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故居起居室
这是一个宁静的下午,在这座被秋色浸染的建筑里,正暗藏着一派紧张的工作气氛。
这是国际级别的重要画展在筹备阶段常有的幕后景象,从美国远道而来的筹展专家正在准备将61幅画作运往美国。这里的每一幅画作都价值连城,工作人员用最专业的方式仔细核对作品的名称、检查规格尺寸,小心翼翼地整理装箱,生怕有任何闪失。
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这位绘画大师的上千幅真迹经过了70年的等待,在中美文化使者的不懈努力下,它们中的精品即将横跨大洋。
时隔70年,一代巨匠的作品终于远涉大洋彼岸。70年前,到底因为什么延迟了徐悲鸿的美国首展?又是怎样的传奇人生将他推上了艺术圣坛,影响力百年不衰?
回顾徐悲鸿的一生,他短短58年的生命似乎总与远行紧密相连,总与追梦的风帆分割不开。尽管他像一叶孤舟辗转漂泊,却始终高扬着艺术的旗帜,向着理想破浪前行。
命运之舟
来到上海的人,大都要来外滩看看,除了感受这里的都市繁华,也可欣赏流光溢彩的黄浦江面。而191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同样在黄浦江畔,没有人留意到,一个年轻孤单的身影正在这里绝望地徘徊。此时,这个挣扎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里的青年,已经花掉了身上的最后一枚铜板,而苦苦等待的另一个工作机会也泡了汤。假如他真的就这样跳进了黄浦江,那么中国和世界从此将失去一位画坛巨匠。
2011年10月30日,初冬的丹佛迎来了一场来自东方的艺术盛宴,“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大展,在被公认为美国中西部最好的展览馆丹佛艺术馆隆重开展。寒冷的冬雪并没有阻挡住人们欣赏这位绘画大师作品的热情。一时间,这里掀起了一股徐悲鸿热潮,介绍他的书籍、画册被放在专柜出售,印有他画作的T恤衫成了最抢手的纪念品。
这是美国观众第一次走近这位中国绘画大师,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徐悲鸿一生作品中的精华:既有久负盛名的经典力作,也有鲜为人知的收藏精品。脍炙人口的奔马、写意洒脱的中国水墨画,使美国观众领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精彩纷呈的素描作品、生动传神的油画人物肖像,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西洋绘画功底。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用纯粹的西洋画法表现中国的历史题材,使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谁能想到,这个差点跳进黄浦江的穷小子后来竟然有如此非凡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今天依然打动着全世界。
这是徐悲鸿在美国举办的首次展览,也是一个等待了大半个世纪的圆梦之展。70年前,为了支援中国抗战,徐悲鸿曾计划赴美举办画展。可是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他不得不中断了行程。
徐悲鸿的作品仿佛为观众开启了一扇通往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大门。20世纪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呢?人们渴望从大师的作品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从那遒劲的笔触间找到画家蕴藏的情感。今天,人们依然渴望去探寻:究竟是命运创造了天才,还是天才改写了命运?
生于1895年的徐悲鸿,其青年时期正处于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在那个绝望的夜晚,年仅20岁的徐悲鸿没有选择沉入黄浦江底,而是重新回到了他的命运之舟,尽管这叶小舟,当初是如此的风雨飘摇。
宜兴不仅是闻名遐迩的陶都,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城市。穿城而过的塘河一直是一条繁忙的水道,城市东北角的河道上有一座屺亭桥,桥边的小镇就是徐悲鸿的故乡宜兴市屺亭镇。就在离桥不远的河岸上,被现代楼宇包裹着的那个小院就是徐悲鸿故居。
这是一座幽静的院落,院内是一幢典型的上世纪初普通江南农家的房屋,屋内的所有陈设都是按照当年的样子摆放的。从厨房灶台的炊具上可以看出当年徐家的贫穷和简朴。后院的那间小阁楼就是徐悲鸿儿时读书的地方。在那里,他接受了最早的启蒙教育。而他的启蒙老师正是他的父亲徐达章。徐达章会画画,是私塾先生,可以说是当时宜兴一位一流的乡村画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徐悲鸿很小就爱上了绘画,并显露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但是父亲徐达章却不满足于徐悲鸿步他的后尘,仅仅做个穷画家。作为清末的民间文人,他更期望儿子能够打下坚实的文化功底,将来超过他。
少年徐悲鸿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读书、学画,9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10岁就已经能为父亲的画敷色、为乡亲们写春联了。在父亲的引领下,这个乡村少年不仅走上了艺术道路,也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在传世不多的徐悲鸿早期画作中,《敬姜》《勾践夫人》都体现出了孔孟人伦对少年徐悲鸿的影响,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他当时的创作主题,也是一种志向的表达。
徐悲鸿13岁那年,镇上闹饥荒,父亲只好带着他外出谋生,这一去就是好几年。这段四处游历的生涯让少年徐悲鸿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纷繁的世界。他们父子俩相依为命,跋山涉水、走街串巷,就靠他们手中的毛笔谋生。年复一年流浪卖艺,不仅让徐悲鸿从父亲身上接受着传统艺术的熏陶,也让他接触到了许多流入民间的西洋绘画艺术。这种经历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艺术理想的种子。
3年后,因为父亲染上重病,他们返回了家乡。这时,家庭重担全都落在了青年徐悲鸿身上。每天天一亮,17岁的徐悲鸿就开始匆匆赶路了。当时他的绘画名声已经传遍四乡,为了能够多挣一点收入,他同时兼任了宜兴3所学校的美术老师。三校之间相隔50多里地,每天的穿梭往返让他养成了疾步如飞的习惯。
就在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了,很快,清王朝覆灭的消息就传到了宜兴,徐家赖以生存的私塾变得无人问津。而此时,徐达章也已病入膏肓。为了给重病中的父亲冲喜,家人做主为徐悲鸿娶了一位素不相识的邻村姑娘。年仅18岁的徐悲鸿不满这桩包办婚姻,给新生的儿子取名“劫生”,意为“遭劫而生”。冲喜之后的第二年,父亲还是不治而亡。
徐悲鸿本名叫徐寿康,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是家人对他的一种期望。父亲去世后,他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悲鸿,意为“孤单而悲伤的鸿雁”。贫穷的家再也留不住这个充满理想和才华的青年了。为了谋生,徐悲鸿要往外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临行前,国文老先生张祖芬送给他一句临别赠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带着这句话,徐悲鸿开始了他人生的坎坷之路。
被誉为东方明珠的上海,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成了摩登之都。徐悲鸿人生中的很多故事都与这座城市有关。如今的上海依然像当年一样,街道上充斥着拥挤的人群,外地人在激烈的竞争中为生存打拼。可想而知,当时初次闯荡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滩,徐悲鸿又是何等的艰难。
虽然第一次冒险的结果让他始料不及,几乎走上了绝路,但是他并不甘心。他设法回乡凑了一笔费用后,又回到了这里。幸运的是,这一次手中的画笔将他生命中的一位贵人带到了身边。
黄振之,浙江吴兴人,当时是上海的一位富商,喜欢书画收藏。一次偶遇使他见到了徐悲鸿的画作,他认定这个年轻人是难得的可造之才。在黄振之的帮助下,徐悲鸿总算有了一段安定的日子,不再为生计奔波,一心练习书画。因为感激这位恩人,徐悲鸿甚至一度给自己取名为黄扶,意为“得姓黄人之帮扶”。然而,一年之后的隆冬季节,黄振之生意失败,濒临破产,不能再继续资助徐悲鸿了。在走投无路之际,徐悲鸿抱着侥幸的心理,画了一幅《骏马图》投给当时的上海审美馆。
当年主持上海审美馆的高奇峰、高剑父兄弟恐怕并没有想到,他们的回信帮助了一位对中国画改良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不仅决定发表徐悲鸿的作品,还以丰厚的稿酬请他再画4幅仕女图。画完4幅仕女图需要一个星期时间,可当时徐悲鸿身上只剩下5个铜板。他毅然当掉了自己唯一的棉袄,换回颜料、纸张,每天只用一枚铜板买一个糍粑饭团充饥。到了第五天,作画期间,有几次几乎饿晕过去的徐悲鸿终于完成了画作,也花光了最后一枚铜板。当他夹着4幅仕女图,冒着风雪送到审美馆时,高氏兄弟却因为大雪纷飞没来上班,而且不巧,第二天又是星期天。
高氏兄弟的稿费只能再等。就在徐悲鸿想方设法借钱活命之际,一张震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中。这位从未进过正规学堂的21岁的年轻人考上了震旦大学法文系。他没有料到机会会在此时降临。
徐悲鸿一直为了绘画的梦想闯荡上海,可他为什么没有报考绘画学校,却要去投考法文系呢?原来,徐悲鸿随父卖画的经历,让他在流浪途中看到了一些西洋美术的画片。他还曾经临摹过洋烟盒上的人物、动物图画。从那时起,他就朦胧地产生了去西洋学习绘画的念头。来到上海后,当他了解到只有法国才能学到真正的西洋画时,他就下定决心去法国留学。他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法文,最终考入了震旦大学法文系。
如今,当年的震旦大学已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部分。也许徐悲鸿曾在校园里练习过法文发音,也许这里的景致曾是他写生的参照,但这时他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今天的上海展览中心是在100多年前的一幢西洋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在当时被叫做哈同花园。徐悲鸿的一切好运都与这幢建筑有关,仅从建筑的规模上就不难想象当年哈同这位犹太富商的富有和奢华。他不仅拥有花园别墅,还开办了一所名叫圣仓明智的私立大学,学校推崇的是中国文字的创始人仓颉。就在徐悲鸿1916年考上震旦大学后不久,一天,他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哈同花园征集仓颉画像的广告。徐悲鸿根据古籍记载,创作了一幅一米多高的仓颉水彩画应征。
徐悲鸿的画征服了学校的教授,哈同花园的总管诚邀他担任哈同花园的美术指导。正在窘迫中读书的徐悲鸿不仅学费有了着落,还平生第一次住进了别墅,拥有了一间窗明几净、带阳台花园的画室。但他却并不留恋这一切,他的志向是去法国留学。
就在徐悲鸿一面在哈同花园谋事,一面在震旦大学读书的时候,经同乡介绍,他认识了在震旦大学担任教授的前辈蒋梅笙。不久,这位学习刻苦的年轻人就成了蒋家的座上客。蒋梅笙夫妇见徐悲鸿才华出众,十分欣赏,又得知他在家乡的原配妻子、孩子在他漂泊上海时不幸亡故,更多了一份同情,常常念叨这个年轻人。可是他们却完全没有察觉到,他们的二女儿、当时年仅18岁的蒋棠珍,已经悄悄地动了少女的心思。
然而,蒋家是宜兴有名望的大户,蒋棠珍自小接受的是家庭严格的传统教育。尽管她心头充满了对徐悲鸿的爱慕,却羞于启齿。这两个年轻人虽然多次见面,可私下里却从未说过一句话,即使偶然有机会独处,他们也会尽量避开。这种微妙的情感让情窦初开的蒋棠珍感到兴奋,但是一个阴影却始终笼罩在她的心头,让她感到惶恐和不知所措,因为她13岁那年,已由父母做主与世交、苏州的大户查家定亲,眼看迎娶的日子就要到了。一天,蒋棠珍接到了徐悲鸿托朋友带来的一封信。原来,徐悲鸿已经通过卖画凑足了去法国留学的费用,即将出洋留学的他特来信询问她是否愿意同行。一番辗转反侧之后,蒋棠珍决定随徐悲鸿远去,留下了书信与父母辞别。
拒绝包办婚姻,与所爱之人私奔,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两个青年自己决定了人生的选择。登船之前,徐悲鸿将一枚刻有“碧薇”二字的水晶戒指戴在了棠珍手上,从此,蒋棠珍成为蒋碧薇。1917年5月14日清晨,徐悲鸿带着蒋碧薇一起秘密离开了上海,开始了通向他人生理想的航程。
艺术之帆
作为大上海最繁忙的水道,黄浦江不仅见证了上海滩的百年兴衰,也见证了徐悲鸿青年时代的奋斗历程。1917年5月14日,徐悲鸿带着蒋碧薇从这里出发,开启了去西洋学习绘画的航程。这位从江南水乡走出来的穷孩子,独自在这里几度闯荡,历经磨难,现在他已经不再孤单,有身边的爱人相伴,他要乘风破浪,走得更远。然而,踌躇满志的徐悲鸿并不知道,他的异国求学之路将更为艰难。
1917年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正酣。随着战事的蔓延,到了5月,从上海去往欧洲的航线被彻底阻断了。而此时,打算一起私奔到法国的徐悲鸿和蒋碧薇已然没有退路了。时间紧迫,他只能带着蒋碧薇秘密离开上海,改道去了日本,等待战事平息后再赴欧洲。没想到,他们在日本一等就是半年,最后旅费用尽,无奈之下只能打道回府。徐悲鸿第一次出洋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虽然蒋碧薇的父母没有深究这次令家族颜面尽失的私奔,也赞同他们出国深造,但是徐悲鸿再也没有经济能力走自费留学这条路了。并没有死心的他决定去拜访康有为。
徐悲鸿结识康有为还要从他在哈同花园做事的时候说起。当时圣仓明智大学常常邀请名流来校讲学,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康有为。从康有为的言谈中,徐悲鸿第一次听到了中国画改良的论调。康有为认为,当今中国的绘画已衰敝至极,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他主张应该学习西方的写实主义,融合中西画法的精华加以变通。康有为渊博的学识和改良中国绘画的思想深深吸引了青年徐悲鸿,徐悲鸿擅长写实的绘画才能也深得康有为的赏识。康有为不但把自己丰富的书画收藏拿出来供徐悲鸿欣赏,还请他为自己全家画像。正是两人之间这种有如师生般的关系,成了徐悲鸿改变人生轨迹的一个契机。从日本归国后,苦于留学无门、出路渺茫的徐悲鸿拜访了康有为。一个月后,徐悲鸿带着康有为的举荐信去了北京。
1917年12月,就在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徐悲鸿来到了北京。尽管他来此的目的是寻找官费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北京浓郁的新文化思想氛围也感染着他。当康有为的弟子、前总统府秘书、著名诗人罗瘿公读完康有为的举荐信并看到了徐悲鸿带来的作品时,大为惊喜,随即写信向时任教育总长的傅增湘推荐了徐悲鸿。这位手握官费留学名额发放大权的关键人物面见了徐悲鸿之后,也确认他是一位大有前途的青年画家。傅增湘诚恳地表示,等一战平息后为徐悲鸿申请一笔留学经费,同时把他推荐给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极力提倡美感教育的蔡元培聘请徐悲鸿担任北大画法研究会的导师。
在北京大学出版的第一期《绘学杂志》上,刊登了徐悲鸿所写的《中国画改良论》。在这篇文章里,徐悲鸿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者融之”。
正当徐悲鸿踌躇满志之时,他出国留学的计划再次出现了波折。在教育部派遣官费留学生的名录上,竟然没有徐悲鸿的名字。极度失望之下,愤怒的徐悲鸿写信给傅增湘,指责他食言,措辞十分尖锐。最终,在蔡元培的努力挽回下,徐悲鸿留洋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1919年5月10日,经过近两个月的海上漂泊之后,徐悲鸿和妻子蒋碧薇抵达了巴黎。在这个举世瞩目的艺术之都,他开始了长达8年的留学生涯。
世界著名的罗浮宫一直是徐悲鸿心中最向往的艺术圣殿,这里珍藏的名作真迹琳琅满目,几乎囊括了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古典绘画大师的所有重要作品。每次来到这里,都会使他流连忘返。然而,徐悲鸿在巴黎留学的这个年代,欧洲早已经历了由古典主义到印象派、现代派的过渡阶段,就连印象派之后的凡·高都已去世30年了。此时正值西方表现主义艺术思潮流行,引领欧洲艺术潮流的是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立志改良中国画、希望从西洋美术中汲取精华的徐悲鸿,并没有跟随这股势头强劲的现代主义艺术潮流,而是在古典大师的作品中执著地寻求着实现自己理想的答案。
在罗浮宫,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徐悲鸿。他不禁为作品中那种喷薄而出的革命浪漫主义气息而着迷,被那种史诗般的宏大场面和严谨写实的绘画表现力所折服。他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可以振聋发聩、鼓舞人心的美术。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画廊街道尽头,是世界著名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它已经在这里屹立了500年。今天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从建筑外观来看,几乎和一百年前没有什么区别。在古朴典雅的校园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高贵的艺术气息。但是,只要走进画室就会发现,一百年前的那种以严格写实著称的美术教育传统,在这里早已荡然无存。画素描的学生,在大厅三三两两随意席地而坐,没有画架,也没有模特。油画工作室里,高年级学生的作品几乎都是现代艺术风格。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首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室内,依然保持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一百年前的传统教学形式,画人体素描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基本功课。而将这种素描教学体系引入中国的,正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徐悲鸿。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徐悲鸿,凭借着天资聪颖和勤学苦练,很快就完成了石膏和人体素描两个阶段的学习。从现存的徐悲鸿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当年打下的扎实的基本功。他的素描写生作品风格独特、造型准确、结构严谨、灵性十足。尽管只是一些课堂作业,但艺术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完成基础训练以后,徐悲鸿随后师从当时的院长、精于肖像画的佛拉蒙学习油画。在求学期间,经佛拉蒙举荐,徐悲鸿又拜法国著名画家达仰为师。几乎是法国最后一位写实派大师的达仰,成了徐悲鸿艺术之路上的重要领路人。达仰17岁就师从著名风景画大师科洛,一生恪守科洛关于“诚恳、自信,不要放弃真理”的教诲。徐悲鸿对达仰极为崇敬,每到周末就去他的画室求教,受益匪浅。
在徐悲鸿看来,真理正是写实主义的精髓,没有精准的造型无以表达情感,而没有对真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则无法塑造精准的造型。于是,他抓住一切机会写生、观察生活。
徐悲鸿在留学期间创作的一些作品记录了他们当时的一些生活片段,像拉琴、阅读、逗猫、小睡。这些画作中描绘的生活似乎充满了一种浪漫悠闲的法兰西情调,然而现实的生活却并非如此惬意。虽说是官费留学,但徐悲鸿和蒋碧薇两人只有一份生活费。由于当时国内时局动荡不安,资费时断时续,到了1925年,更是彻底停发了。在那段贫困的日子里,他们常常拮据到朝不保夕、四处借钱度日,甚至辗转到其他消费低廉的国家寻求安身之地。有一次,徐悲鸿与蒋碧薇在巴黎租住的简陋的小阁楼被冰雹砸碎了天窗。按照与房东的协议,天窗必须由他们自己出钱修缮。那几乎是他们两个月的全部伙食费,幸而有朋友资助才得以渡过难关。
为了将西洋油画的精髓学到手,徐悲鸿经常去罗浮宫临摹大师作品。当今天的人们看到徐悲鸿的这些精致华美的作品时,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他当年在饿着肚子的情形下临摹的。常年忍饥挨饿,让年轻的徐悲鸿落下了终生不愈的胃病和肠痉挛。但是,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他始终坚持对西方绘画艺术的探索。
在付出了艰辛的代价之后,徐悲鸿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1923年,其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全国美展;1924年,其作品《箫声》《马夫与马》在法国画界颇受好评;到了1927年,徐悲鸿佳作不断,竟有9幅作品同时入选法国全国美展,这在整个欧洲美术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对于一直陪伴在徐悲鸿身边的蒋碧薇来说,一起忍饥挨饿的苦日子已经到了头,丈夫终于有望成为一名大画家了。
就在回国前夕,徐悲鸿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依然倔强而严肃的面庞上多了一份从容淡定,目光中透出的是对未来的决心和信念。这一年,他33岁。
信念之舵
在今天的上海市淮海中路上,有一条颇有知名度的里弄—淮海坊。100多年前,这里叫霞飞坊,属于当时的富人区。在这片西式的联排公寓里,曾经住过不少文化名人。
1927年10月27日,刚刚从法国归来的徐悲鸿夫妇住进了这里。在这里,徐悲鸿开始了他回国后的生活。这里的环境也让跟随徐悲鸿苦读8年的蒋碧薇感到满意。
在此之前,设在南京的中央大学已经聘请徐悲鸿为艺术系教授,薪金是每月300元大洋。但是,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徐悲鸿的行踪就让蒋碧薇开始担心起来。他每月有一半时间赴南京授课,其余在上海的时间却并不在家。
原来,徐悲鸿在上海时每天要去的地方是位于爱咸斯路371弄的南国艺术学院。该学院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田汉。这位自五四运动起就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著名左翼戏剧家,与徐悲鸿有着共同的艺术主张。就在徐悲鸿刚刚回国不久,田汉便邀请他担任南国艺术学院的美术系主任。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内忧外患的局势,使一直以图强报国为己任的徐悲鸿深感不安。1928年,日本军队制造了济南惨案,屠杀中国军民近万人,震惊国人。徐悲鸿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开始创作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这是他留法归国后,第一次用所学的西洋油画技法表现中国的大型历史题材。画中那位身着黄衫的人其实正是徐悲鸿自己。他不但把自己变成了画中的壮士,还把家人、朋友和学生也画了进去。
在南国艺术学院这所当时的左翼学校中,徐悲鸿不仅用画笔实现了他的人生抱负,还将自己留法所学悉心地传授给学生。其中,受他影响最大的是日后成为中国画坛一代大师的吴作人。
正当徐悲鸿倾尽全力、忘我地从事教学和创作之时,家庭矛盾爆发了。徐悲鸿与田汉等左翼人士的密切来往早就引起了蒋碧薇的不满。而当田汉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入狱,徐悲鸿积极出面营救的时候,蒋碧薇再也无法忍受了。蒋碧薇不仅亲自雇车来到南国艺术学院,拉走了徐悲鸿全部的画具和书籍,还逼迫他辞去了南国艺术学院的教职,举家迁往南京。
徐悲鸿在南京的故居位于南京市傅厚岗6号。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变迁,这幢小楼的格局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在这个花园别墅式小洋楼里,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海派优雅与欧式情调。据说小院落里经常高朋满座,这里举办的文化沙龙和名流派对让徐家公馆闻名于南京的上流社会。可是,徐悲鸿却给这幢小楼取名为“危巢”,意为“居安思危”。
今天的南京东南大学是当年国立中央大学校园的一部分。校园内那座老式体育馆在上世纪30年代曾是中央大学美术系的绘画教室,徐悲鸿授课的画室也在这里。在徐悲鸿的一生中,除了进行艺术创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为了推行自己的艺术主张,徐悲鸿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掘人才,并栽培提携。从那幢小楼里,走出了一大批中国画坛上极有成就的艺术大家。
学成归国6年之后,徐悲鸿再一次来到法国巴黎。他给欧洲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这展览可以说震撼了当时的整个欧洲,继法国之后,又在比利时、德国、英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巡回展出,每到一国,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欧洲大展使徐悲鸿被当时的各大报刊冠以名教授、大画家以及“把中国美术介绍到欧洲的先驱”等头衔,然而,所有这些耀眼的光环都无法囊括徐悲鸿当时生活的全部,也无法阻止现实生活中暗流涌动的危机。
回到南京后,除了教学,徐悲鸿开始真正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这期间,中国画坛上史无前例的鸿篇巨制都在他的笔下一一诞生,他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大型历史人物题材创作的先河。1931年,继《田横五百士》之后,巨幅油画《傒我后》再次震撼了当时的画坛。这幅取材于《尚书》的画作,描绘的是一群在暴虐统治下受苦受难的百姓祈盼明君前来拯救的历史场面。此时的徐悲鸿,已经将视角转向了劳苦大众。
徐悲鸿的创作很快引起了当局一些高官的恐慌,甚至有人跑来向蒋碧薇说:“不要让他再画这种画了,太危险、太露骨。”但是,徐悲鸿依然我行我素。当年,徐悲鸿画室的灯光总是到深夜才熄灭。他已经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创作之中。而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看到的常常是一幅上流社会的欢宴场景:名人政要欢聚的家庭舞会往往通宵达旦。这种令蒋碧薇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让徐悲鸿十分反感。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了。而此时,一幅画作的出现,如同一根导火索,把他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的婚姻危机引爆了。
1936年,徐悲鸿为出身名门的江东才女孙多慈创作了《孙多慈像》。孙多慈在被画入这幅作品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自己竟会被卷入徐悲鸿的家庭感情纠纷中,并为此纠结了一生。
孙多慈19岁那年考取了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学画。起初,因为爱才,徐悲鸿专为艺术天分出众的孙多慈进行辅导,带她到画室参观,为她画像。久而久之,就有流言蜚语四处流传。当蒋碧薇无意中看到《孙多慈像》之后,长期以来郁积的不满和怨气终于借势而发。蒋碧薇不仅想尽办法阻止徐悲鸿与他这位十分钟爱的学生来往,还通过各种关系取消了孙多慈公费留学的名额。于是,徐悲鸿一气之下远走广西。从此,夫妻二人的情分走到了尽头。
就在这时,抗日战争爆发了。中央大学在混乱中迁往重庆。1937年,从广西回到中央大学任教的徐悲鸿在重庆创作了巨幅国画《巴人汲水图》。在这幅有感于嘉陵江边百姓苦难生活的作品中,徐悲鸿又一次把自己画了进去,他虽是一身书生打扮,却和其他人一样挑水,眼神中充满了对底层劳苦大众深沉的爱怜与同情。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拿起画笔,创作了《放下你的鞭子》《狮吼》《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宣传抗日、鼓舞人心的代表作品。与此同时,他南下辗转于东南亚、印度等地,四处奔走举办画展,为抗战募捐。1941年,徐悲鸿正在新加坡,当他准备前往美国办展时,珍珠港事件的爆发阻止了他的行程。不久,日军入侵新加坡,徐悲鸿被迫回国,而来不及带走的40幅油画都毁于战火。但是,有一幅古画,徐悲鸿却一直随身携带,这就是他珍藏的唐代名作《八十七神仙卷》。在这幅作品上,徐悲鸿写下了被视为“悲鸿生命”的长跋。而最能理解“悲鸿生命”这4个字的含义的人,莫过于徐悲鸿的第二位夫人廖静文。
1943年,为了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徐悲鸿专程来到了广西桂林,取回他在战火中藏匿于七星岩的一批图书教材。就在他登报招聘图书管理员时,他与年轻的廖静文偶然相遇了。当时这位年仅19岁的湖南姑娘跟随抗日合唱团来广西演出,无意间,报纸上的招聘启事驱使她报名参加了考试。当她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复试时,被徐悲鸿亲自面试录用。廖静文没有想到,她的人生轨迹从此被改变了。在随后与徐悲鸿共事的几年里,廖静文看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徐悲鸿艰难的奋斗历程和执著的艺术追求令她钦佩,而他多年来有家难归的孤独生活更让廖静文产生了同情和悲悯。徐悲鸿也被这位聪颖过人、还带着些学生气的青春少女吸引了。与此同时,廖静文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使人到中年的徐悲鸿深受感动,渐渐地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让两人一步一步地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最终于1946年结为伉俪。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而在1928年,该校还被称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时候,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的徐悲鸿曾接受蔡元培的聘请,来此担任过院长。他一上任,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这所培养中国美术人才的最高学府,至今依然延续着徐悲鸿当年创立的教学体系,在油画、中国画的创作中引入了素描教学作为基础课程。这个体系后来经过徐悲鸿与蒋兆和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整个中国美术教育的基础框架,被称为“徐蒋体系”。
1946年的北平依然笼罩在战争的阴云里。尽管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但国共两党的大决战却悄然拉开了序幕。北平城内风云变幻,时局动荡。就在这样敏感的时期,徐悲鸿却声称要把北平艺专办成一所“左翼”学校。他的言行很快就引起了一些特务的注意。两年之后,国民党节节败退,北平即将不保,南京政府拨出专款,迁走学校,撤走名人政要,徐悲鸿也在南撤的名单之列。可是,面对特务的恐吓和利诱,徐悲鸿依然坚持留在北平。他与学生中的地下党员一起秘密展开了反南迁运动,甚至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守军将领傅作义邀请各界文化名人就北平的前途召开会议,征询意见。就在大家沉默不语的时候,徐悲鸿第一个挺身而出,对傅作义晓以民族大义,劝他与共产党和平谈判,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
1950年4月1日,北平艺专被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被任命为院长。同年,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主席。此后,年过半百的徐悲鸿开始变得异常忙碌,他不仅下基层、赴工地,为劳动模范和志愿军画像,还创作了油画《毛主席在人民中》。当他得知失散多年的女儿徐静斐也参加了革命以后,更是欢欣不已。
正当徐悲鸿迸发出生命的全部热情,把自己的精力彻底投入到新中国的美术事业中时,长期的身体透支和积劳成疾让他猝然倒下了。1953年9月23日,在全国文代会的主席台上,正在主持会议的徐悲鸿突发脑溢血,昏倒在会场,被立即送往北京医院抢救。3天后,也就是1953年9月26日凌晨2点52分,徐悲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58岁。
58年的人生,实在太过短暂。命运就是这样莫测,回顾大师的一生,上天似乎在造就一个天才的同时,也会让他饱受生活的磨难。然而,无论道路多么艰辛,徐悲鸿的人生志向与信念却从未改变。
创作中的徐悲鸿
以中国书法的笔意勾勒出马首的造型,以西方素描的结构方式描绘出马的躯干,又不失中国画的神韵,这样的画法,古今画马者独此一家。大笔挥洒中,骏马脱缰而出,奔腾向前。
徐悲鸿,这位渴望替人类叩问苍天的画家,不仅画马是天下一绝,还精通中西各门类的绘画—油画、中国画、素描、速写,甚至包括书法。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却在自传《奔腾尺幅间》中这样写道:“吾生与穷相终始,命也;未与幸福为缘,亦命也,事不胜记,记亦乏味。”为何大师在述说自己的一生时带着这样一种悲叹?如果说他画马就是在画自己,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匹马,奔腾在艺术天地中呢?
1938年在南洋举行赈灾画展时的留影
巨幅油画《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作品中,徐悲鸿用当时少有的人体形象描绘出了愚公带领子孙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的主题。画面上全是大角度的人体,比真人还大,表现力度空前。而这幅油画的前身是他的中国水墨画作品《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国难当头之际,《愚公移山》横空出世,撼人心魄。徐悲鸿用遒劲的笔触,使整幅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同一个题材,徐悲鸿竟然画了两幅作品,可见他对这个主题的重视。无独有偶,5年后,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也以“愚公移山”为题,表达了抗战到底和建立新中国的决心。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当时这两个从未谋面、并不相识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主题来鼓舞人心。如果说徐悲鸿去西方学习是为了实现他改良中国画的理想,那么,在学业有成、荣归故里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徐悲鸿终于将手中的画笔变成了救国救民的利器。
专家评
刘大为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是我们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一个艺术大师,不只是油画家,也是国画家,更是素描大师。另外他也是有重大成就的美术教育家、美术社会活动家,为创建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素描是在西方素描的基础上提炼线(尤其是轮廓线跟主要的结构线),同时又加入中国画的线的表现力;他的油画,也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注重对民族画的探索,用西方的绘画形式来表现中国的题材、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将东西方的绘画融会贯通。在这方面他是一个先行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创新者。他也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艺术家,他要为自己的民族绘画,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绘画。他到西方求学就是要追求艺术的真谛,来推动中国绘画的发展。
靳尚谊
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徐悲鸿把西方油画最基本的东西拿来,不管流派,统统学习。我认为流派是不重要的,都可作为一个学习的对象,因为油画是西方的画种,它最基本的、核心的东西就是造型和色彩。他一生里头办教育的时间很长,应该说对于中国的美术教育特别是西方化的美术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油画是个写实的画种,中国画讲究线和笔墨,是个写意的画种,所以说画油画不会写实就是不懂油画。中国画的抽象是从线和笔墨里提炼出来的,如果你不会写实,不会西方的这种真实地分辨造型体系和它的光原色的色彩体系,那你就不懂油画了,你就没水平了。风格不重要,因为风格是每一个人的,风格是不能教的,但是基础是可以教的,应该教学生如何辨别好坏,而不是辨别风格。徐悲鸿就起了这个作用。
杨晓阳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转折性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他把西画的整个创作体系、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构思、创作、表现、构图,包括中间的一些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比如说解剖学、色彩学、构图学、透视学等,以及古典画法支撑因素都研究得非常系统和透彻。回国以后他参与当时美术教育的创办,把中西结合画法这个路子发展成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中国美术的一个主流。
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文艺是什么?文艺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应该说文艺也是一种武器。而成为武器的这种美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是写实画法,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因为画得真实、表现现实,大家能看得懂,跟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所以徐悲鸿引进了西法,结合中国画的画法,能够在那个时代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共鸣。我想是那个时代造就了徐悲鸿,也是他个人的天才适应了那个时代。
侯一民
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觉得徐悲鸿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爱画如命,和学生之间比父子还要亲。以前他到琉璃厂一个字画店去,一进门老远就看见正厅,过去再经过一个院,院里头有一个通道,通道过去有另外一个厅,正中间挂着一张画,刚进大门他就嚷嚷:“我要了!我要了!”结果卖画的知道徐悲鸿那个脾气,听说他要了,就在价格上多加一个零。他回来就有人告诉他,买画别这样,你看上哪张画了,就故意装得你认为这张画不怎么好。但下一次再碰到这样的事他还是喊“那张画我要了”。徐先生就是爱画如命,为了一张《八十七神仙卷》得了几场大病,为了买这张画,拼命攒钱,把画买到了,高兴得不得了,但画又丢了。丢了以后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过了多少年,又知道这张画的下落—其实他知道是谁偷的—为了买这张画又拼命凑钱,拼命画画,又得了一场大病。徐悲鸿有一副对联:“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他在艺术上、政治上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立场,从来不随波逐流。
徐悲鸿的油画里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他在中国画的笔墨里大量地融入了西方造型的一些方法,而且他画鸡从来不是为了画鸡,画狮子不是为了画狮子,画马不是为了画马,他是为表现时代的一种声音、一种精神。
冯远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徐悲鸿先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画家,他的影响超过了同时代任何画家,而且现在很多人也比不上他。
徐悲鸿早年的生活经历和学习阅历非常丰富,游历多国,几进几出,而且积极从事艺术交流活动,组织各种展览、对外交流,引进西方的艺术表现风格。徐悲鸿先生在众多留学西洋的画家中间坚持画人物画,在中国当时画家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回国以后他主要从事国画的创新改良,而且亲自实践,创作了《巴人汲水图》《愚公移山》等一大批作品。到后来他画各种花鸟、动物,以画马最为见长,这是一个游历丰富的艺术家,一个学术思想非常鲜明、教学主张非常鲜明的大艺术家,用西方绘画的语言对他的影响,填充中国画的创新变法。他是一个承前启后、东西兼容的集大成者。
郎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第一,徐悲鸿是最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其次,他是对中国画的改革贡献最大的一派,包括他的学生蒋兆和,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徐悲鸿的影响大,在于他的这套东西被新中国继承下来了,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毛泽东亲自给学校写校名。虽然徐悲鸿1953年就过世了,但是他的学生,就是他后一代人吧,基本上继承了他的传统,到现在为止,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一直有崇高的地位。徐悲鸿从来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他就是主张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为人生而艺术。但是这里头有个矛盾,就是徐悲鸿自己的创作很少体现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因为他崇拜武侠、崇拜古人,崇尚古代那种侠客思想,所以他画《秦琼卖马》,画《九方皋》,画《愚公移山》。他是个社会活动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美术教育上,而他参加社会活动都是为了要搞美术教育。
Christoph Heinrich
美国丹佛艺术馆馆长
徐先生的作品以前从未在美国展出过。这次展览能将徐先生一生中从早期到晚期的作品的精华展示出来,使人能从这些作品中完整地了解徐先生和他的作品。有了徐悲鸿,我们就有了浓厚的中国艺术色彩。
美国观众对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造诣并不是很了解,人们可能知道他画的马。我认为徐先生的作品是非常形象生动的,如果观众对亚洲艺术作品有基本的认知的话,就应该认得徐先生的作品。徐悲鸿当年去了巴黎,也看到了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西方画家的作品,所以令我们真正怀有浓厚兴趣的是他实现了东西方艺术的对话。他在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中长大,并学习多年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绘画技巧,他把中西艺术融会贯通。这一点很值得一看、值得研究,也是他作为20世纪一位非常重要的艺术家的关键。
刘曦林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20世纪的中国画出现了三条道路:一条是沿着传统的文脉,沿着中国画自身的规律往前走。另一条道路是把西洋画引进来代替中国画;还有一条道路是折中中西的道路,也就是在西洋画的基础上吸收中国的东西,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的东西。徐悲鸿是第三条道路的代表人物。他小时候有国学的启蒙,有中国画的根基,有书法的根基,后来又到日本去旅游、考察,到法国留学8年,回到国内从事美术教育,形成了一套教学体系,基本的思路就是中西合璧,或者叫中西融合,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的特点,改革中国画。
徐悲鸿的素描可以说在他的艺术当中是最棒的,因为他把西洋绘画分析人体结构、造型结构的学问和中国画的线结构、线造型结合在一起。他的素描是比较凝练的。徐悲鸿对素描结构的认识、对线和面的认识非常适合中国画的学习。徐悲鸿的中国画里,动物画的成绩超过人物画。因为他有文人画的水墨基础,把文人画的水墨表现融合到动物画里,他的狮子、马画得非常好,笔线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它们的体面关系和笔墨关系处理得很到位。
刘明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徐悲鸿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我认为离不开这几方面的因素:第一,他父亲从小让他读书,教他画画、练字。第二是他的勤奋,他一生就是用超人的负荷去画。他小时候非常艰苦,为了维持生计,经常奔波于三所学校之间,这种毅力和勤奋是超常的。第三,徐悲鸿一生中每一次在紧要关头都会得到贵人的帮助。他父亲是上天给他的第一个恩赐。他到了上海,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老乡黄静婉,把他介绍到了上海商务图书馆工作。还有蒋碧薇的父亲蒋梅笙,经常资助他,还有黄振之、康有为等都对他帮助很大。
徐悲鸿,我们给他的定位是杰出的画家、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奠基人。他引进了西方的美术元素,把东西方的美术结合在一起,现在我们这里展示的有他的国画和油画。徐悲鸿早期的水彩画现在还陈列在我们馆里,可以看出大师的功力,他临摹的动物栩栩如生。他早期的水彩画作品,已经出现了用中国画的元素和西方的明暗手法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徐悲鸿小时候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来走出去留学,开阔视野,都是成就一代大师的重要因素。
张江舟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我认为徐悲鸿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没有徐悲鸿,中国的美术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徐悲鸿生活在一个民不聊生的社会,这个时期的国民需要有一种能够提升民族精神、提升人的意志的艺术作品。而这个时期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很不景气,很少有那种具有英雄主义情结、具有悲壮情结的东西。此时恰逢徐悲鸿从国外留学回来,他积极倡导建立一种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方法,这种样式是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西方的。他把西方相对比较严谨的造型和文人画的笔墨方式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既保留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又加强了人物画造型,对人物刻画深入。我想这是人物画从清末民国初年走向颓势之后的一个新的起点。这可能是徐悲鸿最大的一个贡献。
南海岩
北京画院画家
徐悲鸿生长在农村,是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到了欧洲以后,他确实是对写实感兴趣,对别的东西不屑一顾,他觉得那些东西没有意思。我学画的时候,见过他的一些素描,包括老人的侧身,还有一些在法国画的女人体后背等等,他画得很写实,有点安格尔的感觉。这跟当时国家的状况也是有关系的。他最主要还是关心民族的灾难、民生的疾苦,他是以这个为终生奋斗目标的。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徐悲鸿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在当时,文人画已经很没落了,他把西方的造型艺术和完全写实的造型艺术带入中国以后,在教学上形成一种以写实造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跟现在大的院校教学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学什么的,先得学素描、学写实,以后再去分科。
“徐蒋体系”中的写实人物造型能力的训练,让我受益最大。徐悲鸿是讲究骨骼、肌肉、质感、量感和空间关系的。不管是到法国留学,还是后来主题性的大创作、教学,他都坚持对人写生,讲究画面中人物的质感、画面的质感、色彩关系跟笔墨关系。他这种通过造型来发挥笔墨的表现方法,对我们当代的画家影响是比较大的。
杨凯
法籍华人油画家
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是一所继承传统西方美术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学校,它很注重传统的写实造型基本功的训练,非常地严格,而且它属于高等,是非常难考入的一所学校,但是徐悲鸿先生1920年到巴黎之后,就考入这所学校。因为他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而且到巴黎之前,他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法语。那时巴黎有许多工作室、画室,徐悲鸿经常去那里学习绘画,从学术史、美术理论,到绘画基本功的训练—素描、速写、色彩、造型等,还画石膏像。徐悲鸿先生在巴黎期间画了上千幅人体图。
商玉生
吴作人国际
美术基金会秘书长
徐悲鸿从国外回来后在《上海时报》上发表了一些作品,吴作人看后非常震撼,他当时虽然没有见过徐先生,但他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像徐先生。后来他看到了一则招生广告,说上海艺术大学要创办艺术系,其中有徐悲鸿当老师,他就毅然决定,报考了这所艺术学校。当时爱好美术的青年认为徐悲鸿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大家,与吴作人一样对他崇拜得要命。很多学生只是因为看到徐先生的作品,毅然违背家长的意思,决定即使饿肚皮也要学画。徐悲鸿在当时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
杭春晓
《东方艺术·财经》执行主编
对于徐悲鸿这样的一个人物我们怎样真正地走近他?不能依靠于后来对他的一些评判,我们更多地要回到徐悲鸿的绘画之中,回到徐悲鸿的生存经历和履历中。毫无疑问,他试图用西方的造型来改造中国画的描写能力和再现能力。这就要谈到西风东渐的历史背景。西风东渐是一个混杂着各种思想、各种可能性的时代,徐悲鸿经过努力、探索,获得了自我生存的空间,他从这条路上寻找到自己的答案或方式,从而成为可能性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徐悲鸿成功是成功在多元线索下的一条线索,但是由于后来历史的演变,把这样的一个多元线索中的一条线索,放大为整个一个时代性的选择,我们恰恰背离了那个丰富多彩的西风东渐的时代所具有的多重可能性的空间,而走入一个单一化的历史描述中。所以徐悲鸿的幸运在于他被放大为一个所有逻辑线索中的,特别是在教学领域中的一个人物,但是他的悲哀也在于这里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对他本人的误读,其中最大的误读就是把徐悲鸿的思想理解为了现实主义的东西。他对现实是有一种积极的介入情绪,但是他介入的方法不是直接对现实进行表述、呈现或呼喊,他更多的是通过内心所具有的那种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的东西。
谢成刚
徐悲鸿友人之子
徐悲鸿的艺术成功地融会贯通了东西方文化,大概他是唯一一位有这种力量的中国艺术大师。这正是因为他在巴黎对西方艺术和绘画技巧的学习,逐渐开创出他自己的风格。他的艺术也能让西方的观众感同身受,所以他真正算是引领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大师,他将东西方的文化思想融合到了自己的艺术思考中。
我十分兴奋和骄傲能帮助徐悲鸿先生实现在美国举办个展的梦想。这次展出非常有趣,也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益处。因为展出是1941年在抗日战争期间没有能够完成的,所以有他很多在1941年以后的画作,都带有很浓的爱国主义色彩,描绘的形象中都带有奋起反抗的精神。一幅作品中有一个受伤的雄狮形象,虽然受伤了,但依旧挺拔站立着。他很多的画作都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他在战争期间创作了许多杰作都使我们现在能感受到历史的启迪。
亲友说
廖静文
徐悲鸿第二任妻子
我和悲鸿是1943年在桂林相识的。当时中国美术学院有好多书藏在桂林七星岩,我帮悲鸿去清理,我看到他捧着一本一本的画册,就像跟亲人在一起一样高兴。他要拿到一本好画册,就主动跟我讲,这个是西方哪个派、哪个有名的画家的画册。他也讲他在巴黎读书的时候很穷,买这些画册都要省吃俭用,要饿着肚子不吃饭去买。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悲鸿是绝对信任的,也给了他很高的地位。这一段时间,是悲鸿最高兴的时期。所以尽管他身体不好,有高血压,还是去东欧出席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回来以后,他又到山东的一个水利工程工地去体验生活,跟工人同吃同住,住帐篷,睡在工地,吃在工地,然后去画那些工人开山挖河。他画了好多这样的劳动模范的像带回北京,准备创作新的《愚公移山》的大画。
后来悲鸿得了中风,在家养了一年多以后,悲鸿说他惦记着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不知道现在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他一定要去看一看。我就陪着他上中央美术学院,搀着他进教室去看。他看见学生把铅笔削得很尖很尖,画的时候拿支尖的铅笔慢慢地抹。他对学生们说:“你们的铅笔削得这么尖,可以当武器了。”他回家时在车上就跟我说,他病了一场,学生们的画都画不好了。以前悲鸿不让学生拿铅笔画,他让学生用炭精笔画,炭精笔很黑,铅笔画不出那么黑来。画素描,悲鸿说要不断地比,这块比那块黑,那块比这块更黑,要不断地比,找到大的形。悲鸿说,他病了一场损失太大了,他一定要挽回,但是没有等到他能挽回,他就再一次脑溢血,去世了。
悲鸿去世第二天,我就宣布把所有的东西交给国家。现在我都有重孙重孙女了,等于第四代了。我认为这都是悲鸿给我的,悲鸿说他家里那么穷,最后也到法国读书了,很多挨饿的日子也过去了,他一直认为人生没有走不通的路,就看你意志坚强不坚强。一个坚强的人一定有路走,这是悲鸿教给我的。
徐庆平
徐悲鸿儿子
我父亲在我的心里是一个完全为了艺术而生的人。他的勤奋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所有画家中达到极点的。每天早晨,我们起来的时候他一定已经工作半天了。他每天用很多时间回信,就是从四面八方寄来的向他求教的信,那个时候美术教育不像现在这么普及,要想找个好的老师学美术是很不容易的。有人把自己画的画寄来,我父亲看过之后把每一个部分该怎么画都标在信上面,然后寄回去。每一封信他都是这样认真地回,这是他早晨的第一件事。
他一生的钱大都用于买艺术品或帮助他的学生了。他形容自己是爱画入骨髓。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填写一个履历表时,在“有何专长”那一项就填了一句话:知道鉴别古今中外艺术的优劣。
他所有的油画都是用最好的材料。他生活有时候非常清贫,但是用的油画画布和颜料全部都是法国最好的。他的很多油画由于种种原因损坏得很厉害,国家非常重视,让我们请了法国罗浮宫和凡尔赛宫补画的专家来修补他的油画。专家说能够给我父亲修补油画他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父亲的技法和他使用的材料都是法国最好的,不然的话这些画都毁掉了,根本不能留到今天。
徐静斐
徐悲鸿女儿
我父亲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起来就画画,画了画再吃早饭,吃了早饭就到中央美院去上课,中午回来吃饭,下午接着画画。
我父亲爱学生如子女,对待学生那种关心、那种爱护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他之所以培养了那么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就是因为他在帮助学生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魏江藩,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1946年,他想进北平艺专,从西北千里迢迢走了好多天,后来所有的钱都用完了,衣服也不剩几件了,就带了几张速写、素描,来到我父亲的学校里要求见我父亲一面,但传达室不准他进,正碰见我父亲,就把他画的速写拿给我父亲看。我父亲看了说蛮好嘛,就把他带到我们家,给他换了干净衣服,还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挣钱,告诉他入学的时候就参加考试。魏江藩感动得不得了,当年开学的时候他就考取了北平艺专。我父亲带出来的学生都是流着眼泪回忆我父亲对他们的教导,回忆我父亲如何帮助他们。
徐芳芳
徐悲鸿女儿
我记忆中的父亲已经是50多岁的人,已经可以看出来苍老的迹象,但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他对我的影响是很深的,虽然他去世的时候我还不到6岁。他把艺术介绍给我,我从小跟他学习书法,这是我最早的审美课。我父亲除了使我非常热爱艺术之外,也给我做了一个榜样,让我知道要在艺术事业上追求理想,就必须坚韧不拔,必须努力奋斗。我觉得他留给我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金钱买不来的。
我父亲虽然去世了,但是我觉得他似乎永远生活在我的周围。这么多年来,他的学生、朋友都在热情地帮助我,从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父亲的影子。他们都在继续我父亲的教育事业。我觉得鲁迅的一句诗非常能够总结父亲的人格和他对人生的态度,那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头一句说明了他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坚定不移地走他要走的路,就是要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文化、绘画传统,同时希望对中国画进行改革,吸收西方的技法,使中国画能有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对待家人和他的学生时,又是孺子牛的态度。
潘公慎
徐悲鸿外甥
我大概是在1933年的时候见到我舅舅的。他那时住在宜兴一个叫雪堂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文人雅士很喜欢。我爸爸带着我去见他。他见到我们非常高兴,跟我父亲握了手,看到我,摸了摸我的头。他那时大概三十几岁,精神挺好的,说话声音不太大,穿着中山装褂子,好像是麻布的。他看上去像个文人,挺和气的。
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走江湖了,给人家画画、写字。那时候生活比较艰苦,买画、买字的人也不是特别多。后来我外公得了病,也没有钱看病,40岁就死了。他在上海时困难到生活不下去,简直是潦倒、走投无路吧,在这种情况下想自杀,后来又一想,还不能死,一个人不能这样,要是死了,家里的母亲怎么养?还有这么些个弟弟妹妹怎么养?
刘勃舒
徐悲鸿弟子
我第一次见徐悲鸿先生是我16岁那年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求学。徐先生对我照顾得很细致,就像慈父那样。我去他家吃饭,见到了廖静文先生,她那时很漂亮,很年轻,我开始以为是徐先生的女儿。因为徐先生头发灰白了,有点驼背,后来我发现她是徐先生的夫人。生活上、艺术上是徐先生照顾我、帮助我,在生活上是廖先生帮助我,给我做衣服。
我开始以为徐悲鸿就是画马的,不知道他还会画人,后来才发现他人物造型绝对是厉害的,素描也是绝对厉害的,他的整个素描、速写、油画、国画中,素描最好,到现在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搞艺术搞素描的,画不出来。他的素描注重对结构的掌握,所谓结构就是人体,人本身有结构,这个结构是天给的,他画模特不看对象。徐先生还画了不下几万张数学写生稿,现在谁画那么多啊,因为可以直接照相了。
他是个爱国的画家,在那个时代走在最前端,不放弃。不放弃就是有傲骨,他总说不要有傲气,但是不能无傲骨。他重视大的教育思想,大范围的,全民的教育,他是学术等各方面举旗的人物,领军人物。
戴泽
徐悲鸿弟子
我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先生是1942年考进中央大学的艺术系,徐先生从新加坡回来,中央大学的学生会请他做报告,他就讲了东南亚的华侨怎么爱国,然后讲他对现在中国画坛的一些意见。他主张要写生,要走现实主义,就是要画现在所看见的东西。他很热情,有求必应。他到北平艺专后改造有很多。学生不管将来要学什么,先画素描。他认为国画系这个名字不好,油画也应该成为国画,还有版画等,所以他把国画改成彩墨画。他还聘请了像吴作人、李可染、齐白石等名人来做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徐悲鸿对我们现代美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培养出一大批学生,别的画家好像没有这么多学生。你看他的学生很多,这些学生并不都是亲自跟他学的,就是说愿画成他那样的人很多,虽然不是他的学生,但是愿意走他这一条路的人,那也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