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之“三”的虚实探析

2012-04-29 00:44刘兆轩
现代语文 2012年11期
关键词:杨伯峻数词古代汉语

摘 要:古代汉语中,“三”“九”等数词存在“具体数值”与“泛指”,一虚一实两种意义,在理解这类数词时应当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词义。杨伯峻先生在对“三省吾身”的解说中,以“巧合”解释古代汉语中“数词+动词”与上下文指代相吻合的现象,有失稳妥。

关键词:三省吾身数词具体数值泛指巧合说

一、对杨伯峻先生“巧合说”的质疑

“吾日三省吾身”一语出自《论语·学而》,原文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认为:“‘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说详汪中《述学·释三九》。”相应的,对于“三省”下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杨伯峻认为:“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

杨伯峻先生的见解固然精辟,但仅仅以“巧合”来解释“三省”与下文的三件事相吻合,恐不无牵强。

为了验证杨伯峻先生的说法,首先,我们检出汪中的《述学·释三九》的原文:

一奇二偶,一二不可以为数,二乘一则为三,故三者,数之成也。积而至十,则复归于一,十不可以为数,故九者,数之终也。于是先王之制礼,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以三为之节,“三加”“三推”之属是也。三之所不能尽者,则以九为之节,“九章”“九命”之属是也。此制度之实数也。因而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何以知其然也?《易》:“近利市三倍”,《诗》:“如贾三倍”,《论语》:“焉往而不三黜”,《春秋》:“三折肱为良医”,此不必限以三也。《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雌雉“三嗅而作”,《孟子》书陈仲子食李“三咽”,此不可知其为三也。《论语》子文“三仕三已”,《史记》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田忌“三战三胜”,范蠡“三致千金”,此不必其果为三也。故知“三”者,虚数也。《楚辞》“虽九死其犹未悔”,此不能有九也,《诗》:“九十其仪”,《史记》:“若九牛之亡一毛”,又“肠一日而九回”,此不必限以九也。《孙子》:“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此不可以言九也。故知九者,虚数也。推之十百千万,固亦如此,故学古者通其语言,则不胶其文字矣。(《汪中集》,2000年,第72页)

关于汪中的《述学·释三九》之说,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中又予以补充和发挥,他说:“古籍记数,多据成数而言。……盖古代书籍,以便于记诵为主,故记数之词,往往举成数以为言。”(俞樾、刘师培,1983:170)

诚如汪中及刘师培所列实例,在古代汉语中,“三”和“九”有时候只是表示次数的多,而非具体数值。这固然是古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然而,倘若据此便认为“三”和“九”在古代汉语中全部是虚数,则无异于否认“三”和“九”作为数字的存在意义,这是有失谨慎的。况且,汪、刘二人虽多举《论语》为例,但也均未明言“三省”之类系虚数也。

此外,关于语法方面,杨伯峻先生认为:“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而事实上,略检《论语》以及其他上古语料,的确可以发现很多与《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相类似的句式。例如: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

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左传·文公二年》)

寡人闻之,立太子之道三:身钧以年,年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国语·晋语一》)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礼记·檀弓》)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存在具体的指代,“三省”的“三”真的如杨伯峻先生所言,“只是巧合”吗?

二、语法句式与数词词义并无联系

王力(1999:155)曾指出,“三”字存在具体数值与泛指两种意义:“三:数目字。又泛指多次。泛指多次的‘三字,旧读去声。”因而在面对古文实例时,应当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词义。例如,王力(1999:183)在注解《论语·公冶长》“三思而后行”一句时说:“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不指确数的‘三,而只表示次数很多。但这里和‘再相对,所以仍应看做确数。”

对于杨伯峻先生所提出的“吾日省者三”句式问题,我们不妨参考一下王力(1999:364)对“者”字的一段分析。王力先生指出:“‘者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情,或者几样东西。”并且列举三个实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这些实例在语法句式上虽异于“吾日省者三”,但却均与上下文存在具体指代关系。显然,这些实例并非“巧合”之说所能解释。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参考一些旧注中关于“吾日三省吾身”一语的解释。

此章论曾子省身慎行之事。弟子曾参尝曰:“吾每日三自省察已身:为人谋事而得无不尽忠心乎?与朋友结交而得无不诚信乎?凡所传授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妄传乎?”以谋贵尽忠,朋友主信,传恶穿凿,故曾子省慎之。(邢昺《论语注疏》)

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朱熹《论语集注》)

《说文》:三,数名。阮氏元《数说》:古人简策繁重,以口耳相传者多,以目相传者少,且以数记言,使百官万民,易诵易记,《洪范》、《周官》,尤其最著者也。《论语》以数记文者,如“一言”“三省”“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变”“四教”“绝四”“四恶”“五美”“六言”“六蔽”“九思”之类,则亦皆口授耳受心记之古法也。(刘宝楠《论语正义》)

可见,以上三家较有影响力的旧注均认为,“三省”的内容即下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值得注意的是,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引用阮元《数说》,指出古代由于口耳相传,为了便于记忆,而采用数字作为口诀。阮元《数说》并非无稽之谈,《荀子·劝学》中的“诵数以贯之”,指的就是这种“口授耳受心记之古法”。

针对杨伯峻先生所提到的“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这一点,我们不妨具体分析一下《论语正义》中与“三省”一同列举的“一言”“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变”“四教”“绝四”“四恶”“五美”“六言”“六蔽”“九思”。

1.一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子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3.三乐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4.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5.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6.三愆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

7.三疾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

8.三变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9.四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10.绝四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11.四恶、五美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12.六言、六蔽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13.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以上13组实例中,除了“子绝四”在语法句式上与“君子道者三”相近之外,其余句式全部与“吾日三省吾身”相同。黄侃(1983:10)曾经提到:“一书有一书之条例,治之者必首知其书之例而分讨之,次综群书之例而比类旁通之。”因此,接下来我们不妨进一步将范围扩大到其他上古语料来进行考察:

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左传·文公七年》)

苌叔反是,以诳刘子,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反道,二也;诳人,三也。(《国语·周语下》)

王曰:“三事者,何也?”对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国语·楚语下》)

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上》)

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中》)

面对以上诸多实例,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说,这些也都只是巧合吗?

三、结语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引用阮元《数说》,指出古代由于口耳相传,为了便于记忆,而采用数字作为口诀,这与汪中《述学·释三九》所列举的实例并不矛盾。相反,两者恰可以相互验证,反映出古代汉语中以“三”为代表的一些数词存在具体数值与泛指,即“约之以见其多”与“口授耳受心记之古法”两种词义。

此外,数词是否表示具体数值,与其语法句式并没有太多直接联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与下文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在面对古文实例时,应当结合上下行文,具体分析其词义。杨伯峻的“巧合”之说,恐难服众。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宋]朱熹注.四书五经·论语集注(影印本)[M].北京:中国书

店,198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清]汪中.汪中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

[5][清]刘宝楠注.论语正义[M].北京:北京图书馆藏清同治刻本.

[6]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俞樾,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刘兆轩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530023)

猜你喜欢
杨伯峻数词古代汉语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数词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列子》撰写时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