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营
摘要我国西南部分偏远山区,基于地理、历史和民族习惯等原因,住房基本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即在木(石)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称干栏式住宅。文章探讨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干栏式建筑居民的寄生虫危害及防治途径,以及干栏式建筑居民寄生虫病的防治成效。
关键词干栏式建筑寄生虫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TU746 文献标识码:A
1 干栏式建筑的特点
干栏式建筑主要有木瓦、石木瓦(草)和石砖木瓦(草)等几种结构,以石木结构为主,是由竖柱和木梁为构架的上中下三层盖瓦(草)简易楼房。四周墙壁一般由木头(板)、竹子(片)或泥浆、砖头、石头围建。底层主要功能是饲养牲畜、堆放柴草肥料和杂物。二层为厅堂、卧室、厨房等日常活动场所,其楼板用木板或竹片搭铺,整体呈“凹”形,工艺简单粗糙。三层多为木制楼板,主要用于储藏谷物和日常杂物,起隔热作用。屋顶盖瓦或茅草,其“人”字形结构便于排水、遮挡日晒并保护木制外立面不受雨水侵蚀。屋前沿下常备石缸、石磨、石臼等。
干栏式建筑的优点:一是可以减少地面的处理工作,放火烧荒后即可建房,满足居宅防潮抗洪、防虫、防野兽的实际需要,也解决了西南方气温较高而需降温、通风的问题。二是冬暖夏凉,视觉通透。三是建盖房屋的材料来源方便,就地取材,建造方法简单、经济。此种住宅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二层没有专用厕所,人们直接从楼板缝往下层拉大小便,各种垃圾杂物与畜禽饲料也从楼板缝往底层扫,一层卫生条件极差,使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有繁殖、感染的机会。
2 干栏式建筑居民的寄生虫危害及防治途径
2.1 干栏式建筑环境中寄生虫的流行因素
(1)养殖方式及粪便、垃圾处理不善。一是部分地区采取放养式养殖牲畜,干栏式住宅人群习惯从二层往下层解便甚至随地解便,猪有机会吃病人的粪便。二是有的地区厕所与畜舍相连,由于厕所管理与使用不当,使猪在畜舍也有机会吃人的粪便。三是带有蛔虫卵的垃圾扫到肥料中,未经堆沤,虫卵仍成活,感染到蔬菜或别的食物。以上因素,使寄生虫在人或动物体内得以感染。
(2)居民食用习惯及烹调方法不当。部分居民生吃水生植物,或喝生水,或半生食猪牛羊内脏,有些居民常食用凉拌菜,这也是寄生虫感染的途径之一。
2.2 寄生虫的繁衍危害
猪肉绦虫又称链状带绦肉虫、有钩绦虫。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于肠壁,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孕节随人的粪便排出,猪吃到含有孕节和虫卵粪便后,虫卵孵化成幼虫,并随血液转移到猪肌内上形成囊尾蚴寄生。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夺取人的养分,日子久了,会使人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和消化不良等病症。幼虫如果寄生在人的脑里,就出现抽疯;寄生在眼里,眼会失明;寄生在猪体上,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价值。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到各种食品,被人误食后感染,从卵发育成虫。被感染后,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2.3 干栏式建筑环境中寄生虫的防治途径
2.3.1 改善居住环境
一是采取人畜分居的方式,即转变畜禽饲养方式,提倡畜禽圈养与人居分离办法。同时圈舍要保持干燥,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舍内及周围环境要勤打扫,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减少人畜共患疾病。二是要修建专用厕所。在不改变建筑面貌的情况下,使用砖混结构修建底层的地面和专用厕所,提高建筑内部的卫生条件和舒适度,便于科学处理粪便,改善人居环境,使人畜脱离感染寄生虫的环节。三是粪便和垃圾要集中处理。有条件的居民要建立沼气池,将垃圾及牲畜粪便、作物秸秆等投入沼气池,用产生的沼气烧水、煮饭和照明,实现改善卫生条件和能源再生利用的双赢。不具备建立沼气池条件的居民,则将人畜粪便及垃圾集中堆沤,通过高温将虫卵杀死后,才用于农作物追肥,以切断寄生虫生存链,减少再次浸染。
2.3.2 加大卫生宣教力度
发动和引导干栏式居民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广泛宣传普及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使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日常教学中,笔者除了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外,同时要求学生向农户宣传粪便管理知识,让农户了解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是防止粪便污染、切断蛔虫传播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让农民明白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的问题,又让绝大部分虫卵失去感染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3.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是勤剪指甲,坚持饭前便后洗手,杜绝感染来源。二是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虾、蟹,不吃米猪肉,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防止“虫从口入”。三是避免手、脚等处皮肤与有寄生虫潜伏的潮湿土壤、农作物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2.3.4 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一是医疗部门要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研究和改进寄生虫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和方法,提高寄生虫病防治水平。二是动物监测部门要加强猪肉、牛肉等肉的监测力度,保证群众饮食安全,使市场上出现的“米猪肉”越来越少,避免动物疾病发展为人体疾病。三是引起权威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是市、县政协委员,为减少寄生虫病的危害,曾就西南边境地区村屯厕所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的问题提交了一份政协提案。提案如实反映了笔者的调查研究情况,并建议以广西边境设大会战、农村茅改瓦和危房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为契机,推进沼气池和民居厕所建设,加速人畜粪便高温腐化处理,消灭寄生虫体,减少寄生虫病的危害。提案上交后,各级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市、县党委政府派出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并向上级反映情况,形成整改方案。更让人注目是新华社记者于2010年深入那坡县百省乡水弄苗族村屯调查采访,收集整理边民居住的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资料,在内参资料如实反映西南边境地区的民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情况,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记者所反映的情况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落实改变边境地区的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的工作议程,各级领导和科技工作者深入边境村屯调查研究,落实扶贫工作,把改变民居环境为突破口,重点进行了茅改瓦、改厕、沼气池建设,使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繁衍得到了控制。
3 当地干栏式建筑居民寄生虫病的防治成效
经过几年的建设,特别是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后,西南边境线上的居民特别是居住干栏式建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茅改瓦、改厕和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边境线上已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家庭进行了住房改造,人畜房舍分建,脱离了人畜混居的现象。干栏式建筑居民也自觉接纳了人畜分离的居住方式,改变了养猪方式,并充分将人畜粪便引入沼气池发酵杀死寄生虫卵,切断人畜相互感染寄生虫链节,村内畜禽粪便遍地、臭气熏天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寄生虫病的根除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