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常见误区

2012-04-29 15:49徐生英
甘肃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课堂

徐生英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课堂

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5—0055—01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已越来越普遍地被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在各种级别的公开课、示范课上,多媒体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仔细品味那些被多媒体主导了的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其弊端也不少:

一、 语文教师不写板书

书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在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每一个书写不过关的语文教师,都会感受到压力。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语文教师的比赛内容就是以“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普通话)为主。那时候,练习书法是语文教师工作间隙首选的放松方式,甚至个别理科教师也经不住“诱惑”,开始“泼墨挥毫”了。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内容,基本上都以制作课件为主,几乎所有的参赛课件,要么是从网上下载的,要么是请人制作的。更有甚者,花大价钱让电脑公司的专业人士根据自己的思路制作好,然后拿到单位来参评。“教师基本功比赛”不知不觉地演变成了教师个人经济实力的比拼。而课堂上本该板书的内容,却越来越普遍地被多媒体替代。

二、语文教师不读课文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在没有多媒体的时代,课文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亲口”示范。而现在多媒体的运用代替了教师的亲自示范,引入名家的朗读固然有很多好处,可长此以往,教师的朗读水平就会日益下降。更何况,对学生而言,名家的经典朗读也不一定比授课教师的“现场直播”收到的效果好。

笔者曾听过一位中年教师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很有感触。这位教师并没有用如今流行的多媒体,他先交代了琵琶女凄惨的身世和白居易当时的处境,然后开始读课文。教材中本来节选了《琵琶行》的前三十二句,但这位教师却范读了全篇。期间,他时而摇头,时而叹气,兴之所至也有拍手、跺脚等动作,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全无矫揉造作之态,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一部分学生甚至听得目瞪口呆。听课的二三十位教师的神情越来越严肃,态度越来越恭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强调这首诗有多重要,但下课铃响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背诵课文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纯运用视听资料难以达到的。因为无论课件中名家读得多精彩,对学生来说都会有比较大的距离感,其示范作用远没有教师的现场示范影响力大。

三、 语文教师不钻研教材

网上各种版本的教材课件应有尽有,若能认真筛选,合理取舍,也未尝不可。可现实是不少教师想要自己的课“出彩”,不去潜心钻研教材,只试图用多媒体来制造自己课堂的“亮点”,导致整堂课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缺乏铺垫也没有高潮。究其原因,还是教师课前不钻研教材,缺乏对教材的独到认识所致。

一位教师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前面的环节都按照课件上设计的步骤进行,但当学生对课件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时,教师却无法很好地回答,就因为教师没有对下载的课件进行消化、吸收,过于依赖多媒体而疏于钻研教材。

四、 语文教师不抓重点

现在的语文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感悟文学魅力的越来越少。相反,视听资料成了语文课堂上的常客。一节课能让学生极尽耳目之娱,却难以让学生借助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难以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一位市级教学新秀在一节公开课上讲文言短篇小说《狼》,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放了两首关于狼的流行歌曲,用大屏幕展示了二三十幅狼的图片,甚至对狼的生活习性都做了简单介绍,最后还引导学生齐声高呼:“狼,你好!”而整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直到下课铃响都没有进行阐释。

由此可见,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多媒体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分依赖多媒体,就偏离了教学的根本,再好的工具如果不合理利用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多媒体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