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04-29 15:49王丽萍
甘肃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王丽萍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6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话题。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质疑探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可见,只有善于发现、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放手启迪学生质疑、自主探究、大胆表达,使其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并耐心听取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一个毫无价值的问题,而对那些不同的、有独到之处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

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冻死街头”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有的问题却很有新意,如:“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嘴角上还带着微笑?”“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女孩冻死在新年夜,她怎么会幸福呢?这里的“幸福”指的是什么?”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联系上下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领悟到:小女孩死了,她是在种种美好的幻景中死去的,只有死,她才能享受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对小女孩的同情。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情境就是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格外强烈。

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学生们已整体把握了故事的内容,了解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出了一道说话题: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此题意在虚拟情境,让学生想象与小女孩对话,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与怜悯。而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借助创造性想象。这样通过想象说话练习,一方面深化了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想象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心理学家托兰斯曾说过:“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善于发现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而拥有这种创新能力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敢于争辩、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并能对极其微小的创造力加以赞赏。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除了要勇于大胆提问外,还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进行求异思维,这样才能调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授《将相和》一文后,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道辩论题: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于是,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辩中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但多数人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为了国家的利益顾大局、识大体;也有不少同学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并认为没有廉颇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秦王是不会轻易放赵王回去的,渑池之会上维护祖国尊严也有廉颇的一半功劳;甚至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喜欢赵王,因为他善于用人,能论功行赏。面对学生们的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笔者都给予肯定赞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