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
〔关键词〕 语文教学;作文;指导;生
活;书面写作;口头表达;
结合;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90—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尤其是在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挖掘写作源头,激发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因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有限的,在观察的时候,往往看不到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当学生看到事物“是什么样”,教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彻底了解它们“为什么是这样。”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第一,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制订详细的计划,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第二,观察时要多种感官协同配合,从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第三,要边观察边联想。教师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观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自然和社会中去观察,彻底解放学生的双眼,让学生自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比如,写《一次活动》时,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然后让学生以这次活动为素材进行写作,从而丰富作文内容。写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口头训练,让他们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成文章。
二、做到写作与口头表达相结合,真正做到“以我之手,写我之口”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出现了一种“重文轻语”的现象。教师们没有认识到口头表达是写作的基础,导致口头表达与写作脱离。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写作与口头表达相结合。例如,写《我家小狗》时,教师先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小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谈到小狗的外形、习性、举动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涉及到很多内容,但在写作时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还需要教师点拨。之后,才能明确主题,把握文章主旨,合理安排素材、布局和结构,把自己心中所想有条不紊地写出来。
三、放飞想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法国近代教育学家卢梭说过:“为了使一个人能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使其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采取我们的看法。”作文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作文时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由于社会的不断变革,新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如果适时引导学生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方法去思考,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效果。因此,让学生作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不包办代替,不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框架来写。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了解现实生活中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情况,产生解决某些问题的强烈愿望。
第二,指导学生通过想象解决问题。在想象中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美好的愿望,一般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假如是这样……”通过大胆的想象使假想的内容具体化;再一种是 “未来是这样的”,通过想象来推测社会、世界、自己的变化,通过想象未来的变化来解决现实的困惑,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三,指导学生对想象出来的内容进行梳理,构思出比较完整的形象,一般是具体事件或者问题解决的经过,要求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