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2-04-29 15:49王希银
甘肃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小学生

王希银

〔关键词〕 数学教学;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5—0051—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指出: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但在现实教学中,计算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学生普遍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教师教计算课效率低下,没有有效的方法,等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此谈一些看法。

一、计算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

1.透彻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利用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其次,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关知识产生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使新旧知识多角度、多侧面产生联系,新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中“生根”。

2.准确、牢固地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法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过程。开始时,可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的习惯,以保证学生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熟练后,必须压缩思维过程,省略演算的某些中间环节,从而迅速得出结果,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3.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训练要经常化。扎实的练习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教师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认真书写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是大有帮助的,例如,在分数连乘、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中,因为书写不规范导致的错误就很多(约分的得数书写位置不对,引起看错数)。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书写规范、卷面工整、草稿清晰几方面。有些学生书写数时常常6、0不分,5、8不分,这不仅会让判卷老师判断错误,也会让学生本人分不清。草稿的书写也很重要,培养学生把草稿写清楚、整齐,不仅有利于得到正确的得数,也便于检查。

2.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的习惯。一看,即观察题目结构、运算符号;二想,即想想运算顺序和所要用到的法则、定律;三做,即计算时一步一回头;四查,即耐心检验。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平时,学生在作业中除了对规定验算的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例如,在解题时要步步用概念查错,题目解错后要重新审题。

三、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我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如7+15、13-8等,简单的乘、除法,如13×2、60÷2等,还要列出竖式来计算。这很浪费时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好口算的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1.要注重掌握口算的方法。例如,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利用加、减法的互逆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等。

2.注意观察口算题目的特征。如,对于398+45,可把398看作400去加45,然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这样心口合一,计算起来就又快又准确。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但我们的学生却很难做到,他们总是一拿到题目,就开始做,总觉得观察没有必要,还很浪费时间。在这里,我们教师则应特别注意,要做到勤提问,常提醒,严把关。

四、总结反思的习惯也很关键

学生应准备一本错题本,将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编辑:刘立英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小学生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