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生验算之必要性

2012-04-29 08:53张海英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新授正确率计算能力

张海英

最近正在教学四年级的除法教学,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是学生在整数范围内最后一次学习除法计算。这一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除法计算的方法,形成必要的计算能力,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都有重要意义。鉴于对以上理念的理解,决心认真扎实的进行该单元的教学,而要达到掌握除法技能的法宝,自然首推验算手段。每每遇到一个计算后,就几乎是强制性地布置要验算。多次的赘述后,自己都觉得累和烦,抱着这样的情绪坚持了一周的新授教学,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偶尔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甲问:“你最近学得好吗?”乙答:“还好吧,就是烦死了!”甲问:“为什么啊?”乙答:“那些计算我都会了啊,可是老师还是千篇一律的要求,谁都要验算。”甲问:“是啊,我也觉得好烦啊,都不高兴计算了,看见了都头疼!”乙说:“对了,还有呢,有的题目都没有要求要验算,老师还要我们验算,我是觉得没有必要!”……听到这些原生态的学生对话,我愣住了,难道他们那么讨厌我的布置要求吗?我真的做错了吗?我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呢?我要调整教学策略吗?老经验不行了吗?……无数个想法在不断冲击着我的脑海,自以为自己是一名老教师,对于新课标也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真的将课标精神落到了实处了吗?拨开阴霾,我决心好好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针对验算的必要性进行整理,获得点滴感悟。

一、准确把握验算的目的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然而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现象也让我陷入了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思考中。要想使计算题的教学获得成功,最显性的表现就是,学生计算百发百中,毫无问题出现。所以也就有了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演算,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验算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如:甲学生做10道题,经过验算错了8道,又重新做了一遍后全对了,由此,我们就能说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一次锻炼或者说发生了质的变化吗?相反,事实告诉我们,过度的验算会给学生带来了对于计算的厌恶和反感,他们在验算时带着情绪在执行教师强制的命令,试问又如何称之为快乐课堂,新课标实施下的良好学习氛围呢?学生在验算的时候也绝不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算理和算法上,而是为了验算而验算,给部分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带来消极抵抗的情绪。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对计算的算理理解、口算方法、计算技巧的掌握及熟练程度、对计算的态度。如果教师过分地强调验算的重要性,也让部分学生产生对验算的依赖性。两周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验算仅能作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或者说做题正确率的保障之一,不是真正的法宝,要想让学生从错题中彻底蜕变,关键还是要帮助他们找到病症所在,分析清楚病理,寻找到医治的良方,才有可能完全脱离错题的纠缠。

二、合理把握验算的方向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决定付诸实践,让学生在遇到验算结果与被除数不一样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集体探讨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错误的,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远离这种错误。经历了几次这样的小组探究活动,学生的判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帮助有错误的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辨证过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发展。后来,再遇到学生板演有错误时,个个学生都似小医生,迅速给错题找出病因,并且能及时的给出良好的建议。看到学生发展,我欣慰无比,同时也期待着学生发展的显性特征,果然,单元检测的时候,他们答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实践出真知,有思有进步。作为教育的实践者,要想成为业内的佼佼者,更需要不断地用验算的精神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工作。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要求学生在计算中也要学会科学的认识验算,要求他们尽可能一次计算正确,不要过分依赖验算,减轻学生因验算带来的二次计算的负担。在进行计算之前,让学生多留心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多思考怎样去避免这种错误,经常如此实践,形成一种自觉自发的学习行为,以真正达到验算的目的。教师要合理把握验算教学的方向,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验算要求,选择你认为最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验算,这样的要求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旨,让验算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三、积极把握验算的方法

在验算中其实还存在着一种估算的意识,在教学时,遇到一些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我经常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大约是多少,结果会在什么范围,并问问学生是怎样想的。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培养学生一种自觉的验算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块长200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要把这张铁皮切割成直径都是20厘米的圆形铁片,最多可以做几个?学生大多数会列成以下算式解决:200?0鳎?.14?0?0)≈10(个),这时我会对学生说,假如你是设计师,动手在纸上画一画,验证一下能否做成10个?通过学生的实际画图验证,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发现了不能做10个的道理。验算是从计算中来,是二次计算,对于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验算,我们要注意一个阶段性和区别性。在新授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要验算的原则,等新授阶段过了后,我们可以有所区别的对待验算的要求,适时的改变验算提出的形式,对验算的要求赋予新的含义,要使学生感受到验算是自己的内在需求,感受到验算的必要性。

验算中有着估算的影子,估算也是验算的支撑。我们在处理验算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问题,关注验算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少走弯路,进而更好的认识到验算的必要性和好处。从心里愿意去采用验算,作为辅助自己成功计算的手段之一。这一切,都贵在教师的教育艺术,一个“导”字,道尽一切教学精髓,用心去钻研计算教学的主旨,多条途径去选择帮助学生增强计算能力的方法,要让学生做到少干、巧干,又能出高效。辨证的理解验算的精髓,让学生明白验算不是计算的附庸品,不是繁琐的累赘,而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有效反思和自觉负责。同时又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题目去进行验算。这样不仅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也感受到了验算的必要性,体验到了“验算”成功的乐趣。

猜你喜欢
新授正确率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教学设计及意图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刍议初中英语常态高效课堂之门径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