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娟
摘要: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50-02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我们党基于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所作出的理性关照与回应。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作为国家重要软实力的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党用以争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的重要工具。从国情看,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对大学生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从党情看,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执政党的历史地位赋予我们党双重任务:既要把党建设好,又要把国家治理好、发展好。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既对我们造成了压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要求我们必须以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中心,进一步开拓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迫切需要。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而现时代,社会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交融激荡,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交织缠绕,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显著增强,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一些大学生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产生了动摇,这迫切要求高校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够普遍具有的理想信念,成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
3.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反映在高校层面主要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疑虑增多和现实中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等。这就要求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从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解决诉求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大学生解疑释惑、解决问题,统一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并增强信心、凝聚力量,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理论和坚定的信仰指引自己健康成长。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源于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无论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来看,还是从创新人才培养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来看,尊重其思想的自主性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因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恪守的原则。然而,他们的自主性却是需要引导的,原因在于作为受教育者,许多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都还不成熟,应强化其理性发展的向度意识,引导他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观照”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合理定位,在发挥其思想自主性优势的同时,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功能,在提高大学生作为“大众化”主体自觉性的同时,努力消除他们作为“大众化”主体和作为“大众化”对象之间的“角色”冲突,引导他们在“被大众化”中增强主体意识和思想的自主性,在其思想自主性的增强过程中充分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养分。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性体现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民群众的内心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达到普及的程度,也是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当前,影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习惯于运用理论“灌输”,对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作用发挥的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内在的需求,没有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实现的能力,也就是说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发挥的不够。因此,高校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参加理论社团,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必要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积极地审视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主动地纠正偏差,增强学生的先进意识;有必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使其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品质。
1.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高校大学生在课堂接受的理论知识要借助于社会实践来加以强化,利用社会实践来形成新的认知理论。在高校大学生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大学生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而社会实践则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来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增长才智。
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各类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参观博物馆等,接受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用革命先烈以身报国的英雄事迹感染青年,使广大学生了解艰苦的革命历程,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把爱国之志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发挥课外活动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和内化功能;通过深入边远山区,走近弱势群体,深化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总之,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通过实践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去发现真理,体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真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加强社团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才的重要载体,不少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现在的学生社团活动明显存在重学术、重交际、重娱乐,轻理论学习和理论研讨的倾向。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团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主动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领学生社团这一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为此,一要积极支持和扶植理论性社团,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以保证理论社团的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二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制度建设,切实维护会员权益,提高会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制度机制。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培训,特别是对社团骨干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社团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这一方面,高校应为其选配好指导教师深入到理论社团,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提高理论社团的整体水平。四要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理论座谈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参加,通过现实的案例使学生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五要防止自由化思潮侵蚀和占领学生社团这一思想文化阵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社团提高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识别力、抵抗力和免疫力。
3.注重朋辈互动,引领大学生“真学真信真用”。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建设中,我们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青年学生更能现身说法,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易于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首先,我们必须善于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对青年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由于心理方面的特点,尽管主张标榜自我、张扬个性,但还是容易深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榜样、尤其是身边鲜活的人和事,将会对大学生产生强烈且持久的影响。在校园中评选道德模范和学习标兵,不仅对当选学生是莫大的鼓舞与鞭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身边的大学生向榜样学习,还能通过了解模范事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些“带头人”,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通过他们的光环,照亮大学校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宽阔道路。其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本着主体多元、层次多样化的原则,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干部和党员、理论学习榜样和道德模范等不同层次、范围中树立先进典型,在高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注重抓主流、发掘正面事迹和典型。同时要重点发挥各级党、团、学组织的先进学生代表和党员典型,比如:定期进行“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学生”等评选,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特别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