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
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生不用进行升学考试都能直接升入初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对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就学生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与“特殊” 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与“差别” 发展的统一. 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最有效的也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分层教学,也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优发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话题做如下的探讨.
首先,根据学生平时的数学基础,参照学生平时学习数学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接受与学习知识的快慢速度等综合能力,把班内学生大致按滞后、中等、较优分成追赶、巩固、竞赛三个群体,其中追赶组为最基础的组,巩固组为中等成绩组,竞赛组为成绩优秀组. 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们在分组时可这样对学生讲:追赶组为基础组,巩固组为提高组. 为了消除“标签效应”,消除学困生自卑心理,分层可以是显性的(征得家长支持和学生本人同意),但一般采用隐性的(只告诉学生本人或学生本人也不知道),这需要教师恰当把握,无论是显性分组或隐性分组,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而且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都要瞄准、保证所设目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 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每一堂课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复习引入,当新知识引出后,及时板书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做以简要的说明或解释,强调各层次的能级,以引起学生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2. 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习较为困难的追赶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不论回答得对或错,首先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对学习成绩较高、能力较强的竞赛组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还与他们较劲儿,故意为难他们,训练他们的能力. 还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识记、了解、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发展、深化知识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一种激励效应,通过课堂练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对于第一层次的追赶组学生,设计基本练习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的落实. 对于第二层次的巩固组学生,设计发展性练习,通过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第三层次的竞赛组学生,设计综合性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 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
课后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第一层次学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而第三层次学生吃不饱. 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 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 必做题是每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第三层次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在批改作业时,对追赶组和巩固组学生的作业要格外改得仔细些,有时进行面批. 对竞赛组学生可个别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
5. 拟定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
每一章节上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检测内容着重在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上,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形式等. 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 对检测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并注意信息反馈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试卷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多方面能力,还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充分发挥竞赛组的优势,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共同提高
充分发挥竞赛组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帮助追赶组、巩固组学生理解概念,提高分析、运算、思维能力,以达到缩小差生面,扩大优生面,带动中间面. 让竞赛组学生分布在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或在课余时间,让其帮带一名追赶组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提高了竞赛组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使追赶组学生奋发向上,进步较快,真正做到不同层次的共同提高.
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同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班级授课与个别辅导的关系;分层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关系等.