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青
从教十余年来,我一直不懈地探索,追求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但每次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总觉得课堂活力不足,呆板有余,师生之间缺乏一种真正的互动和交流,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我在迷惘中不断反复思考:如何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潜能,让课堂“活”起来呢?为此,我在讲授初一新课改教材《能追上小明吗 》一课时,大胆地进行了以下尝试。
《能追上小明吗 》,是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的一节内容。以往在上这一课时,我总是借助课本提供的例题,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列方程求解。由于内容抽象,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考也不够深入,总不能使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在重上这一课时,对课本例题进行了“手术改造”,巧借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活化例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我制作了简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课时向学生展示模拟生活情景——同向而行的父子二人,父亲手拿数学书,追离家去学校的儿子。(画面停止)
师问:观察情景,根据你的经验或平时所见,你认为最后会出现哪些结果?
生(1)答:可能中途追上。
生(2)答:没追上或恰好在学校门口追上。(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
师问:那有没有两个同学可以自我组合,到讲台上表演追赶的三种情景?
此问一出,课堂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仅仅几分钟后,课堂上一片活跃。同学们表演得非常好,我借机继续引导:追上与否,由哪些因素决定?——再次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
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就连平时对数学最不感兴趣的孙同学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的行列中。我心中暗喜,于是,我又转动了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拉到了课堂情景中。画面动了起来,爸爸在中途追上了小明。我稍微停顿了一下,问:“大家知道我会问什么问题吗?”沉思后,一名同学举手:“爸爸用了多少时间追上小明吧?”“不对,还要有路程和速度的条件。”另一位同学起来补充。“那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想想,编出一道符合实际的应用题呢?”学生一听,个个摩拳擦掌,绞尽脑汁地编着自己的问题。几分钟之后,出现了条件各异、问法不同的题目。①若家距学校1000米,已知儿子的速度是80米/分,恰好在学校门口追上,求爸爸的速度。②若儿子的速度是80米/分,爸爸的速度是100米/分,问爸爸需多少时间追上儿子?爸爸走了多少路程?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很快领悟到追击过程中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这两个等量关系,抓住主体,从而很轻松、很简单地将问题解决。此时我又继续将问题变式,填充有关“同向”“相遇”的路程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不知不觉中使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本节课的成功使我豁然开朗,原来学生真的是很聪明,他们创新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给他们适宜的“土壤和水分”、给他们充分活动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必定能够喜欢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在品味成功喜悦的瞬间,我也陷入了深深思考。以前的数学课之所以难于出现“魅力四射”的“春天”局面,错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老师没有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在课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学生们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心灵空间得不到最大的释放,许多新异的思想不能迸发,才使得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不能一味地灌输、讲解,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环境,把“想、做、说”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一思、练一练、做一做”的过程中,“动”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新天地。
(乳山市大孤山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