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2-04-29 00:44陈少珍
科教导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学院校

陈少珍

摘要“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既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它一方面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及新挑战。由于高职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安全意识薄弱,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高职学生在安全防范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保证高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教育工作不能适合“工学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普遍制定了学生安全教育的有关管理规定,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会通过安全课讲座及宣传板报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但由于“工学结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原有的安全教育形式不能适合“工学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安全教育成效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教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安全教育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教学内容和教师,安全教育内容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三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大多是由学校的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进行临时的教育。而面对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实习环境和社会环境,面对潜在的、不可预知的各种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四是安全教育“知”“行”脱节。这表现为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安全教育主要是讲述安全知识、分析案例,而忽略了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和安全对策的模拟应用,导致众多学生虽接受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对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方面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在实际中良好应用。

1.2 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

1.2.1 高职学生辨别能力欠缺,容易上当受骗

现在在校的高职学生均为“90”后,他们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普遍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较弱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的唯我独尊意识与较弱的社会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意识与较弱的承受挫折能力的反差。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从一个封闭的学校进入到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学生对社会的阴影面和复杂性却知之甚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上当受骗成为受害者,大学生受骗、财物被盗、人身受到侵害甚至女大学生被拐等现象也频繁发生。

1.2.2 高职学生安全意识差

当前高职学生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对财物保管上,思想麻痹,贵重物品如手机、电脑、现金等随意乱放;在自我保护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人际关系中的经验,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交通安全上,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工作过程中,学生忽视生产安全,不遵守生产要求,导致工作事故的发生。

2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从社会方面来看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影响高职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给高职院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社会治安与学校周边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安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复杂化,使高职学生的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尤其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的高职院校分两个或三个校区办学。新校区一般离市区较,位置偏僻,路人较少,且闲散人员较多,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影响学生安全的现象时常发生。

(2)交通安全威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至9月,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279万多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有143720起,导致超过4万人死亡。统计称过去10年近9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当今交通事故是威胁人们生活的第一杀手,全国每年有十几万人死于车轮之下。原因就是人们的交通守法意识淡漠,车辆激增造成交通压力过大、大量新司机上路造成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断往返于学校与企业、在外实习及日常出入校园都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3)传销组织直接危害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工学结合下,工学交替的形式有1+1+1、2+1、1+2、2.5+0.5等多种形式,受教育者主体分散,致使安全教育工作的时间交替、地点分散,这给原有的集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空档和空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高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高职学生往往成为传销组织发展的重点对象。

(4)网络对高职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现今社会,网络成了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大学生则是其中最大的使用群体之一。由于网络空间到处是新事物,对于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高职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对网络的迷恋,有的学生因为过分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经常出去通宵上网,有些学生出现了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网络综合症”,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甚至因上网过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这方面的危害不容忽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同时也危害了学生的身体。

2.2 从学校方面来看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安全教育问题高职院校的领导非常了解其重要性,也时常强调其重要性。但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行,高职院校“功利性”教育的倾向进一步强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忙处理、少规划等现象。平时只注重校园外在的安全防范管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更没有科学化、制度化。有的高职院校只在学生入学时发一两本安全常识的小册子,其余的安全教育几乎没有;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在学生入学时由学校领导或系有关领导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安全常识教育很少,内容不明确;另外,师生员工普遍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保卫部门的事情,主要由保卫部门承担,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3 从学生本人来看主要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差

“90”后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怀抱中成长,家庭里、校园里,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也把日常教学和社会实践隔离开来,从而导致学生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安全因素认识不足,总以为各种危险因素离自己很远,缺乏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心理,导致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时常发生。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生安全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位高职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绪吉,柯韵徽.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1(8中).

[2]刘涛.简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7).

[3]贾五星.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安全防范问题[J].文数论坛,2007(3).

[4]林国华,段言.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韦乔元.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10中).

[6]吴志敏,王暖春.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青年学研究,2003(4).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工学院校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工学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