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练好钢琴

2012-04-29 00:44岳梦洁
考试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钢琴课练习曲练琴

岳梦洁

摘要: 钢琴作为一件独奏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练琴是钢琴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钢琴课所学知识与技巧的消化与领会的过程。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效率就高;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效率就低。如何才能正确掌握练琴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钢琴教学科学方法练琴效率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智慧技能的形成过程,它具有技术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上完一节钢琴课后,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练习,练习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弹奏钢琴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练习新接触的作品;如何处理已经弹会的作品;如何把握每次的汇课,有效地上好一节钢琴课?针对这些问题,我谈谈认识。

一、有浓厚的兴趣,重视课堂学习

现代教育学非常重视情感的作用。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愉快时人的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而苦恼时智力活动会迟钝、受阻。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对于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将影响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学钢琴的学生首先要有一个练琴的思想基础,即是否具备喜欢钢琴、喜欢练琴、喜欢音乐的素质,有了对钢琴的浓厚兴趣,就会把练琴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坐在钢琴前,就会心情愉悦,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去练琴并持之以恒。反之,学生对音乐、对钢琴缺乏兴趣,只是毫无目标地练琴,或者认为是家长、老师“要我学”,那他坐在钢琴前就会产生一种急躁情绪,觉得是一种负担,草草弹完几遍结束,或者纯粹是应付、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只会越弹越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学习兴趣除了自发产生外,还需要外部诱发、培养。

二、练琴要有明确的目的,合理的计划

钢琴的日常练习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练习、练习曲和乐曲。练习时合理地分配上述练习材料是很关键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忽视基本练习与练习曲的学习,只对乐曲感兴趣,总是喜欢“陶醉”在“演奏式”的练习中。音乐表现由于没有必要的技术保证,必然是粗糙、粗浅、力不从心的。反之,过分注意基本练习与练习曲的学习也是不合适的,如果每天总是陷入相对枯燥乏味的基础练习中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则必然会影响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与表现力,造成技巧和审美的分离。缺乏技巧的音乐是笨拙的,而缺乏内部体验感受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二者是不能分离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要重视基本练习与练习曲的学习,时间分配比例可大一些,有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后可适当在音乐表现、综合能力方面多投入些时间。有的学生练琴缺乏必要的计划性,练琴全凭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方法使大脑对所练内容不能很快形成良好的“动作记忆”与“声音记忆”,破坏了练琴所必需的连续性,效果不佳。实践证明,每天坚持有规律、有计划地练琴比一次练很长时间或练琴时常中断的人进步更快。所以要养成每日练琴的好习惯。

三、练琴要善于用脑,做到“心灵手巧”

钢琴演奏要求相当复杂。练琴的过程,常常是演奏者根据音乐效果的需要,积极寻找、体验最佳演奏动作、演奏状态的过程。所以练琴是一种脑力劳动。练琴时必须用脑,确立脑指挥手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练琴者必须具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改变的能力。不能盲目地弹音符,音乐是流动线条,音符是死的,我们要把曲作者音符中美好的意图充分流畅地表现出来,就不能仅仅是手的动作,要加上人性化的东西,尽可能地把作品中的音符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手指一遍遍无目的地机械重复,脑子却到处游荡,并错误地认为“熟能生巧”,“只要肯加倍时间苦练,必然会进步”。例如:有的学生为了尽快练好曲子,能连续几天不停地练,强度很大,往往成了无思考的盲弹,速度往往会越来越慢,并没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这种练琴法确实不可取,也是非常有害的。所谓“熟能生巧”并不是重复多了就能“生巧”,而是要在大脑的积极工作中,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求得新的变化才可能“生巧”。这就要求“大脑一定要走到手的前面去”。在练习各种复杂技巧时,很多教师常强调“预备动作”的重要性,这种“预备动作”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大脑先行,是大脑“有预感地”提前发现的“指令”,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预备”。

参考文献:

[1][德]巴赫作曲.周薇编注.帕蒂塔(德国组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2]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4.

猜你喜欢
钢琴课练习曲练琴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绘事感言
最糟的钢琴课,没有之一
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