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静
最近一次跟我的上司谈心,她说:“你这几个月的状态很不错,越来越有‘职场范儿了。以前的你,每天早早到公司,只会埋头认真做自己的事,活脱脱一副学生气。”其实,我并没留意到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变化,但确实是对自己内心的变化深有体会。
念完研究生,像很多类似背景的人一样,我纠结在“进职场”与“继续读”二者的选择上。那时,一个前辈曾经这样跟我说:“不管你学上多久,书读多久,最终都还是要进职场。否则,你永远接触不到真正有意义的课堂。”于是,纠结到最后,我选择了前者。
但我没想到的是,进入职场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居然是“学院派”与“职场范儿”的PK。
长期的学校生活,容易在身上留下深深的“学院派”印记。“学院派”这个词,始于16 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他们是这样一类艺术人群,重视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并且,由于对规范的过分重视,导致程式化的产生。后来,引申到广义的范畴,所谓“学院派”,指的就是那些受过正规且完整的学校教育和学术训练,学术研究上有师承的人。
事实上,职场里的“学院派”并不像名字听上去这般气派,甚至,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更难进入状态。由于“学院派”是以规范为价值导向的,会特别在意各种规范与规则方面的内容,比如工作是否有固定的流程、好与坏是否有明确的依据……于是,保守、刻板、缺乏灵活变通等形容词,很容易成为这类初入职场的“学院派”身上的标签。
当时的我被这些“标签”深深困扰过,感叹为何一直以来坚信的价值观,竟然会变得如同来到异次元空间一样毫无立足之地。无数次纠结于突如其来的brief,无数次头疼于毫无头绪的复杂需求,无数次混乱在理不清思路的逻辑里,无数次抓狂于“职场范儿”同事的各种淡定中……甚至怀疑,自己多年来的付出和所得究竟有多少是有意义的。
然而,“学院派”有跟表面气派不一样的尴尬,“职场范儿”却着实是表里如一的潇洒,精明、干练、灵活,抗压能力极强。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客户恰当的反馈,他们总能在纷繁复杂的需求中摸清最根本的脉络,他们一边奋战在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中,一边还能像文人志士般有自嘲的雅兴。
还记得2010年公司年会上,一首《死了都要“改”》的演唱歌曲,不知让多少同事在感慨万千的同时,一度笑到癫狂。正因为如此,让我对这些“职场范儿”同事更是充满了羡慕,甚至嫉妒。
为此,我和很多同伴讨论过,也找很多师兄师姐聊过,与自己的直属领导更是交流颇多,直到一次跟高层领导谈话,才使我豁然开朗。他说:“进入职场,每个人都要经历学习的阶段,都要从零开始。不同的是,若有了更好的习惯,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就有了更好的成长优势。学习,其实就是培养一种习惯,一种独立自主的行为模式。成长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单一模式和方法的模仿和积累,而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时候才发现,当时的自己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事物的矛盾与共存。“学院派”保守刻板,但厚积薄发;“职场范儿”灵活干练,仍需要一定的规范导向。或许,一开始就不该只是想在两者中做取舍,而是应该想如何让两者成为强大的共存。
很感谢领导告诉我“如何在职场中更好地学习”这个道理,也很感谢当年对我说过“职场才是人生最好的课堂”的前辈。
其实,当“学院派”遇上“职场范儿”,并不是只能PK,还可以融合,带着“学院派”的感觉学习“职场范儿”,在“职场范儿”中保持“学院派”的作风。就像穿衣服,不同风格的混搭,或许才更能体现出你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