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
〔关键词〕 化学教学;兴趣;实验;多媒体;
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76—01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让学生愉快地探究化学世界,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广大化学教师共同的追求。众所周知,初三是冲刺阶段,化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进初中课堂的,化学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时间紧。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并认真学习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三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而化学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门新的学科,他们对化学学科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实验牢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喜欢上这门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对于课堂演示要尽可能地准备充分,考虑周全,不仅要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处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记录等问题。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还要作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在教学分子和原子中,我例举生活中的事例,如走近花园闻到花香,走近醋厂闻到醋的酸味,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等,让学生知道分子的一些特性,又增加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认识。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学习原子的概念时,我先创设问题情境:“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一过程为什么是化学变化?”学生答:“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我接着又问:“从分子角度如何解释?”学生回答:“是因为有新分子生成。”我再问:“大家知道原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成新物质的分子的吗?”学生先摇头,随即展开激烈讨论,最后各抒己见,我并没有马上评价他们的看法,而是用多媒体播放了三维动画“水通电分解”的模拟过程,这样原本抽象复杂的微观过程变得具体直观、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探究中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的实验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实验内容,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石头能燃烧吗?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然后让他们分组交流、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非常热烈。然后带领他们进行实验,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一边演示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在探究水中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时,我将烧杯中的水倒出一些,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就立刻燃烧起来,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水中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然后又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气氛。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努力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信心才会不断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当然,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教学才能符合新课改理念,才能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