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经常让部分学生参加活动,使活动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活动的感受、体验也只是部分学生所拥有。经常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就会对活动产生距离,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这样,从教育均衡的角度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剥夺了部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像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4.尊重学生个性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抹杀一个天才。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辩证地看待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道德发展。在这里,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这不正是品德课的努力目标吗?

二、有效实施教学,体现课堂生活的道德性

1.教材的使用体现创造性

教材只是例子,特别是品德学科,它只是引发活动的工具,只是可利用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各具特色的班级和各具特点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材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因此,教师必须大胆超越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社会上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等内容吸收进来,对教材进行整合,选取补充真正有指导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善于捕捉生活的原生态,使原本“纯而又纯”的文本鲜活起来。

2.目标的制定体现现实性

品德课首先追求的是“真”,在“真”的基础上才可以继续探寻“善”与“美”。可是我们的德育常常把道德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表现为更倾向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更强调个人作为公民的义务,用道德教育的方式督促学生去履行各项义务,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似乎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只是一味地讲奉献,而不应该对他人、对社会有所求的。这样的德育,会使学生对我们提出的目标产生怀疑,其教育效果肯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只有根植于生活的现实化的德育目标,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3.活动的设计体现合理性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充分阐明了“活动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确实如此,品德课需要活动,活动给品德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体现课程的“活动性”,在课中安排了大量的活动,课堂气氛是热闹了,但对活动的目的性、必要性以及内在逻辑关联等问题缺乏思考和研究。其实,我们在关注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开心的同时,更要有儿童意识,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探究,精心设计活动,灵活组织活动,积极反思活动,真正发挥活动教学的神奇功效,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让品德课成为学生成长的幸福经历。

首先,活动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认识,让他们乐于活动,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价值。其次,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活动过程,而不是让部分学生做看客。第三,要通过活动,使学生认知与情感同步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第四,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不能“置之度外”,而应该融入其中或者做到“旁观者清”。

作为一门承载着“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目标的课程,品德教师更应该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将整个德育过程置于一个更自然、更接近生活的环境中,用生活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学生熟悉的活动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选取贴近学生心智模式的内容,通过平等的对话,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深刻认识道德,主动接纳道德,自觉维护道德,终身践行道德。♪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