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评委。
最近,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杰出绘画大师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即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隆重首映。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引起了我的关注,是因为它所推出的人物都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有影响力、最具艺术成就的艺术巨匠。
这部总长为36集的系列纪录片,以百年以来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沧桑历史为背景,讲述了12位绘画大师传奇的人生故事和非凡的艺术历程。这部纪录片的问世,将为我们呈现出20世纪中国前所未有的、绚烂辉煌的艺术大观。
首期播出的是《百年巨匠》第一部12集,共有4位大师,他们是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而第一部制作完成之后,《百年巨匠》摄制组还将继续拍摄制作第二部、第三部,将陆续推出的是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关山月,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李苦禅。
用电视纪录片人物传记的艺术手法进行专题创作,如此集中地拍摄制作这么多20世纪中国文化史、美术史上的绘画巨匠、美术大师,可谓是一项艰难、浩繁的文化工程,也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创举。
20世纪已经过去了,这100年可谓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从19世纪末开始,在这个历经沧桑巨变的100年里,与历经磨难的中国近代历史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不仅受到了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正是在当时这样一种内忧外患、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大批致力于用艺术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用艺术救国救亡的美术先驱应运而生。百余年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美术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也由此诞生了一批对中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巨匠。
从学术上总结这100年的文化史和美术史已有众多成果。如何把这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再创造,使之成为可被大众接受、雅俗共赏的传媒作品,这不仅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传媒界所要担当的重要责任。
在众多的尝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和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堪称倾心打造的精品之作。从即将首播的第一部12集作品来看,这套纪录片的精品性质已经充分呈现。
《百年巨匠》的精品性表现在它高度的学术性上
《百年巨匠》的学术性首先表现在它集中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这套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台中国文化、美术界学术大家的群英会。一套纪录片可以聚合如此众多一流的、优秀的专家学者,这在同类纪录片里显然是罕见的大手笔。该片的总顾问有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顾问群中又集中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许江及资深艺术家邓林等当代的大家。而各集之中,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也纷纷亮相。这种由一流专家学者组成的阵容,提升并强化了《百年巨匠》的学术高度。同时,各集中还出现了众多与大师相关的亲友、相关历史或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的参与使纪录片具有了真实客观的质感。他们不仅提供了可信的事实依据,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揭开了许多尘封多年、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
例如,在《百年巨匠·徐悲鸿》中,既有靳尚谊、侯一民、刘勃舒、戴泽、冯远、郎绍君、刘曦林、张江舟等专家的精彩解读,也有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儿子徐庆平(他本身也是美术史家),女儿徐静斐、徐芳芳等亲属的生动叙述;《百年巨匠·张大千》不仅有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亦有海内外张大千研究专家白雪石、傅申、巴东、魏学峰、胡红雨、林木等,其亲属中不仅有大陆家属如女儿张心庆、儿子张枭,还有远在美国的儿子张保罗、张心澄,女儿张心瑞、张心娴及朋友晏济元、弟子龙国屏等。《百年巨匠·黄宾虹》有冯远、许江、龙瑞、王中秀、张晓凌、张桐瑀等;《百年巨匠·齐白石》有刘大为、欧阳中石、刘曦林、杨晓阳、张晓凌、杭春晓、南海岩等。亲属中有儿子齐良末、孙女齐秉正等。集中如此阵容,显然为其他美术类专题片所难以望其项背。更重要的是,如此众多的专家和相关亲属朋友并非挂名而已,他们或者对这些大师作出了自己独特中肯的评价,或者见证了若干重要的史实。当我看到张大千研究中最重要的专家—台湾的傅申和巴东先生在场,看到大千先生后半生最重要的见证者美国的张保罗先生亦在场时,我就知道这部专题片的学术分量了。而张大千110岁的朋友晏济元,齐白石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带他步入画坛的第一位老师胡沁园的曾孙胡维岳也在场时,我简直就是惊诧了!《百年巨匠》摄制组的专业水准和敬业水准于此也可见一斑!正是由于这些专家和见证者的在场,保证了这套纪录片高度的学术性。由于这些重量级的专家和重要的见证人的在场,齐白石艺术那份充满人性、天真和童趣的无与伦比的大众化特征,黄宾虹在笔墨上的重大贡献,徐悲鸿对20世纪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奠定,张大千在现当代中国画史上“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崇高地位,一一得以肯定与介绍。
容量大是该纪录片与学术性相辅相成的又一特点
该套专辑中每位艺术家分3集,每集30分钟。作为专题片,这当然是大容量的了。在如此大的容量中,策划与编撰者从美术史研究的既有成果出发,把这些20世纪的大师们按照其人生艺术历程中最重要、对美术史有重要贡献的阶段或事件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或许为概括艺术巨匠丰富复杂的人生需要,每集都有一个引言,亦如论文的提要一般,既生动独特,又提纲挈领,显示出策划者的独具匠心。
因为要全面反映巨匠们的人生及艺术,摄制组遍访相关的地区和涉及的重要人物。许多地方和人物甚至在海外,这是美术史的专家们也未必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重要人物,如徐悲鸿就读的国立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张大千在美国加州太平洋边上的可以居以及在台湾的摩耶精舍……为了表现这种历史感,与画家有交往的历史人物的照片也让我们大饱眼福。其中有齐白石的贵人胡沁园、陈师曾,黄宾虹的朋友谭嗣同,徐悲鸿的师长康有为,张大千的老师曾熙、李瑞清及张大千的几位夫人等。当然,还有这些艺术巨匠在19世纪晚期或20世纪初期一些从未面世过或罕有人见的作品,如齐白石当细木匠时雕刻的尹氏祠堂雕花作品、雕花木床及早年所作的《胡沁园像》,徐悲鸿为康有为作《康有为像》《康南海六十行乐图》及学生时入选法国国家展览的《老妇》,张大千年轻时的《华山云海图》等。光这些作品就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了增加历史感,摄制组还使用了大量作为背景资料的历史照片,如黄宾虹从事反清活动时的晚清革命背景,徐悲鸿到北京时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图片,北大画法研究会全体成员照片,齐白石到京时的张勋复辟图片,张大千潜心传统研究时抗日战争的背景图片等。众多历史图片的穿插交叠,为这些20世纪美术巨匠们的时代背景作了生动具体的交代。
精到的艺术处理是这套专辑的又一特色
为了再现百年巨匠们丰富而精彩的人生,摄制组还特地选择了一些珍贵的电影纪录片资料,如齐白石95岁画虾的纪录片资料、张大千在海外画荷的电影资料,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大师们的艺术风采。摄制组还从大师们的家属手中搜集了很多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例如我们从廖静文先生提供的大量照片中可以瞻望她与徐悲鸿20世纪40年代的风采,从徐静斐提供的照片中又能看到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形象。大师们个别精彩的人生故事在专辑中则是以别具心裁的电影手法真实再现的。这种电影式的再现,使摄制组的艺术再创造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齐白石儿时放牛生活中那种苦涩的天真童趣、张大千在敦煌洞窟中艰辛的面壁、黄宾虹在徽州老宅中对传统绘画笔墨的研究、徐悲鸿在蒋碧薇家里引出的感情波澜,都是充分调动影视表演魅力的结果。许多电影场面相当感人,如齐白石因感激恩师胡沁园而在其灵堂上焚烧自己的画作以示祭奠的场面。尽管史论家对这些美术巨匠已有成熟的研究,但摄制组在策划和撰写中仍然有大量的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其独运之匠心让人慨叹。例如《百年巨匠·齐白石》从陈师曾在琉璃厂南纸铺见到齐白石印章开始。的确,不管齐白石一生有多复杂,如果没有陈师曾南纸铺这一偶遇,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将不会有齐白石这位伟大的画家。从这个关键点入手,才返归齐白石的童年。另外,精美的摄影和精到的艺术处理让这套专辑有着艺术感染的隽永魅力,如齐白石在星斗塘的月夜做粗木匠时的满地木头刨花、“五出五归”旅途中伫立船头时河面粼粼的波光,黄宾虹思绪万千时春雨雨丝中墙头的青苔古瓦,抗战时隐居青城道观的张大千满眼之苍翠,徐悲鸿中大美术系楼房中不眠的灯光;又如春天逆光中闪亮的柳丝、雨中的湿红、杜鹃凄清的苦啼,再配以湖南花鼓、西安秦腔、北京京剧、苏州评弹、寺庙鸣钟,都把或悲凉或凄清或热烈或苦涩的种种情感氛围,在声色意象的共同烘托营造中处理得细腻而悠长……
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从深刻的学术研究出发,以其成功的策划与完美的制作,在雅俗共赏的生动效果中完成了对20世纪中国绘画大师的精彩解读。我们有理由期待《百年巨匠》更多的续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