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职数学的有效创新教学初探中职数学的有效创新教学

2012-04-29 00:44李洪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5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新课改

李洪兵

【摘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由于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书本、重理论”现象,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究其根源,是由于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标准模糊不清。基于此,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教师选择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新课改;创新能力培养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分析

有效教学的定义在国内外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目前对于其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从教师的教学行为角度评价教学质量。第二种是从学生所学、所得的角度评价教学效果。不难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是从单一的方面评价教学,不具备全面性。在近年的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交互式学习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前两种不适合当前的中职数学教学。目前在国内认可度较高的为“三效”,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达到教学目标又要使学生完全吸收所教授的内容,因此这种观点是比较全面的。

二、教学效果的实现

教学效果是指对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的评价。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生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对学习成绩似乎已经不太关心,这无疑是给我们教师出了一大难题。能否打造出高品质课堂、实现高质量教学是当前问题所在。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生源较为复杂,加上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使教学难度加大。下面谈谈我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和见解。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当中,数学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的,这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有自信心学好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上补一些尽可能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教学过程会顺利很多。

(二)根据专业的不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随之教学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变化。如建筑系的可以侧重立体几何、高等代数、画法几何,还可以借用计算机来辅助几何作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工程类的可以侧重逻辑代数,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经济系的可以把统计概率讲得深一点。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尽量多地去教一些关于具体实践及与之有关联的知识。

(三)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教学即研究,而不是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填充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重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施以引导和影响,促使学生认识数学领域的各种观念、规律、方法,从而亲身体验学者是怎样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新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去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结论传授为主线的传递性教学思路,而采取探究、研究性教学。

1。引发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与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很难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2。引发学生的侧向及多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旁敲等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从侧面展开,从新的角度发现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侧向思维的特点在于不受消极定式的影响,能对一个问题进行换角度思考,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发现的方向,从而得出新的结果。而多项思维则是以上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体,它要求发挥思维的多向性,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同样也是创新的动力。学生的创新过程同样需要兴趣的维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学生因兴趣而学继而主动去思考从而自己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解释,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不论中专生在毕业以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有以学生的需要为重点才能把握住教学的方向。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引导兴趣为条件再施以不同的辅助方法和教学力度,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恒杰。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郑毓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7(7)。

[3]刘兴华,张程,周春荔。关于数学家谈数学学习的问卷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途径探析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FAQ网络服务工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与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