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公私合办”成为学校新的敛财之道

2012-04-29 00:44:03黄建朝
甘肃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乱收费小升初公办

黄建朝

郑州市部分公办中学打着“师资交流”“教育集团”的旗号,通过民办中学或培训机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小升初”考试,争相“掐尖”招生,借机大肆敛财。这条越拉越长的黑色利益链,把许多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家长变成了刀俎鱼肉。(新华网)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许多年,可一遇到现实的石头就成了易碎的玻璃,只剩下了一地鸡毛。看着这条消息,任何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士都会摇头叹息——这就是当前的教育,这就是冷冰冰的现实。教育没有变成学生成长的摇篮,反倒演变成了一个敛财的机器,而在这个机器刀口上的就是那些我们视为明天太阳的少年儿童和他的家长们。

这被金钱绑架的教育是怎样一个赤裸裸的“金钱至上”呢?教育部明文规定,任何义务教育学校包括民办学校都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得利用其他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变相违规招生。但是这项禁令在郑州是一纸空文,众多公办学校一起上阵,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一个学校就是2万多人参考,这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他们为什么就敢如此肆意妄为?一句话就点破了其中的玄妙——“教育局大于教育部”。这话从何而来呢?第一,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所谓的“大教育”,又不愿意投入。于是,点子自然就落到了“公私合办”的身上。义务教育不能乱收费,我这收费谁还能管呢?第二,教育局这幕后推手是愈演愈烈的始作俑者。每一个“公私合营”,没有教育局的审批和同意是绝不可能实施的。这样,教育局不就可以从中渔利了吗?再说,谁又不要政绩呢,名校招生人数变相地扩大,对于政绩自然有利。第三,那些联合办学的所谓“名校”自然也绝不可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培训收钱,“小升初”收钱,择校收钱,既能保证生源,还能规避规章制度收费,也能提高福利待遇。你说,他们愿意放弃这样的一个巨大的蛋糕吗?

可是如此的“一切向钱看”,不要说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实现教育的公平,就是还学生一个自由呼吸、健康成长的学生时代都是一种妄想,还能给他们一种怎样的教育和影响呢?

虽然早在2006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下发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坚决制止以改制为名乱收费,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办学行为,严禁搞“校中校”“一校两制”和以改制为名乱收费之类行为,可是面对着郑州市如此混乱无序的严峻形式,不知道这些部门会有怎样的回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乱收费小升初公办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 08:37:48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福利中国(2017年1期)2017-02-06 01:23:07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4
小升初数学习题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42
小升初真题及方法解析(数学)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
教育部等五部门:切实治理教育行风突出问题
创新时代(2015年7期)2015-08-25 10:13:19
透明监管:不让乱收费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